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浅谈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农业推广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却存在诸多问题,满足不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科技需求。从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出发,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农业推广体系创新发展的对策。关键字:农业推广现状对策农业推广,简单的说,就是促进农业人力素质的提升,以帮助农家,改善农业,并发展农村的工作。也是运作有关农业理念、知识、技术、资讯,并与运作对象互动,造成的传达、转移、扩散、共享的过程。农业推广不可或缺的形成要素,包括人、物、事三项。若依据农业发展条例第三条第十八款的定义,农业推广指利用农业资源,应用传播、人力资源发展或行政服务等方式,提供农民终身教育机会,协助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地方产业之业务。农业推广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但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却存在诸多问题,满足不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科技需求。从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出发,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农业推广体系创新发展的对策。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政府对农业进行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农业推广主要是以行政手段为主,教育及其他方法为辅,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良种繁育、农业技术监督检测3个系统。除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外,还包括群众性农技推广组织。全国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地、县、乡、村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作物、畜、禽、渔品种的更新换代,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使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过渡。以丰收计划为例,自1987年实施以来,每年安排推广全国农、牧、渔、机等业先进、适用、成熟的科学技术100项左右。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组装配套,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农牧渔业的全面增产、增收。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现场讲授示范、科技宣传栏、技术咨询点、科技大集、“电波入户”等活动,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另外,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等,开展了对农民的系统培训。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农业执法和监督管理,包括动植物检疫、种子质量检验、动物防疫及其监督、农资质量监督、农业机械监督、农民负担监督、农业承包合同管理等,有效地预防了动植物病虫害传播和假种子坑农害农等事件的发生,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比如科研、教育、推广、生产严重脱节由于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处于政府直接领导之下,行政倾向过强,市场导向性差,致使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成果转化率低。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率只有30%~40%,转化成果普及率仅为30%,远远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35%~40%,而发达国家已达70%~80%。科技成果能转化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潜在的市场需求,但由于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固有观念的制约,往往使得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行为与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此外,农业教育的主体应是农民,但现有的正规农业教育体系产生更多的是“蒸发效应”,使大批人才从农村脱颖而出,离乡进城,而成人教育和农民教育体系则缺乏长远规划及科学的培训计划,在具体实施中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如“绿色证书”工程仅安排了由农业院校负责培训学员,而政府对学员的后期培养和创业则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培训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推广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与推广体系的现代化不适应首先,推广人员的素质偏低。由于长期以来缺少参加培训的机会,部分推广人员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推广体系内部缺乏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聘用制度、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以及个人工作计划、人员监督与考评等,使推广人员素质的提高未能纳入推广工作的议事日程。其次,推广人员及管理者的观念陈旧。推广人员普遍缺少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精神,不熟悉市场,信息不灵制约着许多推广活动,工作上易受某种短期行为的驱使,推广工作的重点频繁变动,普遍存在只重项目设立而轻项目管理的现象。推广人员的上述状况显然与农技推广体系的现代化不适应。首先,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目前经费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拨款和国家设立的推广项目所给予的经费支持,这种有限的经费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许多推广机构(尤其是县、乡2级)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经费不足致使推广人员待遇极低,与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不相适应,进而导致推广队伍不稳定乃至人员流失。尽管有些单位结合推广开展了各项经营服务活动,但其收益多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其次,推广手段落后。由于经费不足,基层推广站普遍缺乏有效的交通工具,缺少对农民进行有效培训的设施以及加强同外界取得联系的设备。推广中仍以传统的“一张嘴两张纸”为主,缺少测试、化验设备,许多问题因不能及时确诊而错过了解决时机。然后农民素质偏低,技术推广难普及。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致使一些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弃耕外出打工,向第二、三产业大批转移,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整体素质明显偏低,与接受农业科技所要求的水平相距较大,成为农技推广的巨大障碍。多数农民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加大对农业生产尤其是对农业新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能力有限,承受不了市场因素与自然因素带来的双重风险。因而宁愿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获取稳定的低效益,也不愿投入大笔资金并承担风险,造成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滞后。下面是对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提出的几点对策。明确农业推广体系的创新目标改革创新农业推广体系,是为了使我国农业推广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创新的目标,以便把握发展的方向。具体的创新目标应是:建设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巩固健全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培育多元化的推广服务组织,创新推广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新型的国有和民办、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为中国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改革和完善中国现阶段的农业推广体系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是中国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推广体系的主体,担负着重要的农业推广工作,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对于创新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强化政府农业推广机构的公益性,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其次要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与机制[5]。“产学研”联合的模式,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模式[6],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同步发展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必然趋势,也是拓宽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职能范围的有效途径。要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学部门协作的优势,缩短科研成果的推广路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加快科技信息的集成和传播速度,使之成为我国政府推广体制的必要补充,以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农技推广队伍及农民素质加强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在农民技术教育的形式上,采取集中、分散、远程、间接、示范等多种形式,实事求是,讲究实效。在教育内容上,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与市场结合,要进行农业现代意识教育、技术常识教育、绿色证书教育,提高广大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和整体素质。强化政府调控和政策、法律的保障。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离不开宏观调控,而法律手段又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律制度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根据加入WTO后农业及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国家要尽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条款,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条例》,指导和规范农业科技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尽快制订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定,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相配套,使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本文标题:浅谈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9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