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浅析岑参边塞诗的“奇”
岑参边塞诗“奇”摘要以边塞诗为题材的诗在唐代极为流行,盛唐时更加壮观。连绵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是孕育盛唐边塞诗歌的沃土。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是烽烟迭起,战事连连。火热的军旅生活,恢宏的战斗场面,都吸引了许多诗人的倾注力,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他们在体验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边塞生活中,了解了戍卒的心理和边塞异样的风土人情,以引发创作的兴致。于是,以反映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为主题的“边塞诗歌”就产生了。其中岑参就是当时杰出的边塞诗人之一。关键词岑参、边塞诗、奇一、岑参边塞诗的特点唐殷璠也认为:岑参边塞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因此,悲壮奇丽是岑参边塞诗歌的风格特色。岑参的诗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热情澎湃,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宋严羽认为:“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①。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对岑参边塞诗的艺术评价,历来不外“奇”、“壮”二字。即如陈铁民、侯忠义在《岑参集校注》前言中所概括:“岑诗发展变化的趋向是由‘奇'转向‘奇壮',并在第二次出塞时,最终完全形成‘奇壮'的独特风格。”②(一)奇景奇景即是描写对象的奇,岑参的边塞诗之所以能够在盛唐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其诗具有“异域色彩”。岑参笔下所描绘的边塞,让“异域色彩”显得格外浓厚。他的大部分边塞诗篇,描写的基本都是大漠、草原、雪海、火山。比如描写火山:“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经火山》)描写荒原:“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过酒泉忆杜陵别业》)描写边城欲雨:“片云过城头,黄鹂上戍楼。”(《武威春幕闻宇文判官使还已到晋昌》)这些景,奇而不怪,异而不俗,是在现实景色的感受中提炼描绘出的具有高度审美理想的奇丽风光。直到现在其实的风格都对描绘边疆风景的诗歌产生着巨大影响。这些影响多表现在前面所述“异域色彩”的追求上。所以说岑参边塞诗最有特色的内容是对边塞风光的描写,充满新鲜的异域情调和浪漫的传奇色彩。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神奇瑰丽的诗笔艺术地再现了西域辽阔苍茫的自然景观、新奇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为盛唐开拓出一个奇气溢出、充满异域情调的艺术天地。(二)奇意奇意即是即主观创作想象的奇。边塞生涯,戎马风尘,使诗人的豪情壮志得以淋漓挥洒。在那些奇景中,岑参注入了安边报国的宏愿。同时更重要的,他在艺术上越来越收不住想象的丝缰,刻意研磨奇情异趣。因此,他的边塞诗情景俱佳,写奇事,抒奇意,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同时带给读者奇特华美的享受。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都把雪景写的很磅礴,奇情逸发,最让人惊叹的是他把落雪的场景比作千万株梨花开,不仅体现了边塞风光的神奇壮丽,而且体现了战士们不畏严寒的精神。这也是岑参边塞诗中的特点,像“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九月轮台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不必说。还有“银山峡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看君马去疾如鸟”、“西头热海水如煮”等不可屈指数。这些诗句都显示了岑参诗风格的与众不同,就如(葛晓音所论的“开朗”、“新鲜”、“充沛”,都在岑参的边塞奇意中得到了展现。(三)奇语即是创作想象的奇,岑参的用语非常奇妙,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宝刀冻欲断”,这两句道出了奇寒,让人联想到铠甲都冻住了,战士们生存环境的恶劣。一个“断”字,真是奇得斩钉截铁,叩之有声。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面对飞沙走石、冰天雪地、严寒酷热的边塞环境,对边塞山川景物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二、岑参边塞诗为何有别与其他人岑参的边塞诗主要表达了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体现了其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健康心态,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使得他的边塞诗具有一种雄伟的壮美,这种壮美不是由于敌人力量而体现,它是由将士的献身精神所体现的,即使是面对黄沙漫漫、漫天大雪,还是冻断宝刀的奇寒,战士们都不畏艰巨。这种战胜了自然的精神使得岑参的诗具有一种别具一格的壮美。并且岑参写边塞诗是经过实地考察,其诗特别讲究感性美,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寓情于景。在艺术风格上,岑诗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想象丰富、比喻新奇、夸张合理,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之中带着悲壮峭拔。④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奇造”(《河岳英灵集》)。参考文献:①严羽:“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②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③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社,1990年版,第119页。④殷璠:“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
本文标题:浅析岑参边塞诗的“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6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