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
1《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比较与测量》单元的第5课,在第4课中,学生已经发现当使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时,测量结果之间不容易比较。所以在本课中,将要求学生统一使用同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体验使用统一标准物测量在比较时会更公平、更方便。例如,全班统一使用小立方体作为标准物测量的桌子长度,以小立方体为标准单位描述测量结果。这样的测量结果之间进行比较要容易得多,也使比较有了意义。事实上,选择任何一个物体作为全班的标准物都是可以的,只是使用小立方体作为标准物有更多优势。小立方体每条边长度相等,可重叠组合,既可测长度,也便于测量高度,每10个小立方体为一组,还便于计数。对于小立方体在测量中的优势,学生将会在探究环节中慢慢体会,这种优势也能在解决测量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时得以显现。【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上课过程中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他们的观察习惯、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逐渐培养。所以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小立方体合作测量较长的物体,渗透合作意识,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感知合作的乐趣。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比较物体时需要有起点,测量中需要首尾相连。学生在本节课也可以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的方便。【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标准单位比非标准单位在测量时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2.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2.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23.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科学态度目标1.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2.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3.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验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2.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图表对于分析数据的作用。难点:体会人们在测量过程中不断完善计划的方法。【器材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学习单(学生活动手册)、边长1厘米小立方体若干、与课桌高度相当的纸带。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入。回顾上一节的班级记录表,引导学生思考:哪个物体更长一些?哪个物体更短一些?2.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很难比较结果。3.哪种测量更准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板书课题: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看班级记录表回顾第4课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有利于减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陌生感,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二、选择测量的标准物1.几种不同的物体,我们选择哪一种做测量的标准物呢?32.比较观察几种物体在做标准物时的优缺点。3.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当中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小立方体的优缺点过渡:看来小立方体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下面我们就用小立方体来测量课本的长度。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引导学生掌握物体特点,在分析中归纳小立方体的优缺点,并接受将它选为标准物。研讨:用小立方体测量,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确?可以将每10个小立方体粘连在一起进行测量。设计意图:慢慢渗透十进制的方法继,续强调落实说和听的习惯养成。三、用小立方体测量1.根据之前所学,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完成测量呢?2.先进行预测。记录表预测(个)实际(个)桌面长度讲台桌的长度设计意图:复习预测的优点,加深学生对实验中预测环节的作用的理解。3.讨论。用粘好的小立方体组按照预测进行测量(根据实际增减小立方体的数量)。4.按照步骤开始测量(为了数据准确性,每个物体要测量3次)。5.汇报测量结果。优点1.比较小,减小误差;2.更准确。缺点1.只用一个小立方体,会降低测量的速度;2.首尾很难做到真正相连。4设计意图:感受十进制在计数中的作用,体会预测的作用。四、小结、延伸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相同的物体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时,可以更加简单、快捷地比较出被测物体的长短;还利用了十进制的方法进行计数。【板书设计】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预测(个)实际(个)第1次第2次第3次书的长度桌的高度【相关表单】记录表预测(个)实际(个)第1次第2次第3次书的长度桌的高度
本文标题:《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8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