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一)、国外电子政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A.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B大力加强政府对电子政务的领导与管理C制定合理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2.用户导向,服务第一:A深化电子化公共服务的主要理念B拓宽公民参与电子政务的渠道C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3.统一门户、组织重组:A明确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对象B优化政府门户网站栏目设置C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的内容4.健全法制,保障安全:A大力完善电子政务立法B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C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D加强对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培训(第一,通过对公务员宣传和教育培训,使他们具备政府改革创新的意识;第二,建立健全信息化培训体系,使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二)电子政务发展历程:1.办公自动化阶段:80年代中后期2.专业信息领域信息化阶段:90年代以来“金”字工程(金关、金桥、金卡)3.政府实施上网工程:1999年40多个国务院部委和60%的县以上地方政府建立了网站。4.全面实施电子政务阶段(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途径:问题: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政府网站行同虚设;缺乏安全防范措施;重“硬”轻“软”;基础条件落后原因:主观方面:一是政府公务员的观念有待提高;二是传统政府运作机制的障碍;三是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四是公务人员的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客观方面:一是政府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电子政务结构的复杂性;二是我国社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包括电子商务发展也较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电子政务的发展;三是信息安全成为当前政府信息化中的关键问题。解决途径或采取的措施:(1)加强宣传,突破误区(2)统一规划,加强领导(3)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4)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5)健全和完善政府专网,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政务网络系统(6)加强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网络安全。(四)电子政务的总体发展情况:1.起步阶段2.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3.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4.网上事务处理阶段(五)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国际上著名的爱森哲(Accenture)咨询公司2000年就电子政务在22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做了调查,并将这些国家和地区按电子政务发展的成熟程度依序分为四类:(1)创新和领先国家:加拿大、新加坡、美国;(2)积极发展国家:挪威、澳大利亚、芬兰、荷兰、英国;(3)稳步进展国家:新西兰、中国香港、法国、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德国、比利时;(4)正在打基础的国家:日本、巴西、马来西亚、南非、意大利、墨西哥。二(一)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1、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2、应用是关键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4、基础设施是支撑(二)简述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的变迁:从“三网一库”到政务内外网(1、三网指内网、外网和专网,一库指政务信息资源库。(1)内网,即机关内部办公网(2)专网,即办公业务资源网(3)外网,即公共管理和服务网(4)信息资源库:2、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由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3、专网(办公业务资源网)连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机关、上下级相关业务部门,根据机构职能,在业务范围内,与内网有条件互联,实现地区级别涉密信息共享;专网上运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行业部门业务管理系统;专网与内网之间采取逻辑隔离;专网与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1)“三网一库”中的内网入新的政务内网,主要是连接国务院办公厅内部、各部委、副省级以上政府部门,并与党委、人大、政协等系统建立有条件连接;(2)“三网一库”中的专网和外网打破物理隔离,专网中副省级以下入政务外网。(3)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采取物理隔离2(三)政务内外网应用系统:内网:(1)办公自动化系统(2)决策支持系统(3)公文传输系统(4)协同办公系统(5)视频会议系统外网:(1)网上审批系统(2)电子化采购系统(3)政府信息服务系统(4)应急管理系(五)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不同:办公方式不同;行政业务流程不同;与公众沟通的方式不同。(六)电子政务产生的动因: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普及;全球政务改革的浪潮;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动;信息民主化的需求(七)电子政务的意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推行电子政务,实现社会信息化;(八)电子政务的实现意义:促进政务业务流程重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九)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内部办公职能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府职能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有权限的实时互相的信息共享;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开展交流和决策;三(一)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哪些功能:1、系统管理:(1)通过系统管理模块中的组织机构管理功能建立起用户单位管理体系结;(2)建立起职位信息、角色信息、人员信息,同时支持系统登陆界面设置等管理功能。2、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员工、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公共平台。主要包括以下信息:通知通告:建立通知通告数据库;电子公告板:单位内部各种文件、纪要、报表等信息的发布和信息反馈。电子论坛:给员工提供相互交流的空间,可发表论坛、回复论坛;内部刊物:各部门制作的具有相当风格的刊物,供员工下载阅览;内部建议:以BBS形式发表个人意见、建议。3、公文管理:————电子公文的优势:存储密度高、便于检索、可远距离存取等。4、档案管理:(1)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系统有效控制及管理档案管理各个环节,满足不同行业、大规模的政府、企业和设计单位的各种应用。(2)档案检索。在档案搜索模块中,用户可以根据文件的文件名,文件关键字,包含文字以及文件所有者来搜索自己需要的文件。(3)档案销毁。在回收站模块中,用户可以查看已经删除的文件,并且可对误删文件进行恢复操作。5、会议管理:(1)实现会议申请:建立会议申请数据库,完成会议申请的起草、审批等流程。(2)实现会议安排:建立会议安排数据库,完成会议议题征集、预定会议地点、确定参加人员、发出会议通知,最后生成并发布会议纪要、所有会议材料按期归档等与具体会务相关的操作。(3)实现会议讲稿:主持会议和参会人员可将讲稿在会议前发布到3内部局域网Intranet之上,讲稿内容按权限设置规定不同的人员可以浏览或提出修改意见,在会议中可直接调阅已经过预先讨论的讲稿内容。(4)会议公告:在定制好的范围内容许发布和查询有关会议安排和会议纪要的信息。(5)会议室安排和管理:通过会议申请、安排来达到对全委会议室的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包括会议室的登记、公布、安排。6、工作流管理:工作流就是一组人员为完成某一项业务所进行的所有工作与工作转交(交互)过程。(1)流程类别。(2)流程设置。(3)事务审批。(4)事务登记。7、日程管理:日程管理包括电子日程表、任务安排等方面,其中日程表是对一定时期内每天各时间段的约会做出安排,一般是按时间进行排序的。8、个人管理:(1)个人信息管理(2)个人事务管理9、人事管理10、考勤管理11、工作计划12、办公用品管理13、车辆管理(二)通过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将实现以下目标:合理授权;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及知识共享服务;为领导提供管理和决策的辅助工具;为公务员提供一个日常办公及信息管理的工作平台;用电子流程再现人工流程,逐步实现无纸办公,文档一体化;极大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信息的上行下达。(三)公文传输系统在电子政务中有什么作用?1、电子公文传输管理系统实现无密级公文的网络传输、公文的签收,公文上报,实现网上会议签到,下载会议文件,通报发布等功能。2、用系统发送电子公文与发送普通电子邮件一样快捷,同时又能保留红头和公章,符合国家现行公文和公章管理制度。3、它将传统的公文处理方式由纸张邮件传递时代带进了信息化网络传递时代,解决了跨地区公文传递的时间效率问题,使得公文的制作、发送和接收都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提高了政府、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四)办公自动化的作用:1、办公自动化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基础,是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其成功应用与否将影响业务系统的应用和整个电子政务建设成败。2、在政府内部的应用,可以使大量以往必须由行政人员手工作业的工作,改在一种全新的网络状态下进行,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改善了办公环境,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或虚拟化办公。3、可以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政府内部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以电子化手段实现公文的上传下达,克服以往长期困扰我们的“文山会海”和“公文旅行”等现象。4、使单位办公及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做到全方位共享和交流;它可以真正实现相关单位之间、单位各部门、各工作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使日常办公更加安全可靠,更加规范化、高效化和科学化。(五)视频会议系统的两种类型:电视会议系统和计算机会议系统两者比较:(1)发展阶段不同(2)使用的技术和设备不同(3)功能互补又各不相同1、电视会议系统的特点:①有专门的会议室②配备有专用设备③由于有专用的会议室和会议控制设备,所以可以提供强有力的会议控制2、计算机会议系统的特点:①设备为通用设备,所以价格相对要便宜的多,而且设备的通用性较强。②是基于桌面计算机的系统,所以大多数计算机会议系统为全分布式的会议系统,穿件和参加都很灵活。③能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所以应用前景非常广泛。3、电视会议的不足:①使用专用设备,价格相对昂贵,而且只能应用于会议。②使用专门的会议室,使会议的人数、地理位置受到限制。③建设一套电视会议系统比建立一个计算机会议系统要困难得多,而且需要专人维护4、计算机会议系统的不足:①由于用的是通用设备,所以视频和音频效果不理想,包括图像和声音的质量、实时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同步斗步入电视会议系统,特别在网络传输质量不稳定的时候。②会议控制以及会议的安全性相对要困难一些四(一)电子政务标准:指针对电子政务实施和应用的标准,它是以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为基础,经政府相关部门与代表厂商协商一致,由政府主门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二)电子政务标准的目的:1、满足电子政务系统复杂性的需要(1)全面的开放性;(2)必要的兼容性;(3)可扩展性;(4)可维护性;(5)高度的稳定性;(6)充分的安全性。2、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的需要:要对分散开发和建设的政府信息资源形成一定的规范,使其成为标准4化的资源,能够为不同的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充分的共享。3、促进电子政务健康有序的发展:如果没有一系列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必然会导致电子政务发展的混乱和无序现象(三)电子政务标准的基本要求: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公正性;标准应该具有发展性和延续性;标准应该和应用实践统一。(四)电子政务标准类型及级别的选择标准类型: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列入《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中的27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和公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其它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是国家标准的补充,在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地废止。地方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不得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地方标准即行废止。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依据。级别选择:由于受电子政务内在规律性的制约和影响,我国电子政务方面的标准将以国家标准为主。这一方面是因为电子政务是国
本文标题:电子政务复习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35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