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浅析现代图书编辑应具备的意识
浅析现代图书编辑应具备的意识摘要编辑工作是立言、存史、资政、育人的事业。面对网络出版的迅猛发展和对传统出版业的强烈冲击,作为一名编辑不仅需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不断了解读者的需求与市场动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而且还需要博学、多能,具备先进的编辑理念,这是时代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由编辑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关键词编辑理念精品意识培养方式编辑工作者是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是知识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更是一名为他人作嫁衣的“无名英雄”。编辑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灌注到别人的果实上”,正如晚唐的罗隐在《蜂》中所描述的:“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编辑犹如蜜蜂一般,广搜博采,酿就“百花蜜”造福人类,这也正是编辑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述:“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编辑真正的乐趣属于热爱编辑工作的人们,一项工作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首先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要承认和尊重自己工作的社会价值,编辑工作也不例外。然而,编辑工作是立言、存史、资政、育人的事业,那么对于从事这一职业的人群也应有更高的要求。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编辑理念编辑是精神产品生产者,是思想、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肩负着积累文化、传播知识的重要使命。图书的品位往往取决于编辑的思想和品位,因此,作为编辑应该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打破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抛开主观偏见和教条主义的思想禁锢,认真分析新问题,新情况,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了解读者需求与市场动态,为社会和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精神食粮。编辑理念是在编辑工作中用以指导编辑工作的理性意志,有了先进的编辑理念为指导,才会有出色的编辑实践,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编辑要时时刻刻分析出版业,以及编辑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推行符合出版业发展的先进的战略思想和实施手段,并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编辑应树立文化信息产业观念和信息资源开发观念,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具体表现。二、拥有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学科门类不断地细分,知识越来越专业化、专门化。科学研究领域的这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出版业,这就对编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编辑不能只停留在“做嫁衣”的层面,要用敏锐的洞察力去不断探索与发现,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向“专家型”编辑发展。它要求编辑既要有相当广博的专业知识,又要熟悉选题所涉及领域的情况,掌握学科发展动态,了解学科发展前景,只有时刻站在专业的发展前沿,捕捉焦点、聚焦新知,才能够对相关方面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编辑在学习过程中,向市场、同行、专家、读者学习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只有具备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才会越大。知名学者罗竹风先生曾力主编辑要做杂家,传统意义上的“杂家”,主要是指编辑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而在信息化时代,“杂家”的概念内涵已不断扩延,编辑除应具有专业知识、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技术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拓展能力等。因此,编辑除不断完善自身专业以外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之外,还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不仅要学习自然知识和科技知识,还要学习历史知识和人文知识,坚持不懈地积累各方面知识,同时,还要捕捉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涌现出的新兴学科的知识,以此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这是时代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由编辑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三、强化策划意识,打造精品图书对于出版社而言,选题策划是十分重要的,是整个出版活动的重要环节。好的选题不仅可以提高出版社的知名度,还可以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编辑个人而言,在如今的出版行业中,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编辑策划能力的竞争,策划现已日益成为编辑职业的重要职业要求。如何策划出有创新、有生命、可持续发展的选题,笔者认为,选题策划贵在创新,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而策划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信息的水平。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在这片沃土繁荣发展,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创作了大量民间故事、史诗、民歌、笑话等文学作品,以及收集整理的史料典籍、档案资料等,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也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出版事业的丰富资源。立足本土,将本土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出版资源将大有可为。仅以《新疆经典民歌》为例,2006年首次策划出版时,书名取自该书中的一首歌曲名,32开本,封面以明黄渐变铺底,右上绘一弹唱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子形象,左下以少数民族花案纹样做潜网,书名正中居左,以红、绿、黑色为主,上下错落,整体清新雅致。出版发行后不久,被列入“东风工程”图书出版项目,在初版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发行以及读者信息反馈情况,及时与作者、编辑部、发行部、出版部进行沟通,吸纳多方建议后,在原书的基础上筛选增补了二十首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歌曲,将书名改为现名,开本改为16开,封面改为红黄两色为主,上方以简谱和高音谱号做潜网,右上有一舞蹈着的维吾尔族少女,正文纸张改为轻型纸,经过重新设计之后的《新疆经典民歌》出版至今,在同类图书中反应良好,销售数量不断提升。由此可知,一个成功的策划,须掌握大量的信息。不断与作者、读者、市场进行广泛接触,是编辑策划的前提,编辑正是通过不断地与他们接触,才能够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策划出的选题具备可行性、实用性、预见性和独创性。成功的选题策划是优质图书出版的基础条件,在选题策划上能否技高一筹,是衡量一个出版社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出版社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图书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线,是形成精品的必要条件。叶圣陶先生说:“加工之事,良非易为,必反复讽诵,熟谙作者之思路,深味作者之意旨,然后能辨所长所短,然后能就其所长所短加工焉。”没有高质量作保证,也就无精品可言,又快又好地出版读者需要的图书是每一个编辑的期盼。因此,编辑在论证选题、物色作者、编辑校对、装帧设计、印制包装等各个环节都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每位编辑都要从严要求自己,抛开“无错不成书”的观念,必须将“质量第一”贯穿到从选题到印制的每个环节。因为精品图书是出版物的精华,是社会精神、先进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正确思想观点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媒介,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使命。在图书出版中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只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才堪称“精品”。出版社应研究自身的发展规律,切实符合市场要求,将出版精品图书与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实施精品战略,方可提高出版社的经济实力,已成为各出版社求生存、促发展的共识。四、结束语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指出:“大力培养跨世纪的编辑人才,这是出版事业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跨世纪不只是年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素质的要求,他们应当是新的复合型人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学术文化、市场经营、编辑专业等方面,都有相当的素养。”面对网络出版的迅猛发展和对传统出版业的强烈冲击,图书编辑应勇于迎接挑战,担负起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坚守信念、再接再厉、持之以恒,不断将精品传播于广大读者,让他们从这些精品中获得感受、思考与提升,从而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本文标题:浅析现代图书编辑应具备的意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7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