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心理健康优质课大赛观摩体会
世界因你我而不同——记第三届心理健康优质课观摩心得滁州二小新校区蒋靖芳2019年5月15日至5月17日,有幸参加了滁州市第三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心理健康课,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求我们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一、良好的导入是打开心理健康课的大门导入要有三个作用:1.要切题。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一个导入就算非常吸引人,非常能调动课堂气氛,如果没有切题,一切都等于零。2.要打开老师与学生的隔阂。作为一名心理健康老师,其主要意义就是在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所以,在课堂的开始就应该打消学生的顾虑,消除学生与老师的隔阂,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愿意“听其言”。3.要为下文做好铺垫。再好的导入也只是为了“抛砖引玉”,为了这节课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让学生顺其自然进入这节课,而不是“生硬”的把学生拉进这节课。二、课堂目标是检验一节心理健康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一个评委老师说:“检验一节课是否成功,要看这节课的目标设置的是否合理和这个目标是否完成或其完成程度”。三、课堂问题要“精而少”,富有启发性。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不能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很好的引导,在这其中,问题的提出就尤为关键。问题不能含糊,表述要一定清楚,一定要用学生理解的话语表述。同时,问题不易过多,如果一下子提出几个问题,学生不知道思考哪一个,反而事倍功半。四、课堂老师的评价对学生影响不可忽视。例如,有一节课,老师提问学生,快乐是什么?学生说,快乐是物质,老师当时就用怀疑的语气,不置可否,让学生无所适从,接着就跳过,提问别人了。还有的评价说,你说的真好,和老师想的一样,你真聪明。潜台词有点意思就说,和老师想的一样才叫聪明,都有些不够严谨。学生就像幼苗一样,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肢体语言。心理健康课,至今我都是在摸索着学习,从来没有正式常态化上课,觉得跟心理有关的一切主题都可以作为专题列项,辅导学生心理发展建设。通过观摩这次优质课大赛,觉得上好课,非常不容易,不仅有行动上的,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启发和更新,看到不少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不仅会说,会写,会设计,会组织活动,还会唱歌,带着同学一起律动,进行破冰游戏,拉近师生距离。本次大赛,《我能“快乐常相伴”》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印象深刻,课堂上,不是师生关系,而是导游和游客的关系,游戏热身,让学生有快乐的感受。分发学生不同颜色卡片,让学生跟据颜色找组织,自己快速分组。说快乐事,让学生回忆情景,演一演快乐戏,挖掘学生的模仿潜力,提问学生转换成采访小旅客朋友,课堂在休闲,自在的气氛中,让学生明白快乐心情带来的积极影响,如何快速整理消极情绪,学会转移注意力,学会换位思考,看到事情的积极面。相同的事情,因为对待它的态度不同,带来了不同的心情,学会控制情绪,克制自己,三思而后行,寓教于乐中,最后在欢快的《歌声与微笑》中,结束快乐旅行,给自己心理积极的暗示:我能“快乐常相伴”。以上,是我的体会,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始终铭记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重视学生的心理,正视我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帮助学生。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优质课大赛观摩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2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