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沁.园春()橘.子洲()百舸.()寥廓..()携.来()岁月稠.()峥嵘..()挥斥方遒.()浪遏.飞舟()2.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4.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5.填空。(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3)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4)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______________(58字以内)、____________(59~90字)和__________(91字以上)三种。6.熟读课文,试回答下面的问题。(1)上片中的“看”字总领了哪几句?上片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片中的“忆”字总领了哪几句?下片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词中最能表现作者宏图大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7.前三句点明了全词所写的时节是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8.“万户侯”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___。“粪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用法是____________。9.请从上片中找出一组对偶句。10.下片回忆了“同学少年”的哪些往事?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1.词的下片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请结合语句加以分析。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寥廓..(liáokuò)分.外(fēn)激.扬文字(jī)B.苍茫..(cāngmáng)褒.扬(bāo)挥斥方遒.(qiú)C.逶迤..(wěiyí)清澈.(chè)胜似.春光(sì)D.峥嵘..(zhēngróng)百舸.(kě)鹰.击长空(yī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怅惘岁月稠中流砥柱B.翔实万里霜铮铮铁骨C.遒劲橘子洲不可遏止D.胸襟万户候漫山遍野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B.男子把脸一横,不仅开始指点江山....,还出口骂人,然后扬长而去。C.16支合唱团各展风采,人人精神饱满,情绪昂扬,用真挚的歌声回顾了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讴歌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D.“神舟”七号成功征服太空,中国航天员更是历史性漫步太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真叫人刮目相看....。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B.美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邀请的一位专家指出,很多人低估了中国扩大内需措施的深远意义,作为另外一个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中国保持高速增长将遏制世界经济陷入衰退。C.质量执法大队的小王,对某企业送检的一批肉制品,未按该分管局长的意见,加盖“合格”签章,以致受到停职检查的处分。D.城市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垃圾围城”的局面。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9题。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54年6.词中描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诗人怎样的情感?7.联想与想象是诗歌的两只翅膀。作者由上片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8.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9.“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洁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0~12题。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苍山如海,残阳如□。10.从下面列举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忆秦娥娄山关》中的空格处。月泣却越血霞咽冷画11.两首词都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但所渲染的气氛并不相同,请加以概括说明。12.两首词的结尾都通过写景来抒情,气象宏大,但所抒发的感情不同。请概述其感情的不同之处。三、语言表达13.(2009江苏扬州高一月考,7)根据上句内容仿写,注意句式一致,内容相关。祖国啊,祖国!您是黄河壶口的飞流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是南疆边陲的一缕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国啊,祖国!您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您如此多娇,引华夏儿女同自豪!14.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现在请你为“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的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1)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2)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3)不少于50字。15.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和寓意。类文欣赏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1929年10月赏析:1929年的重阳节前后毛泽东先后在上杭、永定等县养病,但他的吟唱不是“病中吟”,而是“壮士行”。词人公开承认宇宙的无限与永恒,承认人生的有限与短暂,但没有任何人生无常、生命迫促之类的忧生慨叹。词中透露了他对人生流逝的惊觉,蕴涵着一种只争朝夕的激情。借不寻常的“战地”作佳节背景,以不寻常的野菊为观赏对象,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漫山遍野、绽黄吐香的秋菊图,极赞野菊花在特殊环境中的异彩和芬芳。词人通过对战地壮美秋色的赞赏,进一步寄托了作者对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根据地的热爱和信心。轻松练笔对于秋天,自古以来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抒写了张继愁苦伤己的情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流露了王维清净无为的心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艺术地描绘了王勃的少年壮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形象地表达了刘禹锡老而弥坚的豪情;而毛泽东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则富有情感地描绘了秋天的绚烂多彩和勃勃生机。那么,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请写一个关于秋的片段。答案与解析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课前预习1.qìnjúgěliáokuòxiéchóuzhēngróngqiúè2.沁园春/分泌竞争/究竟苍茫/沧海漫步/谩骂稠密/惆怅遒劲/酋长封侯/候鸟遏制/竭力3.(1)指宇宙的广阔。(2)不平凡,不寻常。(3)风采才华正盛。(4)评论国家大事。4.(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5.(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2)书生意气挥斥方遒(3)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曲子词长短句诗余小令中调长调6.(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写江山美景(2)“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抒革命豪情(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课堂巩固7.秋天湘江中橘子洲头8.食邑万户的侯爵大军阀、大官僚视……如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9.鹰击长空,鱼翔浅底。10.回忆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豪情。1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课后检测一、1.B解析:A项“分”应读“fèn”;C项“逶”应读“wēi”;D项“舸”应读“gě”。2.D解析:“万户候”应为“万户侯”。3.B解析:B项为借喻,其他三项均为借代。4.B解析:B项,“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此处应为“指指点点”。A项,“风华正茂”指风采才华正盛。C项,“峥嵘岁月”指不平凡、不寻常的日子。D项,“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5.D解析:A项主谓搭配不当。在“交寄”后加“的”,使主语变成“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B项语序不当。应把“另外一个”调到“火车头”之前。C项表意不明。小王到底有没有加盖“合格”签章,分管局长的意见到底是什么,句子的意思不明确。二、(一)6.参考答案:概括描写了壮阔的海景,倾注了对人民大众无限关切的思想情感。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景物特点及分析借景抒情作用的能力。解答第一问应抓住几组关键意象“大雨”、滔天的“白浪”、“一片汪洋”等去分析特点,第二问可以结合诗人一贯的创作风格去作答。7.参考答案: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词中的设问句“知向谁边?”与时间跨度句“往事越千年”这两句来寻找答题的区间,再将词中的关键句——“东临碣石有遗篇”用合理的语言表述出来。8.答案: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解析:作品的主旨往往就是作者本人的观点。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确主旨句常出现的位置,一般来说,主旨句常出现在作品的开头、结尾部分。其次还要明确主旨句在性质上大都是议论、抒情的句子。9.参考答案:“挥鞭”是一个典型的蕴藉丰富的动态意象,作为片段过程,它概括了人物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作为瞬间动作,它显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英武的性格特征。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中关键词的赏析。诗歌语言讲究精练,一字传神。鉴赏关键词时应联系全词的主旨,从遣词造句及修辞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理解,同时注意名词“鞭”的象征意义,兼顾动词“挥”的动态、力度。(二)10.答案:月咽越血解析:可联系上面李白的《忆秦娥》词进行判断,还应注意押韵情况,这首词押的是e韵。11.参考答案:李词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冷落、伤感的气氛;毛词渲染的是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解析:李词上片写春天的清晨,女主人公在秦楼上闻箫声悲咽而一觉醒来,望明月而怀远,见垂柳而忆别;下片写秋天的黄昏,女
本文标题:沁园春长沙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0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