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浅析宋词的成因与艺术特色
1浅析宋词的成因与艺术特色摘要:宋代词是在唐、五代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从模仿到自成机杼的过程。宋初词风沿袭五代的婉约绮丽,晏殊、晏几道是为代表。婉约派继续深化了这种词风。后来在国家形势的新变化下,范仲淹等尝试用词来表现新的内容,拓宽了词的意境。至苏轼时,慨然豪放,词已获得长足发展并至蔚然大观。这时名家辈出,佳作众多,艺术表达各具特色。两宋之交,词人豪迈悲歌者众,爱国成为主旋律。后来就渐至消褪了。总之,宋代是词的巅峰。关键词:宋词成因豪放婉约特色一.宋以前词的发展要谈宋词的形成原因,必然要谈到词的起源和它在唐、五代的发展状况。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有宋一代词的高度繁荣并非一蹴而就。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跟乐府歌词差不多,本指一切可和乐而歌的诗体。在唐时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由于词在市井间,它的形态上词牌字数不定、平仄无限、叶韵较自由。表达内容广泛:既有军政国事,又有社会时事,还有日常生活。不少作品状物抒情雅致细腻,具有艺术水准。相传李白写过词,如《忆秦娥·箫声咽》、《清平乐·禁庭春昼》、《清平调词三首》等,但后人也有质疑真伪。中唐后,不少文人开始参与词的写作,张志和、韦应物、刘长卿等较为重要。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描写渔夫的悠闲自在,自然而宁静。白居易的《忆江南》更是广为传唱。后来的温庭筠,堪称唐代词坛高手。他的词多写女性的音容情思,用语细腻精致,如《更漏子·玉炉香》、《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等。缺点在于题材狭隘,以外物托情而易喧宾夺主,色彩过于秾丽。五代词首先是花间词派。这一派多由唐入蜀的西蜀词人。其内容中充满乏味的男女欢颜,娱人娱己,有的大胆露骨,有的就委婉含蓄。牛峤、韦庄是较有特色的。牛峤《江城子》:“极浦烟消水鸟飞,离筵分首时,送金卮。渡口杨花,狂雪任风吹。日暮江空波浪急,芳草岸,雨如丝。”江天波浪急,一任风雪吹,其情其景让人感动。韦庄的词风清丽,感情真挚。如《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晚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初恋的美好被时间揉碎,如今只在梦里寻。《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誓言相恋的美好。《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江南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南唐词当数冯延巳、李璟与李煜。这干人或是宰相,或是人主,通常政治上平庸,艺术上却很独到。冯氏《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杆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字句清雅,写极女儿态。他的词注重意象的选择与结构配置,带来一种脱俗的美。李璟以《浣溪沙·菡萏香消》历代2闻名,王国维都甚为推重。《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意象幽美,与戴望舒《雨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碰撞。后主李煜词的成就最为高,比之宋人亦不稍逊。早期的词还是不离宫廷情趣,真正感人的是国破家亡,做了宋囚时的作品。在《破阵子·四十年来国家》、《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里无一例外书写亡国之痛,王国维说是“以血书者”,用情至深自不用说。眼界变大,感情深邃,使词为之一变,真正成为一种与诗相提并论的体裁。二·宋初的词到了宋朝开国之初,文坛上基本是沿袭前代的风格,诗词都变化不大。词以小令为主,女性化的柔婉为基调,大多是抒情性的。内容里充斥莫名的忧愁伤情,或者睹物抒怀。一切语言上的暗示、象征、会意等都在表达男女之情,脱不出离愁相思的范围。要不就是迎来送往的应酬之作,用以装饰新朝代的一片升平。晏殊的《珠玉词》很大一部分就是这样。王禹偁和寇准词作重视由眼前美景生发的个人情怀。林和靖虽不专工于词,但他的一些词也清淡高远,情义深厚。《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用一种简单民歌的风味道出分别情绪,山水都能相连而恋人只能分开,实为人生一大悲。晏殊、晏几道、张先更是这种词风的主流,影响很大。晏殊流连于诗酒歌会,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语言珠圆玉润,词句轻清婉转,格调上终是呻吟之作,却符合那时士大夫们的口味。晏几道受老父影响,自傲狂放。《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流露的感情真诚而深挚,我认为比他父亲高明。特别是“琵琶弦上说相思”一句让我想起了以前晚上抱着吉他的日子,那时月明有徐风。他的晚年走向落魄,风格更近于李煜。张先寿命够长,见证了宋词的兴起到繁盛,本人也为宋词增添光彩。《相思令·蘋满溪》这首小令大半句子都在描写自然,“相送行人”、“重倚朱门”点出了送别引起的愁绪,仿佛整个自然也一样愁。《天仙子》里“云破越来花弄影”一句动静结合,画面优美,尤为人称道。三·婉约派词早在魏晋六朝已有人用“婉约”形容文学辞章,如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先是明人张綖。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委婉、曲尽情态。在所写内容,思想感情方面与五代、宋初殊无多大区别。在体裁上有所创新,词牌众多,格律要求更工。因慢词、长调出现,使得文辞更加细密,思想更加缠绵。婉约派始终是宋词中的主流,词人们基本都写过婉约词,这可能也和“诗言志,词抒情”的看法有关。在文人们想来作诗是严肃的,词是抒情的工具,这就较为自由活泼,能愉快地去写自己所思所想,放肆的挖掘感情。悱恻之作都这样。单从韵律来看,其实作词很不易,比诗还难。后人将词风相近的人归纳起来,这一派的杰出词人有欧阳修、柳永、秦观、贺铸、李清照、周邦彦等等,前面的大小晏也算得上。欧阳修的《六一词》多是爱情甚至艳情之作。有的和冯延巳作品相混杂,也可从中足见他们的作品多么神似。在《醉蓬莱》:“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更问假如,事还成后,乱了云鬟,被娘猜破。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啰。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用了像柳永一样浅显的语言表现女性初涉情事的的羞涩向往心态,非常生动传神。礼教卫士们有“淫3词艳曲”一说,此词是堪一“艳”字的,难怪有学者认为以欧阳氏的修为是不会作这种词,不过也很难说。另一首《踏莎行·候馆梅残》用自然景色的纵深感来表达人物内心思绪的深厚,独具匠心。柳永长期混迹于市井中,一生专事填词。他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他的词名篇很多,广为流传的有《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海潮·东南形胜》等。与前辈们比,通常是更具有现实的具象性。描写细致具体,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贴近大众情感。秦观仕途相当不顺,坎坷多磨。造就了他性格柔弱,感情细腻。反映在词中就有很浓的伤感情怀。早年流连风月的那首《满庭芳·山抹微云》与柳永的《雨霖铃》意境相近,仔细咀嚼,会发现秦观的伤感更为细腻纤弱,满是无奈与压抑。此外,《鹊桥仙·纤云弄巧》描述了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结尾两句勾勒出一种理想的爱情模式,让人千古神往。李清照是两宋之交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词在南渡之际分为两部分,前期是幸福美满的闲情生活,后期颠簸流离,词的内涵意义也扩大了不少。试举两例《一剪梅·红藕香残》和《声声慢·寻寻觅觅》,前者是写夫妻别离的思念,用语精炼,清新别致。后者是她饱尝人生沧桑的积淀,个人和社会大环境一样的孤愁,敏感得惊人,而叠字的使用也备受称赞,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人称“卓绝千古”(万树《词律》)。至于贺铸,其词组织精丽,但王国维也说他有“游移”的毛病。像《青玉案》没有秦观那样的伤感,却多了份惆怅。周邦彦的清真词,继承先辈的特点,进一步推向完备。至那以后的词家,无论怎么变,也没有跳出这一基本格局。是北宋词最后的高峰。《苏幕遮》写清荷的挺拔俊秀之姿,仿佛在眼前。还有《兰陵王》多用隐喻和暗示,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四·豪放派北宋中叶,在国家繁荣的表象下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在外屡受辽、西夏军事压力,不得不纳金讲和。在内民生疲敝,时有起义发生。宋廷一方面坚决执行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另一方面扩大文人参政,防范武人。这都是他们从唐末五代历史所得出的经验。这些措施极大地保障了中央集权,也造成军备松弛,战力不支,文人相轻,扯皮啰嗦。所谓“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在中叶以来,朝廷已是冗员、冗兵、冗费相杂,不堪重压。官僚士大夫议论纷纷,先有庆历新政,但成效不大;后有王安石变法,也是争吵不休,一波三折。豪放派词就是在这样一种压抑的社会气氛下的吼声。词的创作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字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在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国家》一洗儿女之态,用词来表达天下兴亡,气象宏大。对于需要参与朝廷政治的士大夫来说,这才是他们写词应有的题中之意。词由此走出了个人生活,成为社会战斗的有力武器。这就是豪放词最初的来源。范仲淹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亲临西北前线,目睹塞上真实情况,写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就有广阔的视野,宏大的报复,开阔而深沉。俨然已是豪放词。然而这样的词在那时并不多,还不算主流。柳永有一首《双生子》:“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不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4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这种气象在柳词是很惊喜的,从拘谨含蓄到豪放,开阔之境。苏轼的名作《念奴娇》就吸取了其中的意象。同时,他创制的大量慢词也为豪放派提供了必要的词义载体。豪放词真正获得发展并成为主流,还要当属苏轼。作为宋代文学一哥,一代文宗的他写词自不在话下,信手拈来也隽永悠长。他的词数量上不占词中的主流,在质量上与其他词不相伯仲。少了苏词,也许我们的词坛要黯淡一半。他进一步冲破晚唐以来词中男女情长的狭隘圈子,以诗文写词。扩大词的题材,达到了人生的各个方面。亲情、友情、爱情,诗书画、文史哲,个人、家国,山川、巨原、清溪、江海都被他纳入词中。他在词中所表现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或豪迈雄奇、或淡泊明净,绝不是一般“低吟浅唱”,从而提高了词的意境。并且,他作的豪放词本身也丰富了词的风格,为后来很多人所效仿。即以《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来说,这是一首悼亡词,用情极深。“十年”、“千里”的时空,在意境上就是宏大的,这样一种时空下的伤悲自然显得无边无际与深沉。下阕的想象,表明即使阴阳相隔,也会互相思念和关怀,就有一种别样温情,而非婉约派常写的孤独绝望。所以悲伤中仍不失豪放色彩。他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历来为人赞誉,论者自有眼光,亦不消多言。有论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可见一斑。另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自然之景比喻人生之景,表现出词人豁达恬淡的思想性情,联系到他一生的坎坷,不是让人肃然吗?就是在《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蝶
本文标题:浅析宋词的成因与艺术特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6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