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东宝区石桥驿镇盐池小学张家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家庭对儿童教育的程度,直接会影响儿童成长的质量。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小学生感情上的依托者。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的发展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教育现状1、隔代教管。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农村的家长迫于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由隔代家长管理孩子日常起居。于是农村出现了许多“留守学生”和“空巢家庭”。“空巢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空白。就是有在家种田的家长,也一门心思地扑在生产和创收上,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2、重智轻德。许多农村家庭一直存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跳出农门万丈高,感到做农民太苦、太累,考进大学有出息,能光宗耀祖。家长对孩子的最大希望是读好书、上大学,将来从事脑力劳动或较轻的体力劳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这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大多是简单粗暴,信奉“不打不成才”,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由于存在这样思想,出现了对子女读书期望值过高现象,有的不管子女的兴趣爱好,为子女设计了一条求学道路,其结果反而引起子女的反感和烦恼。许多父母非常重视应试教育,重视孩子读书的分数概念,孩子考试结束一进门,第一句先问考了多少分?分数考得高,宠爱有加,奖励物质。分数考得低,就埋怨责怪,有的甚至打骂。因为分数挂帅,所以放弃了孩子的道德教育。3、不负责任。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他抚养成人,至于教育,那是学校的事,孩子学得怎样,全靠他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一部分家长对教育子女的责任性认识不强,有的推卸责任,充当“甩手掌柜”,有的家长过分地依赖孩子的老师。因此,我们必须引导这些家长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要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二、具体措施1、做到家校沟通适时召开家长会或让教师家访,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能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加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理解。建立学生家庭教育信息档案,掌握学生家庭情况,如家中人数、每个人的姓名、出生年月、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工作单位或地址、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联系方式及学生的有关成长信息等,以便能及时向学生家长或家庭人员了解和汇报学生的情况。家访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家访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闪光点,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家长配合帮助学生清除身上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及时结合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2、营造良好环境父母应该以言传身教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在孩子的学习之余,家长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3、改变教育观念。大部分家长希望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单、家访、电访、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学校沟通交流,这些形式在不同程序上是能取得一些效果,但这些形式往往都是学校单方面的,理想的家校合作应是双向交流互动的,合作的形式应生动多样,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发宣传材料、家访、家校联系单、家长接待日等。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只有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家庭教育工作的合力,才能推动和发展家庭教育,真正促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本文标题: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9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