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河南省许昌市四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
1许昌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诗文写作,是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诗文技能教育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蒙学教材的生命力,而蒙学教材对这种需求变化的应对也十分迅速。因此,诗文能力的教育需求是推动蒙学教材变革的最为直接的因素。汉代“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大量识字及作赋则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必备技能。汉赋主要艺术手法是铺陈相类事物,《急就篇》罗列相类事物词汇,没有描写,类似于铺陈之法,其结尾也是汉赋结尾常见的歌功颂德之句。诵读这样的教材,在识字、积累知识、培养道德人格的同时,也能快速掌握汉赋写作的一些主要技能,这是《急就篇》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重,其主要考试文体是律诗、律赋,顾炎武说“唐之取士以赋”。无论律诗、律赋,都讲求平仄押韵,且以切韵为准,这就需要应试者掌握切韵。《千字文》尚且可以提供对仗的学习,但《急就篇》已完全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了,由此,《急就篇》开始衰落。而新生的《蒙求》在编排历史故事的时候,采用了切韵,并且四对八句一韵,这样就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因此,《蒙求》受到普遍欢迎,甚至在明清时先后被收入《唐音统签》《全唐诗》等唐诗总集。宋代科举考试文体增加了论。宋初规定“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南宋建炎二年,又规定“第一场诗赋各一首,习经义者,本经义三道,《语》《孟》义各一道;第二场并论一道;第三场并策三道”。论在考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三字经》中的句子不再有描写,文字没有辞采,全文主要采用直白的叙述或议论,而它在议论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就是一段完整的议论,以“性”的变化来论证“教”的重要性,四句之间就是起、承、转、合的基本体制;再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紧承上文,以事实证明“教之道,贵以专”。明代科举废除了诗赋,仍然讲求对仗的八股文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首要文体。此后,清代科举又恢复了律诗,并置于首场试艺之后。因此,对仗、格律仍然是明清时期儿童必须要掌握的诗文基本技能。另外,宋代以后平水韵取代切韵成为了诗文用韵标准,学习格律、平水韵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所以,元代开始兴起了声律类启蒙教材,明清时期,声律类教材则更加兴盛。其他类型的教材也迅速反应,最典型的就是《龙文鞭影》,它用对仗编写句子,按平水韵的平声部编排顺序,在学习典故、陶冶性情的同时,也初步掌握了对仗声律。将博物教育、道德人格教育、诗文能力教育巧妙地融为一体,是古代蒙学教材的成功做法,因此诞生了一批经典教材。在功利教育盛行的状况下,能否满足仕进的需要,则决定着蒙学教材能否被广泛接受。从蒙学教材的兴替来看,如果无法满足仕进需求,即便再为古朴纯正的教育,也不会真正得到推广,就如同《急就篇》最终退出教材序列而成为文字研究材料的结局一样。1.下列关于古代蒙学教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急就篇》罗列相类事物词汇,其结尾也是汉赋结尾常见的歌功颂德之句。诵读这样的教材,能快速掌握汉赋写作的一些主要技能,这是它流行的根本原因。B.唐代科举主要考律诗、律赋,因此,以采用切韵、四对八句一韵编排历史故事而2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的《蒙求》受到普遍欢迎。C.《三字经》里主要是叙述或议论,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四句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论证体制。D.《龙文鞭影》用对仗编写句子,按平水韵的平声部编排顺序,学生既能学习典故、陶冶性情,又能初步掌握对仗声律。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汉代的读书人把大量识字及作赋作为入仕的必备技能,缘于“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的规定。B.宋代以后平水韵取代切韵成为了诗文用韵标准,学习格律、平水韵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声律类启蒙教材开始兴起并兴盛,其中的《龙文鞭影》反应迅速。C.明清时期儿童必须要掌握的诗文基本技能中有对仗和格律,是因为明代科举考试的首要文体是八股文,而清代科举又把律诗置于首场试艺之后。D.古代蒙学教材的成功做法就是把博物教育、道德人格教育、诗文能力教育巧妙地融为一体,也出现了一批经典教材,如《急就篇》、《蒙求》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是诗文写作,而诗文技术教育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蒙学教材的生命力,蒙学教材对这种需求变化的应对也十分迅速。B.宋代科举考试变化较多,新增加了论,而且宋初的规定后来还有变化,南宋建炎二年,又重新作了规定,论在考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C.无论律诗还是律赋,都十分讲求平仄押韵,并且以切韵为准,这就需要所有应试者都掌握切韵,此时《千字文》可帮助学习对仗。D.《急就篇》最终退出教材序列而成为文字研究材料,它作为古朴纯正的教育,所以无法满足仕进需求,不会真正得到推广。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魏咸信字.国宝,卫州汲人。初,太祖在潜邸,昭宪太后尝至仁浦第,咸信方幼,侍母侧,俨如成人。太后奇之,欲结姻好。开宝中,太宗尹京,成昭宪之意,延见咸信于便殿,命与御带党进等较射.,称善。遂选尚永庆公主,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逾年,出领吉州刺史。太平兴国初,拜本州防御使。四年,诏用奉外赐钱十万。五年,坐遣亲吏市木西边,矫制免所过税算,罚一季奉。雍熙三年冬,咸信知澶州。四年,本郡黄河清,咸信以闻,诏褒答之。淳化四年,河决澶渊,陷北城,再命知州事。时遣阎承翰修河桥,咸信请及流水未下造舟为便,承翰入奏:“方冬难成,请权罢其役。”咸信因其去,乃集工成之。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真宗即位,车驾北征,为贝冀路行营都统署,诏督师。至贝州,敌人退,召还行在所...。景德初,从幸.澶州,石保吉与李继隆为排阵使。契丹请和,帝置酒行宫,面赏继隆、保吉,咸信避席,自愧无功,上笑而抚尉之。二年,改武成军节度,知曹州。秋霖积潦,咸信决广济河堤以导之,民田无害。大中祥符初,年已昏眊,见上,希旨求宠渥。七年,表乞任用,上出示中书向敏中曰:“咸信联荣戚里,位居节制,复何望耶?”是冬,以新建南京,奖太祖旧臣,加同平章事。俄判天雄军。天禧初,改陕州大都督府长史、保平军节度。有感风疾苦,归。真宗尝谓宰相曰:“咸信老病,诸子不克承顺,身后复能保守其家业耶?”未几卒,年六十九,赠中书令。录其诸子孙侄,迁官者七人。咸信颇知书,善待士,然性吝喜利,仁浦所营邸舍悉擅有之。既卒,为诸侄所讼,时人3耻之。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B.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C.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D.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字”一般应该是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B.“射”是古代六艺的一种,指射术。“六艺”包含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古代的“射艺”主要是指射箭。C.“行在所”是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狩猎时居住的宫室,古代帝王大多在各地建有多处行宫。D.“幸”在此处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有“宠爱、爱护”之意,如《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而望幸焉”。6.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咸信少年老成。在昭宪太后驾临之时,年纪轻轻就显得沉着稳重并与众不同,太后惊叹之余,决定将永庆公主嫁与他为妻。B.魏咸信当机立断。他在治理黄河的看法上与阎承翰相左,在阎离开之后,抓住治理的有利时机,征集工匠,消除黄河水患。C.魏咸信主政为民。当秋雨连绵成灾之时,没有坐以待毙,想方设法来疏导积水,采用掘开广济河堤的办法,人民免受损失。D.魏咸信贪名好财。大中祥符初年,他已经很老,见到皇上,迎合圣旨来求取恩宠和优厚的待遇;也将父亲的住宅据为己有。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遣阎承翰修河桥,咸信请及流水未下造舟为便。(5分)(2)咸信颇知书,善待士,然性吝喜利,仁浦所营邸舍悉擅有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和子由①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②已死成新塔,坏壁③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①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②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③坏壁:是残破的墙壁8.“雪泥鸿爪”一语富含理趣,在宋代就被人称道,请结合前两联简要赏析。(6分)49.本诗题目是“和子由渑池怀旧”,“旧”具体指什么?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张九龄《望月怀远》中写亲人虽天涯相隔,却共同望月怀念对方的彼此深情的句子是,。(2)李白《将进酒》中最能表现诗人对自我才华高度自信的句子是,。(3)范仲淹《御街行》曰:“酒未到,先成泪。”他的《苏幕遮》一词中与此异曲同工的句子是,。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老干部病房宋志军自从退下来以后,老李处处感到不适应。一下子失去了那种位高权重、前呼后拥的感觉,老李觉得似乎好像做了一场梦,他无法适应退休生活,便时不时地发一些无名火气,弄得周围人也不自在。特别是老伴,见他无端地摔这打那,可不像儿子媳妇那般迁就他,就和他别着干,这样让他尤其窝火,以前他在位子上的时候,老伴可是没见这样。他当然忘了以前他也不是这样啊。面对种种的不适应,老李当然不会检讨自己。他当了大半辈子领导,虽然每年单位开民主生活会的时候,他都会带头作检讨,但那都是秘书写好稿子,内容主要还是讲成绩的。真正说到自身缺点的时候,也无外乎是重视学习不够,调查研究不够,批评人不讲方式,工作有时有急躁情绪等;至于讲到廉洁问题时,无外乎是有公车私用现象,超标准接待现象,有时有请吃和吃请现象等;都是些大家心照不宣,似乎约定俗成的东西,真正的问题哪里会去触及呢。老李既然不会拿自己说事,就拿周围的人说事。他挑老伴的错,挑儿子的错,挑儿媳的错,当然不能再挑下属的错。因为他不上班了,也没有下属让他来挑错了。他整日里闷闷不乐,错误的把这一切都归为世态炎凉,人走茶凉的缘故。老李虽然在位时架子大,脾气大,但是为人处世还比较讲原则,能够守住底线,这也算他难能可贵的地方。所以能够平安降落,安然退休。可老李终归还是有点心理不平衡。特别是想到市委周书记经常人前背后炫耀他那在北京工作的儿子,而且还给儿子买了一套大房子的时候,就联想起自己竟然没能给儿子找到一份好工作,让儿子大学毕业后只能进入一家私企,而且在儿子想在省城买套房子时,自己竟然拿不出多少钱的事,这种不平衡感就更加强烈。他甚至有点后悔没有在位时捞上一把,心里5隐隐生出一点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懊恼。久而久之老李便被憋出病来。老李住进了老干部病房。老干部病房是整个市中心医院条件最好的地方,这里的医生护士知道他是以前市里鼎鼎有名的李副市长,对他的态度都很客气,每次为他诊疗的时候都还“李市长,李市长”的叫着,这让他心里多少有点安慰。可自从对门来了一位特殊的病号后,他的心理平衡又很快被打破了。对面住进的是市委周书记,因为他早就风闻这位周书记贪财好色,官声很坏;所以尽管比着他有时心里不太平衡,但在位时还是刻意回避着
本文标题:河南省许昌市四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5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