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5℃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ΔH=56.76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解析:根据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的综合关系式ΔH-TΔS<0分析,该反应ΔH>0,要使反应自发进行必须使TΔS>ΔH。答案:D2.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A.2.5μmol·L-1·min-1和2.0μmol·L-1B.2.5μmol·L-1·min-1和2.5μmol·L-1C.3.0μmol·L-1·min-1和3.0μmol·L-1D.5.0μmol·L-1·min-1和3.0μmol·L-1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和数据的处理能力。4~8min间化合物Bilirubin的浓度变化为Δc=10μmol·L-1,则v(Bilirubin)=10μmol·L-14min=2.5μmol·L-1·min-1;根据图示,每隔4min化合物Bilirubin的浓度减小一半,则16min时化合物Bilirubin的浓度为8min时浓度的1/4,故16min时其浓度为10μmol·L-1×1/4=2.5μmol·L-1,B项正确。答案:B3.(2011·深圳高级中学月考)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B.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发生移动C.改变浓度,平衡常数一定改变D.催化剂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必引起平衡常数的改变解析: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无关;平衡发生移动,是由于Q≠K,可能是Q发生了变化,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但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发生移动。答案:B4.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ΔH=+Q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的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C.反应至4min时,若HCl的浓度为0.12mol·L-1,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1·min-1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解析: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左移,SiCl4转化率减小,A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实现完全转化,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QkJ,B错;反应至4min时,HCl的浓度为0.12mol·L-1,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HCl)=0.03mol·L-1·min-1,换算为v(H2)=0.015mol·L-1·min-1,C错;当吸热0.025QkJ时,说明反应的SiCl4为0.025mol,生成HCl0.1mol,其与100mL1mol·L-1的NaOH恰好反应,D正确。答案:D5.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知4v正(O2)=5v逆(NO)表示v正=v逆,所以A正确。生成NO、消耗NH3均为正反应的变化,所以B中叙述未表示逆反应的情况,所以B错误。由于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体,所以增加容器体积,v正、v逆都减小,C错误。v正(NH3)∶v正(H2O)=2∶3,D错误。答案:A6.(2011·西安高二检测)已知:A(s)+B(g)2D(g)Δ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的改变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解析:该反应为正向气体分子数增多且反应吸热,因此低压高温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答案:A7.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又减小C.反应开始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间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0.1mol·min-1解析:首先要看明白图像,图中的曲线表明,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先快后慢。在第一个2min内产生了0.1molCO2,第二个2min内产生了0.2molCO2,第三个2min内产生了0.05molCO2,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先增大是由于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增大,4min后速率下降则是由于浓度降低所引起的,通过计算知,A项错误,应该是2min~4min的平均速率最大。答案:A8.[双选题]可逆反应2A(g)+B(g)3C(?)+D(?)ΔH0,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温度的降低,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和D可能都是固体B.C和D一定都是气体C.若D为固体,则C一定是气体D.C和D可能都是气体解析:降温,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由M=m气n气,则C、D可能都是气体,此时m(气)不变,n(气)增大;也可能D是固体,C是气体,m(气)变小,n(气)不变。答案:CD9.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催化剂高温CO2+H2解析:由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得,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应为CO2+H2+H2O,故D错;由题意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A正确;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H2浓度不变,故B错;C项,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故C错。答案:A10.下列反应在任意温度下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A.2NaCl+2H2O======通电2NaOH+Cl2↑+H2↑B.NH3(g)+HCl(g)===NH4Cl(s)ΔH<0C.CaCO3(s)===CaO(s)+CO2(g)ΔH>0D.X2Y2(g)===X2(g)+Y2(g)ΔH<0解析:A项需通电才能进行,为非自发反应;B项ΔH<0,ΔS<0,在低温下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C项ΔH>0,ΔS>0,在高温下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D项,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ΔH-TΔS<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答案:D11.已知200℃,反应2NO(g)+2CO(g)2CO2(g)+N2(g)的平衡常数K=10,则下列情况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NO)c(CO)c(CO2)c(N2)A110.10.1B0.10.10.10.1C0.20.10.21D0.30.20.20.3解析:根据方程式写出浓度商的表达式,然后代入数值计算,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相等时即为平衡状态。B项中Q=0.12×0.10.12×0.12=10,即Q=K,处于平衡状态。答案:B12.合成氨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合成氨工业的生产流程如下:关于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混合气进行循环利用遵循绿色化学思想B.合成氨反应须在低温下进行C.对原料气进行压缩是为了增大原料气的转化率D.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但是不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合成氨反应在700K的高温下进行。答案:B13.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A、0.1mol·L-1B和0.4mol·L-1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mol·L-1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解析:图(Ⅰ)是c-t图,根据A、B浓度分别减少0.2mol·L-1、0.6mol·L-1,C的浓度增大0.4mol·L-1,则反应方程式为A+3B2C,A选项:增大压强,平衡右移,A错误;B选项:保持总压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左移,B错误;C选项此时各物质浓度与原平衡相等,正确;D选项:由图(Ⅱ)可知T1T2,且温度升高,B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左移,所以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A的转化率减小,D错误。答案:C14.右图所示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A是反应物B.前2minA的分解速率为0.1mol·L-1·min-1C.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反应的方程式为:2A(g)2B(g)+C(g)解析:据题意知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Δn(A)∶Δn(B)∶Δn(C)=(0.4mol·L-1-0.2mol·L-1)∶(0.3mol·L-1-0.1mol·L-1)∶0.1mol·L-1=2∶2∶1,故反应方程式为2A(g)2B(g)+C(g);前2minA的分解速率为0.4mol·L-1-0.2mol·L-12min=0.1mol·(L·min)-1;据题意无法判断改变温度时,平衡移动的方向,故选C。答案:C15.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符合图像(Ⅰ)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像(Ⅱ)的不.正确的说法是()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B.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C.p3p4,y轴表示C的质量分数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解析:据图像(Ⅰ)知,在压强不变时,曲线b的斜率比c的大,故T1T2。降温(T1→T2)时,C%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温度不变时,曲线b的斜率比a的大,故压强p2p1,增大压强(p1→p2)时,C%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故x2即x=1。由图像(Ⅱ)知,保持体系温度不变,增大压强(p4→p3),平衡正向移动,C%、A、B的转化率、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增大,而A、B的质量分数要减小,故答案为B。答案:B16.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加入N2,当重新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比原平衡的大,N2的浓度比原平衡的小B.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既加快了正、逆反应速率,又提高了NH3的产率C.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既有利于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又有利用提高氢气的转化率D.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是因为正反应速率增大了,而逆反应速率减小了解析:加入N2,平衡向右移动,NH3的浓度增大,N2的浓度也比原平衡大;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左移动,NH3的产率减小;缩小容器容积,即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右移动,H2的转化率提高;加入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加快正、逆反应速率。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8分)反应A(g)+
本文标题: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6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