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省泰中附中初三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
1二〇一四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Ca-40Ag-10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第1题一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自然界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以下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A.碳循环B.氧循环C.二氧化碳循环D.水的天然循环2.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A.稳定性B.挥发性C.可燃性D.酸碱性w.s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生铁B.天然气C.冰水D.医用酒精4.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的是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B.甘蔗甜,苦瓜苦——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质量小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食盐水B.称量固体C.滴加液体药品D.倾倒液体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下有关化学的应用不合理的是A.常用铁锅炒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B.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来保鲜C.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迅速将菜倒入锅内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C.滴有稀H2SO4的pH试纸呈红色D.向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出现大量白色沉淀8.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和干冰都属于有机物B.不锈钢和金刚石都属于合金C.锌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尿素和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的质子数比电子数多1B.NaCl由Cl-和Na+构成C.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和O10.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的水分,都会析出晶体,且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第11题一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完全燃烧二甲醚4.6g,生成CO28.8g和H2O5.4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二甲醚一定含C、H,可能含OB.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1C.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l3.0%D.4.6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9.6g12.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检验黄金与黄铜滴加稀盐酸B鉴别纯碱与烧碱加水溶解、滴加酚酞试液C除去氮气中氧气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D鉴别羊毛织物和棉织品分别点燃、闻气味13.下列对水消毒的微观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单质是氯气B.经消毒后的水呈碱性C.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14.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X+3RNO3=3R+X(NO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若X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C.X可能是Fe,R可能是CuD.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15.NaHSO4溶于水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Na+、H+、SO42-,下列有关NaH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导电性B.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泡D.能与钾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钠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16.(6分)硝酸铵又称“硝铵”,是一种常见的盐。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1)用化学符号表示:硝铵中的阳离子;硝铵中+5价的氮元素。(2)硝酸铵在受热或受到撞击时,会剧烈分解:NH4NO3撞击+2H2O,这一性质可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3)利用硝铵原理制作的化学致冷剂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4)硝铵作化肥含氮量高,但不能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5)依据组成盐的阳离子和酸根的种类不同,下列物质可与硝铵列为一类的是(填序号)。①HNO3②NH4Cl③KNO3④CO(NH2)2317.(16分)㈠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中五个实验分别用到水。请回答:⑴实验A中水作(填“溶剂”或“溶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⑵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⑶实验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⑷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⑸实验E中的集气瓶里装满水的目的是。㈡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Na2O2反应放出O2,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⑴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图二中字母,下同)。⑵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⑶为收集纯净干燥的O2,装置③中盛放的试剂为,作用是;装置④中盛放的试剂为,作用是;则⑤中收集方法可选用。A.排水集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D.真空袋收集法⑷当观察到装置②中时应停止通CO2。18.(5分)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这六种物质间存在右图所示的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其中A、B两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可得到厨房内常用的一种调味品;C在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且C和D反应可制得B;A和D反应与A和小苏打反应得到的产物完全相同。(1)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需要加入的试剂是。(2)D物质的俗名是,C与D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E物质的类别是(填酸、碱、盐、氧化物);若E、F是同类物质,且F能与A4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6分)碳酸钡广泛应用于显像管(CRT)、陶瓷、光学玻璃等行业。有一种碳酸盐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钡和碳酸钙,以此矿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碳酸钡和碳酸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高温下能分解成两种氧化物;氧化钡和氧化钙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这两种氢氧化物均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氢氧化物溶解度有一定的差异,下表所示的是两种氢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4080Ca(OH)2溶解度/g0.1870.1410.094Ba(OH)2溶解度/g1.678.22101.4(1)写出焙烧炉中含钡元素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除了水之外,进入分离池中的物质是和,请你推测分离池中操作②的方法是(选填“A”或“B”)。A.降温,过滤;B.加热,过滤(3)写出由溶液B制取产品的化学方程式:;(4)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对矿石进行预处理“研磨成粉状”有利于充分反应B.焙烧炉中添加焦炭粉和热空气是为了维持炉内的高温状态C.焙烧炉内只涉及分解反应D.废渣需要经过洗涤才能弃渣,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原料20.(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溶液M中的溶质(写化学式)。(2)滴加CaCl2溶液应“过量”,否则会使测定的结果(填“偏大”或“偏小”),确定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5化学三模试题答题纸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第1题一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CBDBCCBD第11题一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112131415答案ABACCA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16.(6分)(1)NH4+;NH4N+5O3。(2)N2O。(3)溶于水温度降低。(4)2NH4NO3+Ca(OH)2=Ca(NO3)2+2H2O+2NH3↑。(5)②③17.(16分)㈠。⑴溶剂,加速溶解。⑵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⑶4P+5O2点燃2P2O5;1/5。⑷隔绝氧气。⑸排去集气瓶中的空气。㈡⑴CaCO3+2HCl=CaCl2+H2O+CO2↑。A。⑵用热毛巾捂住试管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⑶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浓硫酸,干燥气体;D。⑷浅黄色固体变成白色。18.(5分)。(1)紫色石蕊试液。(2)纯碱,Ca(OH)2+Na2CO3=CaCO3↓+2NaOH。(3)氧化物,CuO+2HCl=CuCl2+H2O(或其它正确的也可)。19.(6分)(1)BaCO3高温BaO+CO2↑;(2)Ba(OH)2、Ca(OH)2,B。(3)Ba(OH)2+CO2=BaCO3↓+H2O;(4)ABD。20.(7分)(1)过滤;NaCl、CaCl2。(2)偏小;取少量溶液M,滴入适量的碳酸钠,若有沉淀产生,则CaCl2溶液过量(其它正确的也可以)。(3)%4.96%100116.10gg6
本文标题:省泰中附中初三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6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