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子项目四油菜栽培技术◆知识目标:明确发展油菜生产的意义;了解油菜的一生;了解油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技能目标:掌握油菜播种技术、油菜田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收获技术。项目导入:传说古代江苏吴江有一个姑娘,她聪明美丽,清秀可爱。可是不幸患上皮肤病,身上疖疮累累,痛痒流脓,久治不愈,只得闭门在家。一天夜里,她梦见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十分诱人。梦醒之后,独自思考,莫非油菜花可治愈我身上的病么?于是她到菜地里,摘取新鲜带有花蕾之嫩苗,洗净后,炒食之,果然味道鲜美,清香可口。不久,大便通利,皮肤上的疮疖也逐渐缓解。于是,她坚持炒食,在没有油菜花的季节,则将晒干腌好的油菜花炒食。数月后,姑娘全身皮肤光亮平滑,甚至疤痕也没落下,脸庞也比以前更漂亮了。此后用油菜花治疮疖、乳痈一类疾患的方法,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一些关于油菜的药用知识。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作物。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菜、油兼用作物:油菜叶可作菜用,油菜籽含油丰富可榨油用。油菜籽的含油量因类型和品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含油量多为40%左右,最高达51%。菜籽油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富含营养,易于消化,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油菜籽油在工业、医药生产上有广泛应用,是各种涂料、油漆、肥皂、化妆品、机械润滑油、合成橡胶、人造纤维、鞣皮剂、药膏等工业产品的原料。油菜籽榨油后的菜籽饼含氮4.6%、磷2.5%、钾1.4%,是肥效优良的综合性肥料。油菜又是很好的绿肥作物,落叶、落花和残根也含有较多的氮、磷、钾元素,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在轮作中是多种作物的良好前作。油菜籽饼含有30%左右粗蛋白,10%以上的粗脂肪,但也含有某些有毒物质,需经加工处理后方可作为家畜的精饲料。油菜的果壳和新鲜的茎叶,是营养价值较好的青饲料。油菜花又是养蜂的重要蜜源。所以发展油菜生产,对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促进农牧业生产和支援工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查一查:什么是双低油菜?模块一油菜栽培基础一、油菜的类型我国栽培油菜有三种类型:(一)白菜型白菜型油菜主根不发达,支根较发达,植株矮而分枝性强,分枝节位低,叶片全缘,大而薄,多无蜡粉,茎叶抱茎而生,花大,花瓣两侧互相重叠,种子无辣味,千粒重2~3g。耐晚霜冻能力强,幼苗较耐湿,耐旱性较弱,抗病性较差,产量较低。它包括北方小油菜和南方油白菜两种。北方小油菜主要特征是:株形矮小,分枝少,茎秆细,叶不发达,匍匐生长,叶形椭圆,有明显的琴状裂片,且刺毛多,被有一层薄的蜡粉。南方油白菜与北方小油菜比较,株形较大,茎秆较粗壮,叶肉组织疏松,叶发达,叶柄宽,中肋肥厚,叶全缘或有浅缺刻,绝大多数不具有蜡粉。(二)芥菜型通称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主要特征是:植株高大,株形松散,分枝纤细,分枝部位高,主根发达。幼苗基部叶片小而狭窄,有明显的叶柄,叶面皱缩。花瓣较小,四瓣分离。角果细而短,籽粒一般较小,千粒重2g左右。种子有黄、红、褐和黑色,种皮表面有明显的网纹。含油量一般在30%~35%,但也有高达图10.4.1白菜型油菜叶1.基叶2.茎生叶(引自周国绵,作物栽培学,1992)图10.4.2芥菜型油菜叶1.基叶2.茎生叶(引自周国绵,作物栽培学,1992)50%的品种。种子有辛辣味,油分品质较差,不耐储藏,生育期较长,耐寒性、抗旱性、耐瘠性都较强,抗病性中等,产量较高。(三)甘蓝型主要特征是:根茎膨大,汁液多,株形中等,薹茎叶半抱茎;叶片蓝绿色,大小中等,花大,花瓣重叠;种子无辣味,黑褐色,千粒重3~4g。生长势强,耐水肥,抗寒性强。属高产类型,生产上比白菜型油菜品种增产30%~50%。油菜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各地都有油菜分布。我国的油菜产区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以冬油菜为主,春油菜为辅。冬油菜的分布以长江流域为中心,面积约占全国的85%左右,产量则占90%以上;春油菜主要分布于冬季气温寒冷,油菜不能安全越冬的地区,面积和产量都比较少。两个产区根据各地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和生产特点等,冬油菜产区又可分为华北关中、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和华南沿海5个亚区,春油菜产区分为青藏高原、甘新内陆、黄河中游和东北4个亚区。二、油菜的阶段发育油菜在现蕾以前需要经过春化和光照两个在本质上不同的发育阶段,然后才能抽薹开花结实。(一)春化阶段油菜通过春化阶段要求以低温为主导因素的的外界环境条件。根据我国油菜类型和品种春化阶段对温度条件的不同要求,可以将其分为3种类型。1.冬性型这类油菜对低温要求严格,大约需要在0~5℃的低温下,约经过15~45d以上才能进行发育。冬性型油菜的生育期较长,多为晚熟或中晚熟品种。2.春性型这类油菜可以在10℃左右,甚至更高温度下很快发育。此类型油菜生育期较短,在春季或初夏播种,均能正常抽薹开花。但如在秋季播种,早播遇高温,会提图10.4.3甘蓝型油菜叶1.基叶2.茎生叶(引自周国绵,作物栽培学,1992)前开花,冬季易受冻害。多为早熟或中熟品种。3.半冬性型这类油菜对低温的反应介于冬性型和春性型之间,许多半冬性型油菜品种既可在冬油菜区进行秋播,又可在春油菜区进行春播。其生育期较冬性型短,较春性型长。一般冬油菜的中熟、早中熟品种属于这一类。油菜的春化阶段一般在萌动的种子中即可进行。春油菜多在播种出苗后不久即通过春化阶段;冬油菜则在越冬后或越冬前通过春化阶段。(二)光照阶段油菜通过春化阶段以后,便进入光照阶段。油菜通过光照阶段要求以光照为主导因素外界环境条件。油菜是长日照作物,延长光照能促使油菜提前开花,一般每天12~14h的光照即可满足其对光照的要求,若延长光照时间到14h以上,就能促进光照阶段进程,使油菜提早现蕾抽薹和开花结实。反之,如果每天光照时间缩短到12h以下,就要大大减缓通过光照阶段的速度。油菜的光照阶段是在幼苗主茎生长点春化阶段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先通过春化阶段,后通过光照阶段。想一想:冬型和半冬型的油菜种子如果未经春化处理便进行春播会如何?三、油菜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油菜出苗至角果发育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生育期。由于油菜类型、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播期的不同,生育期相差较大。我国北方秋播油菜,于秋季播种到次年夏季收获,要经过漫长的冬季,生育期较长,约为160~230d。北方春播油菜,多数地方早春播种,夏季收获,生育期约80~100d;在高寒地区,如青海高原是春种秋收,生育期约100~120d;黑龙江省种植油菜则是春种夏收,生育期约为70~90d。油菜一生要经历发芽出苗期、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和角果成熟期等五个时期。(一)种子的萌发与出苗1.种子的形态构造油菜种子为球形或近似球形,表皮有网状结构,表皮颜色有黄色、褐色、黑色等。芥菜型油菜子粒小,千粒重1~2g;甘蓝型油菜千粒重较大,多在2~4g以上;白菜型油菜种子千粒重变异范围较大,小的1g以下,大的6g以上。2.种子的萌发与出苗指油菜从种子播种到全田有75%子叶出土展平这一段时间。这一阶段的长短,在水分和土壤氧气等条件良好时,决定因素是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愈高,发芽出苗越快。一般日平均气温在3℃左右时,油菜种子虽可萌动,但发芽出苗很慢,出苗需20天以上;7~8℃时,需10天以上;12℃左右,需7~8天;在16~20℃的适温时,仅需3~5天。油菜种子小,播种浅,发芽时吸水量多,播种时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是保证出全苗的关键。要求田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油菜籽的主要成分是油脂,种子萌发时需要更多的氧气,才能将脂肪转化为糖类,供应发芽出苗所需的养分和能量。所以,油菜播种时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另外,由于种子较小,所以整地质量差,表土坷垃过大或播种过深、过浅,都将影响油菜出苗的进程和质量。(二)苗期的生长发育油菜从出苗到现蕾为苗期。冬油菜与春油菜在生育期上的差异,主要是苗期的长短不同决定的。春油菜苗期短,约1个月左右,而冬油菜苗期长,一般从上一年秋季延续到第二年春季,苗期约占全生育期的1/2。为了便于田间诊断和科学管理,通常把油菜苗期分为苗前期(幼苗期)和苗后期(开盘期)。苗前期是指从出苗到开盘(幼苗顶端开始花芽分化)以前,生长中心是叶片和根系,为纯营养生长阶段。苗后期是从开盘到现蕾。这段时间油菜除继续长根、长叶等营养器官外,同时又开始花芽分化,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开盘是油菜发根、分枝和积累养分的重要时期。此期地上部生长渐趋缓慢,根颈开始迅速膨大,叶片的光合产物以糖的形式大量积累于根颈和根部,同时叶腋间大量抽生腋芽,大部分花序先后进行分化。冬油菜一般在旬平均气温下降到0℃左右进入越冬期,约经70~80天至次年春季返青。在越冬期间,植株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主要依靠主根短缩茎贮藏的养分维持生命,抵御寒冷。如果冬前植株细弱,或因播种过早,主根过粗,根质松软,生机衰退,会使养分贮藏不足而造成越冬死苗。所以,冬前培育壮苗是确保安全越冬的关键。(三)蕾薹期的生长发育油菜植株从露出花蕾到第一朵花开放这一段时间为蕾薹期。此期油菜植株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生长最旺盛。营养生长主要表现为主茎增长很快,平均每天伸长约2~3cm。随着主茎伸长,基部叶面积增大,茎生叶和分枝继续生长。到初花期前,主茎叶数基本出齐,主茎伸长趋于缓慢,但顶端继续伸长形成主花序。分枝顶端也相继伸长,形成分枝花序。至此,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主花序上已显现花蕾并迅速增大;各分枝花序上花蕾相继出现,整个植株含苞待放。蕾薹期对肥水要求十分迫切,是油菜的水分临界期。这一时期如肥水不足,则叶面积小、主茎和分枝瘦弱、有效分枝少、花序短、花蕾少,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但如果肥水过多,则叶片过于肥大,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下部叶片早衰,无效分枝增加。(四)开花期的生长发育油菜由初花期到终花期为开花期。全田有25%植株开始开花为初花期,有85%植株主花序顶端花蕾开完为终花期。油菜开花期无论冬油菜还是春油菜均较为一致,约30d左右。开花期适宜温度范围为14~18℃,10℃以下开花数减少,5℃以下不能正常开花。如果气温过高,温度达25℃以上时,虽然可以开花,但所开的花结实不良,角果数减少,且易脱落。油菜开花和结角重叠进行,生理活动极为旺盛,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如果肥水不足或氮肥过多,会导致落花落角增多。(五)角果成熟期的生长发育从终花到角果成熟这一段时间为角果成熟期。一般油菜终花后15天角果长度基本长足,宽度则到第21天才基本定型。角果成熟过程一般分为3个时期。1.绿熟期仅主序角果为黄绿色,大多数分枝角果为绿色,种皮绿色,籽粒不饱满,大部分种子尚未充实,含油量低、品质差,含油量仅为成熟种子的70%左右。2.黄熟期植株大部分叶片干枯脱落,主序角果呈黄色、分枝角果开始退绿,转成黄绿色。种子已发育完全,充实饱满,千粒重和含油量均较高。此期当全田70~80%植株“黄熟”时,是油菜收获的最适时期。3.完熟期大多数角果由黄色转为白色,种子含水量为30%左右。由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大,种子粒重和含油量均有下降。此期收获易裂角落粒,损失较大。油菜角果成熟期无论冬、春油菜均为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时期的温度以18~20℃为最适宜。25℃以上或9℃以下,都会影响角果的正常发育,产生秕粒,甚至形成无效角果而脱落。此期充足的光照对油菜的产量和质量有着良好的作用。虽然这时油菜大部分叶片枯黄脱落,但数量众多的角果皮能进行光合作用。据测定,成熟种子内40%左右的贮藏物质就是靠后期角果皮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油菜角果成熟期要求适宜的水分和养分条件,这一时期吸收的矿质养分较少,故养分不宜太高,尤其氮肥不能太多。否则,贪青晚熟,并对种子油分的积累不利,但磷素和其它微量元素的补充对产量提高有重要作用。此期土壤水分过多或天气阴湿多雨则延长成熟时间,且易遭病虫侵袭,秕粒增多,贮藏物质向合成蛋白质方向进行,不利于油分积累。但土壤水分过少时,对角果种子的发育不利,同时也影响油分的积累。四、油菜的形态特征(一)根油菜的根系属于直根系,具有主根和侧根,主根入土可达50cm左右,深的可达100c
本文标题:油菜栽培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7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