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河南科技大学汽车电器知识总结
蓄电池1.现代车辆底盘电子控制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操纵安全性。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与便利性。2.车辆用电设备(点火系统、起动系统、灯光与信号系统、仪表与指示系统及附属电器设备)3.电源系统蓄电池发电机及调节器4.汽车电器系统的特点低压(12V24V42V)直流单线制负极搭铁5..蓄电池作用启动电源协助供电存储电能用作电容电子控制器的不间断电源6.对蓄电池的要求a.内阻小(因起动电流100~1000A)b.电压稳定c.充电性能好d.使用寿命长e.维护方便或少维护7.发电机的要求a.发电转速范围宽b.电压稳定c.体积小,重量轻d.效率高e.寿命长8.正极板:PbO2(深褐色)负极板:Pb(青灰色)9.可以用电解液的比重确定蓄电池的蓄电量。10.极板栅架和活性物质11.铅—低锑合金栅架或铅一钙一锡合金栅架12.隔板一面平整,一面有沟槽,沟槽面对着正极板,且与底部垂直,使充放电时,电解液能通过沟槽及时供给正极板,当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PbO2脱落时能迅速通过沟槽沉入容器底部。13.电解液应符合标准,含杂质会引起自放电和极板溃烂14.6-Q-60表示12V、起动型、额定容量60Ah15.Ej=0.84+rt+0.00075(T-25)16.极板电阻、隔板电阻、电解液电阻、连条电阻组成了蓄电池的内阻。17.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以恒定的电流If放电时,蓄电池的端电压Uf、电动势E和电解液密度r,随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18.蓄电池的充电特性是指以恒定的电流Ic充电时,蓄电池的端电压Uc、电动势E和电解液密度r,随充电时间的变化规律。19.最大值2.7V20.1.75V21.储备容量单位时间22.使用因素对容量的影响放电电流If↑,浓差极化、欧姆极化↑→端电压下降快→tf短23.电解液密度↑电动势E↑,电液渗透能力↑,参加反应的活性物质↑→C↑密度过高,粘度↑,内阻↑,极板硫化↑→C↓24.(1)恒流充电(2)恒压充电(3)改进恒流充电(4)快速充电a.脉冲快速充电b.智能快速充电25.恒流充电可用于初充电和去硫化充电。26.当单格电池电压升到2.4V电解液开始产生气泡27.充电的种类(1)初充电(2)补充充电(3)间歇过充电(4)循环锻炼程度(5)去硫化充电间歇过充电是避免使用中极板硫化的一种预防性充电注意间歇过充电与改进恒流充电的区别28.六,八,九,十一管交流发电机29.C20=根号(17778+208.3Crn)-133.330.Eu=4.44.KfN$=(4.44Kpn/60)N$31.U=1.35UL=2.34UΦ(星形)U=1.35UΦ(三角形)32.交流发电机一般由转子、定子、整流器、端盖四部分组成。33.端盖一般用铝合金铸造,一是可有效的防止漏磁,二是铝合金散热性能好。34.交流发电机的特性有输出特性、空载特性和外特性,其中以输出特性最为重要。35.输出特性是指在发电机端电压U不变其输出电流与转速之间的关系;空载特性是研究发电机在空载运行时,其端电压随转速变化的关系;外特性是研究当发电机转速一定时,其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36.1.发电机电压检测法2.蓄电池电压检测法37.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特性及其稳压装置1.输出特性2.空载特性3.外特性(1)触点式电压调节器(2)晶体管调节器(3)集成电路调节器(4)电脑控制调节器起动机1.发动机的起动方式人力起动电力起动起动发动机起动2电力起动由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3.汽车起动机采用串激直流电动机,由电枢、磁极、换向器等组成。4.影响起动机功率和转矩的因素接触电阻和导线电阻的影响蓄电池内阻的影响温度的影响5.传动机构主要是单向离合器,减速起动机还有减速齿轮。单向离合器主要有滚柱式、摩擦片式、扭簧式三种。6.电磁开关1)产生电磁吸力,使起动机小齿轮移动并进入啮合。(2)保持小齿轮的啮合状态(3)接通起动机主电路7.起动机基本参数起动机的功率起动机与发动机曲轴的传动比蓄电池容量8.汽车起动机操纵方式有哪几种?汽车起动机的特性(1)直接操纵式(2)电磁操纵式;1.转矩特性、2.机械特性、3.功率特性点火系统1能够产生足够高的电压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点火时间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2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因素有:(1)转速,转速↑,最佳点火提前角↑(2)负荷,负荷↑,最佳点火提前角↓(3)起动与怠速,最佳点火提前角↓(4)汽油辛烷值,辛烷值↑,最佳点火提前角↑(5)压缩比,压缩比↑,最佳点火提前角↓(6)混合气成分,ɑ=0.8~0.9,燃烧快,最佳点火提前角↓(7)进气压力,进气压力↓,最佳点火提前角↑3传统点火系统主要由蓄电池、点火线圈、分电器、电容器、高压阻尼线、火花塞以及点火开关等组成。4电子点火系采用无触点分电器,另增设了电子点火器,无触点分电器由点火信号发生器、配电器、点火提前机构组成,后两者与传统点火系相同。点火信号发生器常见的有磁感应式、光电式、霍尔效应式。5汽车照明系统汽车的灯光信号装置包括哪些(答:转向灯,制动灯,示廓灯)前照灯倒车灯牌照灯雾灯仪表灯、车厢灯、顶灯、踏步灯6声响信号装置(1)气喇叭(2)电喇叭(3)倒车蜂鸣器7灯光信号装置转向信号制动信号危险警告信号示廓信号8前照灯的光学组件由灯泡、反射镜、配光屏组成。9前照灯的防炫目措施采用具有远光灯丝与近光灯丝的双灯丝灯泡。10仪表系统电流表、机油压力表、冷却液温度表、燃油表、车速里程表、发动机转速表、(气压表)等1电子转速表获取转速信号的方式有三种:从点火系获取脉冲电压信号、从发动机的转速传感器获得转速信号、从发电机获取转速信号其他电气装置1电动刮水器构造电动机控制电路传动机构刮水片2作用摇摆变速间歇自动复位3风窗玻璃洗涤器风窗玻璃加热器电动座椅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加热起动装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1组成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组成2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类型(1)模拟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2)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3)降低排放与油耗的控制系统提高安全与舒适性的控制系统汽车信息系统3发动机转速与曲轴位置传感器分为磁感应式、光电式、霍尔效应式三种4空气流量传感器量板式、热丝(膜)式、卡门漩涡式5进气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压敏电阻式电容式(进气压力变化,引起构成电容的膜片间距变化,电容量也就产生变化。)6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式、绕线式、晶体管式7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作用:获得节气门开度、节气门开启速率、怠速状态等信息,用于点火正时、燃油喷射、怠速等控制。线性式、开关式两种8氧传感器氧化锆型(氧电池)、氧化钛型(氧电阻)9爆燃传感器压电晶体式、磁电式10车速/车轮转速传感器11车身位移传感器12转向盘转角传感器13转向盘转矩传感器14减速度传感器15碰撞传感器16光照传感器17电子控制器由输入电路、微处理器、输出电路组成。汽油喷射控制系统1汽油喷射发动机的特点(1)进气阻力小;(2)汽油雾化好;(3)供油滞后小;(4)空燃比控制精度高;(5)可实现减速断油;(6)可实现与其它电子装置的协调性控制。2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1)按控制方式分机械控制方式机电控制方式电子控制方式(2)按喷油器的位置分缸内喷射缸外喷射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供油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电控系统三部分组成。电子点火控制系统1电子点火控制系统的优点(1)可实现最佳点火提前角控制(2)可实现对各种影响因素的修正(3)可实现最佳提前角的反馈控制(4)可实现与其它电控系统的协调控制2电子点火控制系统的分类(1)按高压配电方式分机械高压配电电子高压配电(双缸同时点火单独点火)(2)按爆震反馈控制分开环控制(无爆震传感器,为防止爆震,点火提前角偏小)闭环控制(有爆震传感器,可根据爆震情况,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3电子点火控制的内容包括:点火提前角控制通电时间控制4.汽车点火系统的分类。答:按点火系统的电源不同,分为磁电机点火系统和蓄电池点火系统;按点火系统储存的点火能量的方式不同,分为电感储能式和电容储能式。5点火系统必须的三个基本条件答:1.能产生足够高的次级电压。1)发动机工况2)火花塞电极的温度和极性3)火花塞的间隙和极性;2.要有足够的点火能量;3.点火时间要适当6最佳点火提前角与转速,负荷的关系答:最佳点火提前角应随发动机转速上升而适当增大,随发动机的负荷增大而适当减小7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答:1.点火线圈作用:将电源的低压转变为高压,以使火花塞电极产生点燃混合气的电火花。(开磁路点火线圈,闭磁路点火线圈)2.分电器总成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等组成。它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接通与切断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使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并按发动机要求的点火时刻与点火顺序,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相应汽缸的火花塞上。.从而点燃汽缸里的混合气体.3.火花塞作用:将高压引入气缸燃烧室,并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8电子点火系统中信号发生器的类型有哪些答:1)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2)光电式点火信号发生器3)霍尔效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作用1)稳定怠速(2)快速暖机(3)高怠速控制(4)其它控制汽车排放控制系统1汽车的主要排放物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2.机内净化机外净化(后处理)污染源封闭循化净化3废气再循环控制的作用将发动机废气引入进气中,利用废气中的CO2和N2,降低缸内温度,减少NOx的排放量。4活性炭罐的作用收集燃油箱挥发的燃油蒸汽,在合适的时候通过排放阀送给发动机。发动机集中电子控制系统1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功能扩展(1)配气相位可变控制(VVT)(2)进气谐波增压控制(3)电子节气门(4)断缸控制(5)废气涡流增压控制2可以使节气门开度与加速踏板位置不一致,能实现舒适的车速控制、限速控制、巡航控制等。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1自动变速器的分类(1)按动力传递和无级变矩的方式分液力传动式自动变速器机械传动式自动变速器电力传动式自动变速器(2)按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方式分液压控制的液力传动式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的液力传动式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2电子控制液力传动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由液力传动、机械辅助变速、自动控制三部分组成。3特点(1)简化操作,提高了行车安全性(2)提高了发动机、传动系的使用寿命(3)提高了动力性(4)提高了通过性(适应阻力变化能力强)(5)减少了废气污染(发动机工况稳定)(6)传动效率较低,结构较复杂4电子控制机械有级传动自动变速器(AMT)电子控制机械无级传动自动变速器(CVT)5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作用(1)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效能;(2)防止侧滑和甩尾,保证稳定性;(3)制动时可转向,保证操纵性;(4)减小轮胎磨损。6(1)按功能和布置型式分后轮ABS前轮ABS(2)按控制方案分轴控式轮控式混合式电子控制防滑转系统(ASR)1滑转对汽车性能的影响车辆加速性能下降;失去操纵性和稳定性;轮胎磨损加剧2防滑控制系统的作用(1)提高纵向附着系数,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2)保证横向附着系数,提高了汽车的操稳性;(3)减小了轮胎磨损3ASR的工作特点(1)与ABS类似,都是通过控制车轮的打滑率来获得较大的纵向附着力和横向附着力,保证操稳性;(2)ASR只对驱动轮制动;(3)ASR在车速较低(80km/h)时起作用,ABS在车速较低时不起作用(8km/h);(4)ASR是可以通过开关关闭的;(5)如果汽车制动,ASR立刻关闭。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1.动力转向的作用(1)减轻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劳动强度;(2)增大了对转向系统设计的灵活性;(3)有效吸收路面冲击,同时不丧失“路感”。2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的作用1)低速时,有较高的助力比,使转向轻便;(2)高速时,减小助力比,保证操纵手感;(3)可以有不同的助力特性,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对象。3电控动力转向的分类液力动力转向系统电动动力转向系统4电控电动动力转向系统的特点1).降低发动机能耗;2.)重量轻,安装方便;3.)工作特性好;4.)安全可靠性强;5.)使用维修方便;6)生产
本文标题:河南科技大学汽车电器知识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5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