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社会,指两种以上的人们在共同生活和活动为基础的持续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稳定联系的生活共同体。2、社会关系,指人们在满足各自需要的共同活动中结成的相互联系。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或基本问题,是关于“社会秩序如何形成、维持、变动”的问题,或者是“社会结构”与“互动行为”的关系问题。第二章4、实证主义社会学,社会观上,将社会看作是客观的事实构成的实体。方法论上,主张用其他的社会事实解释被研究的社会事实。具体方法上,测量相关社会事实的具体状况,用数据作出解释。5、人文主义社会学,指社会学的一种社会观和方法论。社会观上,将社会看作只是一种“名义”。方法论上,主张理解行动主体的动机和意图等主体性意涵。具体方法上,深度访谈或共同生活以体会行动主体的内心意涵。第三章6、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指与相应的“社会观、社会认识论”相互联系的、关于社会只能用什么样的方式展开研究的基本观点。7、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8、人文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存在差别。研究社会现象时,内容是人的社会行为,需要充分考虑到行动者的主体性、创造性对其社会行为的决定性作用。9、定量研究方式,对社会现象的内容作出数量关系的把握。具体包括“调查研究方式”、“实验研究方式”。10、定性研究方式,对社会现象的内容作出质性特征的把握。具体包括“文献研究方式”、“实地研究方式”。第四章11、社会结构,指一定的生活共同体内部不同的行动主体之间“稳定联系的方式”。12、地位。指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角色。角色,指主体在所处位置上发生社会行为时的权利与义务。13、地位-角色“紧张”,指主体处于过多的“地位-角色”时,多重地位同时要求主体扮演多重角色时会出现的状况。14、地位-角色“冲突”,指主体所处的不同地位-角色之间在目标和价值取向上存在矛盾,当这样的两种地位-角色交集时会出现的状况。15、群体,指人们在具体的时空中生活、或从事活动形成的具体生活共同体。16、初级群体-次级群体。根据群体对个人人格的形成起主要作用或次要作用作出的划分。初级群体,指对个人人格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群体。如家庭、邻里、同伴团体等。17、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群体。是依联系纽带作出的划分。血缘群体,如家庭。地缘群体,如邻里。业缘群体,如组织,趣缘群体,如团体。18、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根据是否依目标和程序自觉组建作出的划分。正式群体,指为达成特定目标,依一定程序和规则组建的群体。如各种组织。非正式群体,指由共同利益、共同情感、价值取向、遭遇处境、兴趣、血缘姻缘等联系起来的群体;不存在特定的目标,加入或退出也无需特定的程序,成员的行为也无明确的规则。19、所属群体-参照群体。所属群体,指个人所在的群体。它对个人社会行为方式有明显的2影响性。参照群体,指个人心目中期望成为其成员的群体。个人发生的社会行为有时也受到他的“参照群体”人们的行为方式去模仿。20、社区,指由在同一个地域空间中居住的人们所形成的区域性生活共同体。社区的基本内涵是,它是能够满足居住于其中的人们日常生活各方面需要的功能性的共同体。21、社会结构的“要素”,指人们为满足特定需要而从事相应的活动及结成的相应的关系。22、社会结构的“内容”,指社会结构的四个要素之间稳定联系的方式。23、经济要素主导形成的社会结构,指人们“经济活动的性质及形成的经济关系”,建构了人们的“政治活动及政治关系”,并在这样的经济、政治关系格局中形成了人们的“互动模式”和“道德价值观”。24、“政治要素”主导形成的社会结构,指人们的“政治活动及形成的政治关系”,建构了人们的“经济关系及经济活动”。并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格局中形成人们的“互动模式”和“道德价值观”25、“社会要素”主导形成的社会结构,指一定的“互动模式”建构了人们的“经济关系及经济活动”、“政治关系及政治活动”,并以该“互动模式”所蕴涵的价值观作为社会的“道德价值观”。26、“文化要素”主导形成的社会结构,指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建构了人们的“经济关系及经济活动”、“政治关系及政治活动”,并形成人们的“互动模式”。27、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学中通常称之为“社会变迁”,指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中人们社会关系的联系方式发生的变化。28、“自下而上”的社会结构变迁,指由社会中的普通民众“经济行动选择”发生变化,逐渐引起其他阶层、尤其是统治者阶层的“适应性”行动、导致共同体中的“政治关系”、“互动模式”、“道德价值观”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29、“自上而下”的社会结构变迁,指由共同体中统治者的“行动选择”发生改变,引起被统治者的“适应性”行动,从而导致该共同体中的“经济关系”、“互动模式”、“道德价值观念”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30、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1)共同体中人口因素的变化。如人口数量、比例、素质的变化。(2)外来文化因素的传播。如政治、法律及管理制度,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的传入。(3)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增长。(4)生态环境的变化。第五章31、社会行为,指行动者在与其他行动者之间“存在相互期待”的关系中,发生的“以他人的期待为取向”的行为。32、集合体行动者,指社会行为发生于“有相同社会特质的人”,有相同社会特质的人也称之为“统计群体”。33、目的合理性,也称“工具理性”的行为,指在所处境况中的条件和手段许可的范围内,以满足对最小成本的工具的认知为动机,以最小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既定目的作为价值取向的行为。34、“合乎情感”的行为,指以满足某种情感为动机,以行动的结果必须有可鉴赏性为价值取向,从所处境况中选择能体现这种情趣的特定手段,实现目的的行为。35、“合乎传统”的行为,指以满足从众的心理需要为动机,以选择无人可以挑剔的手段为工具,以符合传统作为行动的价值取向的行为。36、“价值合理”的行为,也称“道德性的”行为,指满足德性方面的积极评价为动机,以固守某种公认的道德价值观念作为价值取向的行为。37、社会互动,指由两个行动主体的“单位行动”相互作用构成的活动。38、社会互动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1)预期对方的期待,试错,(2)选择“适当”行动3路线,(3)行动路线在双方内心“模式化”。第六章39、正功能与负功能,“组成部分”发挥的功能中,对社会整体的需要或存在的必要条件的实现有积极作用的功能,属于“正功能”。反之,“部分”所发挥的则属于“负功能”。40、社会化,指个人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基本文化知识,基本生活规则,成为共同体中其他社会成员可接受的“社会成员”的过程。41、基本社会化,指个人从“出生”到“青年期”这一成长期过个人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基本文化知识,基本生活规则,成为共同体中其他社会成员可接受的“社会成员”的过会化。42、继续社会化,指个人成年以后在新的环境或新的生活情景中的社会化过程。43、再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基本社会化失败,由社会以强制方式对其进行重新社会化的过程。44、社会控制,有两层涵义。一是广义的社会控制,一是狭义的社会控制。“广义的社会控制”,指社会中主导社会关系的人运用制度规范的手段,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指社会中主导社会关系的人对违反制度规范的行为(越轨行为)进行制裁的过程。45、内在控制,指行动者将共同体中的“规范”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行动选择的过程。内在控制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控制”。它是社会控制最能产生效果的方式。成功的内在控制能使发生了违规行为的人发生后悔、自责、内疚等。46、外在控制,指共同体中社会关系的主导者运用制度规范对成员个体进行的制约。这种“制约”包括鼓励和制裁。47、社会“平等”的衡量,不同人口特质、社会特质的人群获取各种资源(财富、权力、声望)时“能力和机会”方面的差异程度,成为衡量社会“平等”与否的“参数”。48、“类别参数”,指表明不同人口特质、社会特质的人群之间“有差异”的参数。这类参数通常是作为“定类参数(变量)”来运用的。如,年龄、性别、体能、职业等。49、“等级参数”,指表明不同人口特质、社会特质的人群之间“差异程度”的参数。如,职位、财富、权力、声望、受教育程度等。50、“强制性协作团体”,ICA第七章51、“心智”是人成长中形成一种心理能力。“心智”的内容是:——用符号标识环境中的他人的期待。——在自己内心预演他人可能的行动方案。——选择公开行动的适当路线。52、“自我”是心智能力基础上个人的另一种心理能力。“自我”的内容是:——用符号将自己标识为客体。——逐渐将自己“典型化”为一类客体形象。借助“自身形象典型化”,个人行动保持着“时、空”中的一致性,即呈现稳定的动机、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方式。53、“袖里乾坤”或“知识存储”。其内容是,关于“适当行为的概念”,包括“动机、价值观、规则、对策”等。“袖里乾坤”使个人能在现实中获得“适当行动”的信息,是决定个人如何适当行动的“知识存储”。54、核心自我,55、社会交换中的“资源”,指个人所拥有或所能支配的“有一定价值”的事物或行为。56、社会交换中的“报酬”,指个人从其他个人那里换回的“有一定价值”的事物或行为。57、社会吸引,指由于一方行动者所拥有的“有一定价值的资源”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另一方行动者的需要,而引起另一方行动者希望与之建立交换关系。58、竞争-互惠,是社会交换中双方形成稳定关系的关键环节。“竞争”,指交换双方运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力图从对方获得尽可能多的报酬。“互惠”,指经过竞争,逐步形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资源-报酬”的某种“交换价值”。4第八章59、单位行动,个人的社会行为是与他人共处相互期待关系中的行为。这种情景中的个人行为或社会行为,就是构成社会的“单位行动”。60、“互动模式”,指“两个单位行动”的互动中,双方经历“试错、适应”,使互动得以持续并稳定为一定的互动关系模式。61、“人格模式”,是互动双方内心的“共识”。它是双方的社会行为是否能实现“整合”的基础。62、“行为模式”,是互动双方行为的“整合”。它是社会生活是否“有秩序”的直接表现。它受双方“内心共识”状况的制约。63、“价值观模式”,是互动双方道德价值观念的“共享”。它对互动双方内心共识有制约作用。二、单项选择第一章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孔德在他新出版的著作《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要建立“社会学”这样一门学科。(B)A、马克思B、奥•孔德C、斯宾塞D、迪尔凯姆2、下列概念中,不属于“群体”范畴的有高收入者们。()A、家庭B、邻里C、班级D、高收入者们3、社会学的结构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是由社会中的制度体系所制约的,行动者是按照角色要求发生社会行为。()A、结构理论B、互动理论C、功能理论D、冲突理论4、基于韦伯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他的社会学也被称之为。(A)A、理解社会学B、实证社会学C、功能社会学D、结构社会学5、韦伯用行动者的动机和意图范畴来概括社会行动的本质。(A)A、动机和意图B、制度文化C、人的社会化D、社会结构第三章6、迪尔凯姆用社会事实范畴来概括社会的本质。(D)A、社会行为B、制度文化C、价值观念D、社会事实7、生物学的有机体理论对西方社会学功能理论的产生起到过重要的作用。(C)A、互动理论B、冲突理论C、有机体理论D、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8、下列概念中,不属于“群体”范畴的有。()A、家庭B、邻里C、班级D、高收入者们9、下面各组选项中都是“群体”的项是家庭、企业、乡村。(C)A、学校、教师、国家B、学生、农民、阶级C、家庭、企业、乡村D、企业、乡镇、工人10、社会变迁,指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中,人们社会关系的结构所发生的变化,以下属于社会变迁范畴的有。()5A、城市化程度提高B、人们收入水平提高C、人口因素变化D、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11、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将社会关系形成的过程概括为“社会吸引”、“竞争-互惠”、“社会分化”、“关系制度化”?(D)A、冲突理论B、互动理论C、结构-
本文标题:知识点和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75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