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13)
-1-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13)班级学生姓名家长签字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每小题2分)1.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平行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结构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单存在,染色体也是C.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如此3.将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比例应为()A.1/8B.1/16C.1/32D.1/644.鼠粗毛(R)对光毛(r)为显性,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将粗毛黑鼠与粗毛白鼠杂交,产生的后代中有:28只粗毛黑鼠;31只粗毛白鼠;11只光毛黑鼠;9只光毛白鼠。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RRBb×RRbbB.RrBb×RrbbC.RrBb×RRBbD.RrBB×Rrbb5.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其他性状正常)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得白化病且软骨发育不全,第二个孩子全部性状正常。假设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预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几率是()A.1/16B.1/8C.3/16D.3/86.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对单冠e是显性。现有一只公鸡甲与两只母鸡乙和丙,这三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用甲与乙、丙分别进行杂交,它们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甲×乙→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甲×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公鸡甲的基因型是。A.FFEEB.FFEeC.FfEeD.FfEE7.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只出现在性器官内的性细胞中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不表达-2-C.性染色体在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发生联会行为D.性染色体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含一个DNA8.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汉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9.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B.雌:雄=1:2C.雌:雄=3:1D.雌:雄=4:110.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C.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11.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若每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且等位基因间具有显隐性关系。则该生物产生的精子中,全部为显性基因的概率为:A.1/2B.1/4C.1/16D.1/812.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配,甲×丁乙×丙乙×丁↓↓↓长翅红眼长翅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白眼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推断正确的是()A.甲为BbXAYB.乙为BbXaYC.丙为BBXAXAD.丁为bbXAXa13.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哪些生物()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食用菌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④14.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表现型的统计结果如上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3B.1/4C.1/9D.1/1615.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下面的哪个过程()AaBb――→①1AB∶1Ab∶1aB∶1ab――→②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子代9种基因型――→④4种表现型A.①B.②C.③D.④16.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表现型比分别为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3-A.1∶3、1∶2∶1、3∶1B.1∶3、4∶1、1∶3C.1∶2∶1、4∶1、3∶1D.3∶1、3∶1、1∶417.下列各图分别表示某种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相,可能导致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图像是()18.某男子患色盲病,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可能存在()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C.一个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D.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19.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A.12.5%B.25%C.75%D.50%20.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纯合体杂交,于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为()A.3/8B.5/8C.3/8或5/8D.1/16或9/16第II卷(共60分)21、(25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图所示.(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1F2实验一甲×乙全为灰鼠9灰鼠:3黑鼠:4白鼠实验二乙×丙全为黑鼠3黑鼠:1白鼠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1F2实验三丁×纯合黑鼠1黄鼠:1灰鼠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_性突变。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③用三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4-22、(20分)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小鼠;杂交方法:__________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检测该激素的方法是________。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________,这种突变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________。(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________,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23、(15分)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______;若位于X染色体上,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可能是杂合子的是_______。-5-作业13参考答案一、1-5CBDBC6-10CCBDA11-15CCDBA16-20ABDAC二1、【答案】(1)①2aabb②38/9③黑aaBB、aaBb(2)①A显②黄鼠:灰鼠:黑鼠=2:1:1③基因A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2、(1)①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正反交②抗原抗体杂交(分子检测)CTCTGA(TGA)不能③受体(2)5/16aaBb、Aabb、aabb(3)自然选择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解析](1)为研究某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一对纯合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蛋白质分子检测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终止密码对应的编码链碱基序列为TAA或TGA或TAG;这种突变可能影响翻译过程,但不会影响转录过程;激素需与靶细胞的受体的识别后才能发挥相应的调节作用。(2)AaBb×AaBb→9/16A_B_、3/16A_bb、3/16aaB_、1/16aabb,其中含4个或3个显性基因的个体体重超过父母,分别是1/16AABB、2/16AABb、2/16AaBB;子代含1个或0个显性基因的个体体重低于父母,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性状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1)隐性(2)Ⅲ1、Ⅲ3和Ⅲ4(3)Ⅰ2、Ⅱ2、Ⅱ4Ⅲ2[解析](1)分析系谱图,Ⅲ1出现该性状,但其双亲Ⅱ1和Ⅱ2均不表现该性状,说明该性状为隐性性状。(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性状由Y染色体传递,因此表现该性状个体的所有雄性后代和雄性亲本都表现该性状,且雌性个体不会表现该性状。据此理论上第Ⅲ代各个体的性状表现应为:Ⅲ1不表现该性状(因为Ⅱ1不表现该性状)、Ⅲ2和Ⅲ3均不表现该性状(因为是雌性)、Ⅲ4表现该性状(因为Ⅱ3表现该性状)。结合系谱图可知,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Ⅲ1、Ⅲ3和Ⅲ4。(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设为A、a),由(1)知该性状为隐性遗传。Ⅲ1表现该性状,基因型为XaY,Xa来自其母本Ⅱ2,且Ⅱ2不表现该性状,所以必为杂合子(XAXa)。同理,Ⅱ3表现该性状,其母本Ⅰ2不表现该性状,一定为杂合子(XAXa)。Ⅲ3表现该性状,基因型为XaXa,X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其母本Ⅱ4一定为杂合子(XAXa)。
本文标题: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3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