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机制设计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机制设计研究姓名:黄英君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保险学指导教师:孙蓉20080401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机制设计研究作者:黄英君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条)1.学位论文丁忠民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2008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机制与模式的研究。该项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紧密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实际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构建了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理论架构。并运用该理论架构对国外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进行了比较考察,分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机制培育、模式选择及其政策措施。一、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内容从结构上可分为总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四大部分共10章。总论为研究计划设计,安排为第1章。理论研究部分共分为2章,包括:第2章村金融市场成长的理论基础和第3章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部分共3章,包括:第4章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第5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问题诊断和第6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影响效应分析;政策部分共4章,包括:第7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机制培育、第8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模式选择、第9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战略和第10章研究结论和政策运用。二、论文的基本结论1.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是一个由多因素决定的质与量有机统一的自然演进过程。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必然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提供有效的规制农村金融市场成长不仅包括农村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还包括交易主体素质提高、市场结构优化、金融产品创新加快、金融交易制度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不断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而创新、农村金融文化的提升等农村金融市场要素结构的变化,因而是一个数量与质量有机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农村金融供求、农村金融创新、政府行为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决定和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农村信贷市场是我国最主要的农村金融市场,它被制度分割为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与非正规信贷市场两部分。在正规信贷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贷款给富裕型农户是农村正规金融部门的最优选择;在小额信贷中,小额信贷机构的最优选择是向具有还款能力较强的维持型农户贷款;在农村非正规信贷市场,非正规金融部门能够运用信息和成本优势分离富裕型农户和维持型农户,并通过要求不同的利率达到分离均衡。理论上,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有纯市场主导、纯政府主导和市场与政府有机融合的三种模式,现阶段只有市场与政府有机融合的模式才是合理的成长模式。2.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农村金融市场组织体系都是由农村商业金融、农村政策金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有机构成的分工合作体系,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培育,均采用市场与政府机制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国际比较发现,国外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共性有:一是各国均有健全的、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农村商业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组织,并且各国几乎都将合作金融的发展作为农村金融市场培育的组织基石;二是各国政府均采取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三是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农业保险制度来支持和保护农业;四是各国都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确保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成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机制在农村金融成长中的导向作用大于政府机制,而在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机制的导向作用要大于市场机制。这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国农村金融市场必将从政府导向型逐步向市场导向型成长模式转换。3.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经历了由纯计划向市场逐步转换的制度变迁过程,使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既沉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存在阻碍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成长的众多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经历了计划经济和计划向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其中的一个主要发展脉络是政府机制在农村金融市场成长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计划体制下的农村金融组织的强制植入和反复调整,到向市场转型的制度下对农村金融组织的商业化改革,政府逐步放权,反映了政府机制的作用由强到弱逐渐衰减的改革过程和农村金融效率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史证明了纯政府机制的优势与不足。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市场价格扭曲,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构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中的突出问题。引致这些问题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不健全的体制与制度原因,还有农村经济成长滞后的经济根源。4.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未能显着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但农村居民自身积累能力的提高显着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置不仅未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反而对农民收入和农村GDP增长有负面的影响效应。而农村居民储蓄对农村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均有促进作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存款只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这说明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居民的有效资金来源仍然处于自我积累阶段,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只发挥了储蓄功能的角色。而且,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与整体金融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还可发现,不仅未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反而将农村资金输出到非农经济部门,使农村金融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陷入了相互制约的失调状态。5.优化我国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必须培育全新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动态选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需要培育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是:一要立足于农村金融需求新变化和新特征,建立农村金融市场法律制度更新与完善机制;二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价格形成与价格调控机制;三要引入金融竞争机制和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四要建立起适合国情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农村存款保险制度等风险分摊机制和多层次的紧急救援机制;五要培育新型的农村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尽快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在当前,我国应当选择政府导向型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要合理界定政府干预领域和市场定价的边界,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和科学的政府决策制度。待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后,其成长模式应逐步向市场导向型过渡,即主要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退出机制等市场基本制度配置农村金融资源,政府辅之以必要的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以政府的力量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三、论文的创新点1.建立了基于市场机制和模式视角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通过吸收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地构建了涵盖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概念界定、农村金融市场成长要素、构成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基本内涵、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理论的分析框架。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成长是开放的农村金融系统内外互动的过程,不仅机制极为复杂,而且难以自发实现,必须借助政府、市场、企业等多种机制的有效协调”。将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实证了农村金融市场成长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成因和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上是制度抑制的积累,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未能显著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但农村居民自身积累能力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3.构建了促进农树金融市场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政策框架论文基于理论与实证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再造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规制必须尽快做新的适应性调整。提出了“培育全新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动态选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和尽快建立科学规范、有效配套的政策体系”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e07797ef-eb22-4e46-91ab-9e1b0109b656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6日
本文标题: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机制设计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