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百灵鸟的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引用百灵鸟的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教育学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c)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c)A.骑马B.投枪C.音乐D.吟诗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b)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b)A.早操、课间操B.体育课C.体育竞赛D.学生自觉锻炼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d)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社会教育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d)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学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A.以教学为主B.教学、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1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15.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生理解剖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16.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17.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纪教育和四个基本方面。三、简答题19.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四、论述题22.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参考答案(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略)(3)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4)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弊端。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5)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尤为突出。而小班化教学则是针对这种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改革趋势。它在保留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心理学部分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23.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属于(b)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动摇D.注意的转移24.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2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的D.匀加速的26.年龄智商(IQ)的公式是cA.B.C.D.27.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d)A.生理与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8.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a)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29.“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c)A.心境B.激情C.应激D.理智30.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b)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31.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a)A.“登门槛”效应B.低球技术C.留面子效应D.过度理由效应3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b)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33.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心理学家是(a)A.阿德勒B.弗洛伊德C.斯普兰格D.荣格34.情绪所反映的是(d)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35.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a)A.常态分布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六、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36.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称反射弧,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和反馈等构成的。37.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的表现,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38.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操作的模仿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整合以及操作的熟练。39.气质是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制约,并表现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动力性内外倾向及灵活性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强而不平衡”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40.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互相接纳、.社会交换、情境控制维护自尊、。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七、简答题41.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概念?(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2)充分利用感性材料与经验;(3)注意“变式”在掌握概念中的作用;(4)要将词与感性材料相结合;(5)正确下定义;(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42.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漫”的特点。(4)关于遗忘的原因,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43.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八、论述题44.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c)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b)A.主导地位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D.辅助地位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国家利益论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二、境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具体化。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注入式。三、简答题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师生关系的
本文标题:百灵鸟的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2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