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上证A股、上证B股和港股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和金融危机传染性实证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证A股、上证B股和港股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和金融危机传染性实证分析姓名:苏佳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洪永淼;林海20090401上证A股、上证B股和港股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和金融危机传染性实证分析作者:苏佳瑜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相似文献(6条)1.学位论文王磊基于条件Copula模型的股票市场间危机传染效应研究2009本文对金融危机发生后股票市场间是否存在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一国或地区危机发生后,危机的影响往往会通过各种途径传染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同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场间的相关性往往会增强,即同时出现大幅下跌的现象,因而通过寻找这种市场间相关性的变化可以帮助检验市场间是否发生了危机传染。但是反过来,当一个市场上出现利好的消息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却不一定会出现同时上涨的现象,因而市场间的相关性可能是一种不对称(即尾部相关不对称性,文中称为“不对称性”)的相关。也就是说,股票市场往往在危机时同时下跌,但是却不一定会同时繁荣,即下尾部的相关性会强于上尾部的相关性。Copula模型对于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结构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描述市场间的非线性的、非对称的相关模式,而这一点是通常所说的相关系数(Pearson'sp)所达不到的。传统的Copula模型通常使用常相关参数来描述市场间的相关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条件Copula模型及分步极大似然估计法的引入,使得Copula模型也可以用来刻画变量间时变的相关性,大大拓展了Copula模型的适用范围,促进了相关性经验研究的发展。本文的经验研究部分通过使用Patton提到的条件Copula模型对股票市场间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建模,利用美国S&P500、英国FTSE100和台湾TWII三个股票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变化来研究这三个股票市场间的危机传染效应。在对股票指数周收益率数据按照危机发生的时间进行区间划分后,本文利用条件Copula模型分别对划分后的几个区间进行了动态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美国和英国、美国和台湾之间的市场相关性在三次危机发生之后都比危机发生之前出现了显著的升高,因此得出结论:这三次危机发生后都存在显著的危机传染效应。同时发现,条件Copula模型比常参数Copula模型对于研究市场间的动态相关性具有明显优势,美台市场间的相关性波动明显比美英市场间的相关性波动更为剧烈。2.期刊论文孙彬.杨朝军.于静.SUNBin.YANGChao-jun.YUJing融资流动性与市场流动性-管理科学2010,23(1)市场流动性刻画市场的交易能力,融资流动性反映投资者的融资能力,两种流动性及其相关程度是衡量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为了控制与防范危机时期金融市场的风险.有必要准确分析和量化融资流动性与市场流动性的关系.以融资流动性和股票市场流动性为研究对象,以美国次级债危机作为研究背景,选择2000年1月3日~2008年4月30日作为样本区间,运用DCC-MVGARCH模型估计融资流动性与股票市场流动性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并通过t检验对比金融危机前后两者之间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时间走势,以证实两种流动性在危机时期是否存在相互增强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危机爆发前,融资流动性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动态相关性较低,且相对稳定,但危机爆发后,两种流动性的相关性显著增强,且波动程度变大,呈现出流动性螺旋的现象.这一结论为危机中市场流动性突然消失提供了理论解释,并以此提出提升市场流动性的相关政策和建议.3.学位论文EHIZUELENMICHAELMITCHELLOMORUYI中国股票市场行为:基于动态相关、羊群行为和速度调整的实证研究2009中国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所有商业相关部门和产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此种变化形势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经济形态,该论文就中国股市的主题,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论文一:分析我国股市动态相关性本文探讨了通过使用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GARCH模型来分析从1996年到2007年这一期间的股市每日回报数据的A股和B股的市场分割条件。数据表明,A股和B股的股票收益与日常交易量的变化和不正常的变化呈正相关。证据表明,相关系数之间的A股和B股的股票收益率是随时间变化的。分析动态路径的相关系数表明,最近相关系数的增加与更自由的政策是有很大关联的。从亚洲金融危机到中国股市回报动态的相关性有很大的溢出效应。证据表明,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性与由每日高低价格差异来衡量的随时间变化的风险是有联系的。论文二:中国股市是否有羊群行为?中A股和B股的检查本文审查中国A股和B股市场是否存在羊群行为。通过采取昌、程、和科拉纳(2000年)建议的方法来审查中国股票数据,我们提供的证据表明在上海和深圳的A股市场存在羊群行为。然而,没有支持的证据可以说明B股市场也存在羊群行为。在中国市场,羊群行为显示出类似的非对称效果模式,因为市场发生上升与它发生下滑,交易量变得过高与过低,和波动变得过高与过低。没有具体的证据有利于在A股和B股市场的羊群行为,在上海和深圳的市场也没有证据。在解释羊群行为时,波动似乎显得比量更有说服力。论文三:实证分析速度调整的信息,证据来自中国证券市场本文研究投资者的行为特点是由参与中国股市不同的复杂程度来决定的。通过采用VAR模型来检查不同的速度调整是为了响应中国A股和B股市场之间的共同信息,我们发现,国内投资A股的投资者调整信息的速度快于只看可以在B股市场投资的外商。通过进一步研究个别企业和市场结构的特征,我们发现,股票有更高的储存信息的流程和|或更突出的地位能够更快的调整信息。于2001年2月完善的允许国内投资者购买B股的更加自由的政策已经减少了A股和B股之间速度调整的差异。数据也显示,A股市场未观测到的一些因素也大大提高了价格调整的速度。4.期刊论文李津货币供应量与进出口贸易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基于金融危机前后中国货币政策和进出口贸易的VAR实证分析-中国市场2010,(14)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我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入世以来罕见的衰退,无论出口额还是进口额都出现了大幅的下降.在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外贸疲软的背景下,我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整体经济快速企稳恢复,对外贸易也于2009年11月开始摆脱负增长.本文运用VAR模型,脉冲相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法动态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进出口贸易额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而为未来的对外贸易政策提出相应的建议.5.学位论文卓桂秋中美股市联动性的实证研究2009本文选取2005年1月3日至2009年2月24日期间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和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日收盘价为初始研究数据。研究框架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两只股指的对数收盘价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方法研究整个样本区间内两只股指价格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二部分,将样本区间分成两个阶段,以两只股指在各阶段内的日对数收益率为研究对象,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别研究两个阶段内两只股指收益率的溢出效应,同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技术研究两只股指收益率对外生冲击的反应情况,深入分析冲击对它们联动性的影响;第三部分研究样本期两只股指收益率的相关性,采用DCC-MGARCH模型分析两只股指收益率的条件波动率和动态条件相关性。经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两只股指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在第一个阶段内,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是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在第二个阶段内,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率是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3)两只股指对来自本地市场的外生冲击反应迅速;在第二个阶段,股指对外生冲击的敏感性比第一个阶段的强烈;(4)两只股指收益率的波动性主要来自本地市场的冲击,受对方市场冲击的影响较小;(5)两只股指收益率的波动性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近期波动比较剧烈;而其动态相关性在近期有所下降。综上所述,上证综合指数和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虽然没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但短期内有显著的收益联动性。并且在不同时间段,两只股指彼此影响的方向和强度有所不同,对市场外生冲击的反应力度不同,反映出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危机没有增强两只股指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有两层含义:第一,对于管理层,两国政府在制定与股市相关的经济政策时应该结合经济环境,考虑政策对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影响;第二,对于投资者,应该分析国内外政策和信息对市场的作用,以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6.学位论文史健忠公司债券信用价差模型之影响因子研究——兼论信用价差和股票超额收益动态关系2008分析公司债券信用价差模型的因子影响力,除了能够填补国内理论界在这方面的研究的空白,主要是提供现实指导意义。具体而言,由于国内公司债券刚刚起步,无论是发行定价还是二级市场交易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的分析能够在提出定价模型的同时,发现公司债券影响因素,有助于市场的完善。对于证券投资者而言,本文的进行的实证分析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投资策略依据,特别是资产组合投资的风险控制。对于监管和政策当局而言,鉴于目前次贷危机引发的信用价差扩大,能够深入了解价差变法的根据,有助于有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内容涉及三个部分,即对信用价差的基础结构模型进行修正(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章),对结构模型中的各个影响因子与信用价差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第七章)、比较分析股票超额收益和信用价差之间的动态关系(第八章)。文章第一部分是对基础结构模型的修正,修正内容包括基础假设的放宽和三个层面影响因子的引入。在模型修正中,首先考虑基础结构模型的影响因子。由于基础结构模型主要考虑了公司层面的风险,所以这一部分获得的影响信用价差的变量归类为公司层面影响因子。其次,文章考虑宏观层面的影响因子,例如在分析利率风险时,本文运用二因子结构模型将随机利率信息包含到结构模型中,同时测量利率风险和信用价差的关系。最后,考虑中观层面影响因子,如在分析流动性风险时,本文将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中,同时测量流动性风险和信用价差的关系。根据这一部分的结构模型修正和因子影响方向的理论论证,本文得出基础结构模型修正过程中加入的各个因子有效的弥补了原有基础结构模型中的缺陷。这一部分的结论说明:新因子的加入弥补了传统定价过程的片面性,有助于更为科学的定价过程;从不同层面考虑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方向有助于投资者合理估计债券信用价差的变化,增加投资分析手段,更好地帮助投资者探究价差变化的内在机理,有利于理性投资,从而增强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借助于模型改进中涉及到的影响因子及其理论论证结论,文章第二部分运用FISD、CRSP、COMPUSTAT、CCER等中美债券市场数据库、股票市场数据、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对修正后模型的解释力进行实证说明;另一方面,对比分析各类影响因子在中美两国债券信用价差中不同影响程度。本文借助了大量文献,综合考虑数据适用性、计算方便性、现实重要性等因素,进行了变量一一提取,然后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回归。使用相同的变量和分析方法,本文对中国公司债券和美国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影响因子做了比较分析,获得的结论包括:第一,无论是中国数据还是美国数据,模型修正中加入的新影响因子显著地增加了模型对信用价差的解释力;第二,模型修正中提出的各个影响因子对信用价差的假设影响方向与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第三,美国数据的分析结论显示不同影响因子在解释不同风险等级债券过程中的影响力是不同的。第四,整体股票信息因子对信用价差的影响解释力不是很强,但是股票收益的风险,即收益波动率却在回归中表现出很强的显著性。第五,中国公司债券受到债券流动性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大于美国,相对而言中国公司债券信用价差对于公司股票信息和股票市场信息的敏感度较低。基于以上回归结论,本文得以下建议:第一,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券发行人,公司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的各个因子都是不容忽略的,他们都是定价和投资必须要参考的信息;第二,由于中国公司债券评级不能体现债券之间的风险差别,我们很难得到那些影响因子对于中国公司更为重要,但是这一信息对于
本文标题:上证A股、上证B股和港股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和金融危机传染性实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