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浅析生态文明(毛概讨论提纲)
浅析生态文明1.“生态”和“文明”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其中“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最早的意思是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被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主要指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文明”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已有记载,如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简言之,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成都和整体进步状态,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来讲,文明则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自我改造的结晶。2.生态文明的提出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中国根据《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该议程又称《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此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计划和对策方案,这是中国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1996年,“九五计划”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的两项基本战略,并以这两项战略来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存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02年中共十六大会议上强调,要走“生产发展、生态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将其确定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新要求、新任务。2012年,十八大报告再次论述“生态文明”,并独立成篇。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即“五位一体”。3.“生态文明”的两个理解角度(1)横向的角度——狭义狭义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特有的对待自然物和自然环境的方式,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行的现实文明形态或者行为准则。它是指在扬弃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用更加文明与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环境,重视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努力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强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行为准则,并以此衡量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强调协调(2)纵向的角度——广义广义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它强调从经济、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各个层次对人类社会进行调整和变革,使人类社会能够同自然生态系统形成协调共存的关系。广义的生态文明实际上属于社会形态的概念。★强调发展(进步)4.误区一:“生态文明”≠“生态”最直观的角度是从词性上进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从词性上来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是人类创造的,而生态是自然的;因此,“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和“生态”相区别。5.误区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生态建设,但不仅仅是生态建设。有着更为广阔深厚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要通过生态建设体现出来。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文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产物和反映。而生态建设是要绿化大地、净化空气和水等,让人能够享用清洁的能源、水源,让资源能够保证持续发展。其次,如果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很难真正取得成效、很难持久。比如,生态状况与发展方式有着密切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在西欧现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这一点表现得最为充分。”这些都深刻揭示了生产方式对于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作用。解决生态问题,从根本上说要转变包括生产方式在内的发展方式,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再比如,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植树造林,关键是要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建设、共同维护、共同珍惜。因此,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提升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6.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1)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同时又与各项建设密切相关,融入各项建设之中的一项重要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又要依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状况和水平。(2)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关系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达到一定层次的产物。生态文明表现为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实践,要求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人类生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把生态环境作为生命系统来守护,因为生态系统有自己的存在和演化规律。在一定的适合条件下可以产生和延续,在一定的不适合条件下也可以衰败甚至死亡;要把生态环境作为人类家园来爱惜,因为地球生态系统是目前宇宙唯一发现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及人类的唯一栖身之地;要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空间来建设,因为从根本上说人类的持续发展、进步趋势、美好憧憬都要依赖于生态环境提供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状况。(3)再次,从历史上看,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状况密切相关,文明的转型往往同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型。狩猎文明依赖对动物的捕杀,这种文明是以动物种群的减少、生物链的改变为代价的。当狩猎经济不足以供养增长的人口时,这种文明就走向了衰落。农业文明依赖土地的开垦,这种文明是以植被破坏、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为代价的。当农业经济创造财富的增长率变缓降低时,这种文明就被新的财富创造模式所替代。工业文明依赖矿藏的开发,这种文明是以污染加剧、气候变暖、物种锐减为代价的。当依靠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的生产方式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根基时,生态文明的潮流就顺势而出,呼唤和推进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建设生态文明成为鲜明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行动。7.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五个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就像五根巨大的支柱,共同支撑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像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那样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它或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或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的关系。(1)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我国经济建设面临两个突出矛盾:一是经济总量扩张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矛盾;二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容量有限以及环境容量利用效率相对低下的矛盾。如何有效缓解和克服这两大矛盾?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建设,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坚决摒弃“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传统做法,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生态经济化等战略,既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能够在“人不敌天——天人合一——人定胜天——天人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进程中实现新的飞跃。★环保里有一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认为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间存在倒U型曲线: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人均GDP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随GDP增长而下降。即,贫穷时,人们对富裕的追求会比对环境的关注要高,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就会更关心环境的质量。(2)与政治建设的关系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目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障碍主要在于:一是政绩考核机制的扭曲,片面强调政绩考核的经济性;二是公众环境权益的受损,公众无法享受到足够良好的作为生存权之一的环境权和作为参与权之一的环境权。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下的政治建设,就是要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干预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和以公众为主体的社会机制的相互制衡,就是要构建以别无选择的强制性机制、权衡利弊的选择性机制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机制的相互协同。(3)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既存在交叉关系,又存在重叠关系。从一定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必然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而文化建设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舞台。生态文明视角下文化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是生态文化观念不够稳固。为此,必须树立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相吻合的生态文化观念,使包括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绿色技术观、绿色营销观等在内的生态文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4)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公众参与包括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高。8.总结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又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这样的国情下,我国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而且造成这一严爵形势的因素复杂而深刻,包括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重化工工业结构、巨大的人口规模和消费转型、全面快速的城市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对待自然的价值观等诸多的经济社会文化原因。而且,这些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对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的压力将会有继续加大的趋势。建设生态文明,才能从根本上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妥善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达到标本兼职的目的。涉及到文明,首先需要的是社会中的人达到某种价值观。人人都还是工业革命的价值观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说“建设生态文明”的。(联系助教讲的“共识”)。“文明”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共识”,“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应是全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一种“共识”:当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因为一味的索取和破坏而感到羞愧,都会因为大自然的哺育而心存感激,“生态文明建设”才可以说是真正成功了。孙熙国老师说:“真正的人性就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保护,而不是逆天道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性就是天性。”我在上一次课堂展示中曾经说过,人性是有温度的,那么这一次我想说的是,文明是有力量的。大自然是沉默的,让我们为其发声。
本文标题:浅析生态文明(毛概讨论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71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