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院感应知应会知识(1)
1新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1、什么是医院感染?在医院多少时间感染的病人属于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在医院获得的感染。没有明显潜伏期,规定病人入院48小时后获得得的感染的属于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2、什么是标准预防?答: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飞沫,空气隔离,标准预防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3、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时多少时间上报?答: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应由经管医生于24小时之内报告医院感染科,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4、何为医院感染暴发?答: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后面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流程图)5、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的报告流程、时间?①、临床科室发现3例以上临床症侯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科室1小时内报告院感科→院感科核实流行或暴发→12报告院领导和当地卫计局和疾控中心→12小时内报遵义市卫计局→12小时内报省卫计委→经核实为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2导致患者死亡或3人以上人生损害后果→24小时报国家卫计委;②、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2小时内报当地卫计局和疾控中心→2小时内报遵义市卫计局→2小时内报省卫计委→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小时报国家卫计委。6、感染相应指标:100张床位以内---医院感染率应低于7%;一类切口部位感染率低于1%100—500床位--医院感染率应低于8%;一类切口部位感染率低于1.5%500张以上床位--医院感染率应低于10%;一类切口部位感染率低于1.5%医院感染漏报率应低于感染的20%;抗生素合理应用,应用率尽量控制在50%以下。医务人员每年院感培训不少于6学时。7、洗手指征:“两前三后”,即: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8、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9、手消毒指征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310、新法定传染病分类:共39种传染病,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新增的传染病是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规为丙类传染病,按乙类传染病管理,;甲型H1N1流感规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1、六部或七步洗手法揉搓时间要求至少要15秒以上,从湿手、按洗手液、揉搓加上最后的冲洗一共要40---60秒,注意指关节、指缝、指尖和大拇指的清洗,总之无遗漏;手消也就是快速手卫生,要求采用六部洗手法。外科洗手时间不少于2—6分钟,每一个环节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净。12、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60毫升),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大瓶(500毫升),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30天.13、多重耐药菌病人的管理:(后附多重耐药处置流程图)①、多重耐药定义----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比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氢酶系、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②、泛耐菌:指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细菌。③、常见的多重耐药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肠杆菌(CRE),耐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S),多重耐药/泛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4④、上报————科室发生多重耐药时,24小时填报“多重耐药监测报告卡”报院感科,若属于医院感染,应同时上报。⑤、什么情况下解除多重耐药病人隔离: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MRSA、VRE连续2-3次细菌、培养阴性),病人转院专科或死亡,方可解除隔离。注:两次培养间隔大于24小时。⑥、隔离病人各用什么颜色标识:接触隔离蓝色,空气隔离黄色,飞沫隔离粉红色。14、工作中发生针刺伤(锐器伤)后的处理流程?①、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②、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必要时包扎;③、向科室负责人及院感科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④、核实病人情况,若病人有传染性,暴露者检查相应的抗原及抗体;⑤、院感科根据暴露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15、医院感染的四大基石?①标准预防,②清洁、消毒、灭菌,③隔离,④无菌技术16、使用中的锐器盒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天(48小时),装载量为3/4满。18、何种情况下应戴清洁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19、何种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520、使用手套时应注意什么?答:1)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2)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3)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4)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21、何种情况下应穿隔离衣?答: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22、何种情况下应穿防护服?答:1)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2)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23、穿脱隔离衣或防护服应注意什么?答:1)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2)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24、医务人员分级防护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隔离预防工作,控制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隔离预防制度》等6法规,制定我院医务人员分级指导原则。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根据不同场所采取分级防护措施。一、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3、认真执行手卫生。二、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4、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40-60秒钟。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三、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留观室、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7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四、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25、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那些?①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慢性肾病患者等。②老年人及婴幼儿。③接受各种免疫制剂治疗的患者,如抗癌药物、放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④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造成体内微生态失衡的患者。⑤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的患者。26、医院感染的高危部位是哪些?高危部位包括:无菌组织、体腔或血液;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27、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有哪些?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28、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是多少?如何配制?常用的浓度有500mg/L和2000mg/L。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适用于日常环境表面、中低危险物品及被少量血液污染表面的消毒,配制比例81:100;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可达到高水平消毒,适用于被芽孢及特殊病原体污染的消毒,如气性坏疽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被患者大量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大于10毫升)污染的环境表面覆盖消毒,配制比例1:25。根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胡必杰教授为首编撰的《基层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于控制500问》一书中157问:“用于低度危险性物品消毒时可不必常规进行浓度监测”。附:1、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流程2、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控处置流程9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流程院感专职人员前瞻性监测发现、临床医务人员监测发现细菌室人员临测等发现、院感科监测网预警提示等。短时间内某科室或病房等出现3例或3例以上同种病原体的聚集性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立即通知科室主任(院感小组组长)。1小时内报告院感科(不超过12小时)院感科到达现场调查、核实。各科室院感小组成员密切配合调查,落实控制隔离措施。各科室院感小组成员密切配合流调,组织落实控制隔离措施。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进行微生物检测。严格采取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措施,初步对感染者、可疑感染者及相关接触者进行隔离。分析调查资料,尽快监督落实针对性的消毒、隔离、治疗措施(治疗组医护人员相对固定)。1小时内报告院领导、医务科及相关人员调查。确认暴发,启动预案。3例以上暴发或5例以上疑似暴发于12h内报告。确认10例以上暴发或发生死亡病例或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于2h内报告。务川卫计委25621161、务川CDC25621119认真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薄弱环节以及今后需改进的工作等,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进行结果反馈。各科室医务人员必须按照卫生部相关法律、法规密切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控制工作:包括调查、环境及物表采样、现场询问、患者隔离、后勤保障等。感染控制,预案终止;写出调查报告并反馈。制定下一步预防控制措施。10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控处置流程病人(感染性疾病)病原学送检,发现多重耐药菌管床医师明确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后立即登记并开接触隔离医嘱护士执行医嘱:1.贴接触隔离(蓝色)标识;2.床旁放置快速手消毒剂;3.向病人及家属宣教(手卫生等);4.严格限制探视制度;5.告知并督导护工和清洁工对MDRO感染患者诊疗床单元的清洁消毒;对医护人员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接触隔离控制措施;7.与患者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体温表、血压计等)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8.医疗废物用双层黄色袋,密闭包装处置和交接签名,防止锐器伤。医生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遵守无菌操作规程;3.严格手卫生,向病人及家属宣教;4.执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预防措施;5.与患者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症状好转或治愈(VRSA连续2-3次培养阴性),停止接触隔离医嘱并在MDRO登记本上填写接触隔离日期(包括出院或转科)。护士执行解除接触隔离医嘱,进行终末消毒(床单元和病人所用医疗器具等)
本文标题:院感应知应会知识(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8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