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大兴安岭林业育才小学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即“六个改变”,其中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可见,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所占地位之重要。实践也早已证明,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功能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中存在的弊端加以纠正,使其突破只重“甄别与选拔”的局限,必须进行课程评价的改革。课程评价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对课程评价的理论研究已久。“以学生为本”的评价理念,产生于二十世纪,有着很深的哲学和社会背景。但是,无论是二十世纪初杜威基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他本人实用主义的经验论,把儿童的兴趣和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引入课程领域而提出的“主动作业”课程形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由于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升空而引起的美国的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把课程评价作为测量手段的“八年研究”等,都因种种原因而夭折。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人本主义哲学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课程评价出现了一系列的评价模式,如斯塔克的应答评价模式、艾斯纳的教育鉴赏、教育批评模式等,这些评价的共同特点,是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追求客观性,并试图屏弃评价中的数量特征,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与课程有关的人的观点和看法。这些方法相对于过去的偏重于客观测量的标准化考试来说,弱化了课程评价的甄别功能,强化了发展性功能,使评价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子课题的确立,正是建立在以在发展性课程评价过程中,注重面向学生,把保证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前提,追求在评价的技术手段上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从注重习得能力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从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向注重达成结果的过程的评价;从面向学生过去的评价转向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从注重学生单一学科的掌握转向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运用;从注重认知领域的评价转向注重对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基础上的。力图使评价促进课程的不断改进与提高。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课题研究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因此,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工具的编制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倡导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课题研究注重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功能,强调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结合二十一世纪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反馈信息。课题研究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直接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1、高度重视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语文能力培养是评价的终极目标。在以往学生评价中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结果,忽视能力发展,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本课题的研究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的协调统一,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通过评价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自己,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并通过评价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语文课程的热爱。2、高度重视评价方法的灵活多样。将纸笔测验与其它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使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要根据评价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差异,选择相应的评价方式、方法,使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参与,尽可能减轻学生的压力。重视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采用开放式、操作性题目,利于行为观察、专题研习、问题研讨、文件档案、在特设情境背景下的评价等。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评价过程要为学生创设应用语文知识的场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3、高度重视语文课程在信息化时代的功能变化。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是建立在时代特征基础上,这决定了现代社会信息对于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和情感培养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对语文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语文课程内容与社会信息互动的特点。要研究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特点,要通过语文能力评价,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要引导学生将书本上和生活中获得的信息溶入学习过程、实践过程和研究过程,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4、高度重视对评价数据的分析。要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能力情况做出分析、说明,客观地描述学生的成就、优势及不足,运用简练、易懂的语言叙述对活宝的进一步发展期望及改进学习的建议,促进教学的科学化。有能力的教师应当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计划,有能力的教研员应当通过本地的评价数据,形成对学生发展情况的分析报告。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子课题的确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它纠正了早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的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的错误认识,重视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关心知识是如何被加工理解的,强调学习者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过程;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及空间的保证;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出的以上观点,是对《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的充分的理论支持。《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吸收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科学成果,通过研究实践,取得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阅读能力评价工具,与此同时,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一)主要内容:如何让阅读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小学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具体研究项目:研制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工具的表现形式为:《小学生阅读能力形成性评价表》、《小学生阅读能力示范性测评量表》。(二)重要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提供让学生主动建构的材料、时间及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积极的情感。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研究的成果,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以上观点的达成。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课题研究需要课题组的有效引领和实验教师的积极参与、创造性实践。因此,实验初始,首先要成立强有力的课题领导小组,构建实验规划,并组织实验教师通过学习,加深对实验的认识、理解,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查阅有关文献,创造性开展实验,以学年组为单位,初步形成适合本学年段的形成性评价工具和总结性评价工具。课题领导小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已形成的学年段形成性评价工具和示范性测评量表进行研究性的试行,加以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学生阅读能力实验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方法:文献分析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计算机模拟量化分析等方法。六、研究的步骤整个研究过程大约为四年时间:2005年3月---7月,为准备阶段。撰写实验方案,填写立项申请书,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查阅有关文献,为实验的顺利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05年8月--2007年7月,为研究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按实验的要求探索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方法,并不断积累;2007年8月---2008年7月,试行完善阶段。对已取得的评价成果进行研究性试行,并在试行过程中加以完善;2008年8月---12月,形成成果阶段。形成适合各学年段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表。七、预期成果名称《小学生阅读能力形成性评价表》、《小学生阅读能力示范性测评量表》。八、实验的保证条件1.上级教研部门的正确指导;2.学校的高度重视,缜密组织安排;3.学校有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善于学习,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协力攻关;4.学校创造条件为参加培训人员及实验所需经费提供保障。九、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组长:姚春平副组长:闻桂荣王福玲赵敏成员:赵敬晶王莹苏玉莲陈丽华任晶晶王军平金玉梅董芝梅张琳丽朱立艳王庆云于明珠及全体语文教师
本文标题: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6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