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矿大北京地球科学概论历年真题
地球科学概论历年真题整理一、名词解释:1、元素的克拉克值:(00,10)地质学上把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2、矿物的解理:(00)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面称为解理面。3、岩石的结构与构造:(00,05,06)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或岩屑)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的矿物(或岩屑)颗粒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特点。4、地层:(00)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5、搬运作用:(00)指经风化作用、剥蚀作用剥离下来的产物,随运动介质从一地搬运到另一地的作用。6、胶结作用:(00)是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即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粘结成为沉积岩的过程。7、侵入体:(00)岩浆侵入地壳中但未喷出地表时称为侵入作用,侵入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浆岩体称为侵入体,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叫做围岩。8、角度不整合:(00)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地层接触关系: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9、褶皱:(00)是岩层受力变形产生的连续弯曲,其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表现。11、地震的烈度:(00)是指地震对地面的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12、岩脉:(00)岩墙又可称为岩脉也有人把规模小、形状不规则或贯入岩体之中的脉状岩体称为岩脉。13、岩层的产状要素:岩层在空间的位置称为岩层的产状。岩层的产状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岩层的产状要素。14、地震:是地球或地壳的快速颤动。15、岩浆与熔浆(10)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并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熔浆:火山喷出的液态物质称为熔浆。岩浆与熔岩的区别在于熔浆挥发分较少。16、地质年代: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17、岩石与矿物(02,04,10,11,14)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由固体矿物或岩屑组成的集合体。矿物:是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形态。18、岩浆岩的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11)斑状结构: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成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基质多为微粒、隐晶质或玻璃质。似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可划分为大小不同的两群,但大小相差并不悬殊,而且基质是显晶质的。斑晶和基质的成分基本相同。19、地壳、岩石圈与软流圈(02,04,05,06)地壳:是指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岩石圈:在上地幔上部存在着一个软流圈,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部分与地壳一起构成岩石圈。软流圈:存在于上地幔上部,约从70km延伸到250km左右,其特征是出现地震波低速带,温度可达700——1300℃,熔融物质占1%——10%。20、V形谷与U形谷(02,04,06,08,12)V形谷:在河流的上游以及山区河流,由于河床的纵比降和流水速度大,因此活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也大,就能产生较强的下蚀能力,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从而形成在横断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也成V形谷。U形谷: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成的谷底称冰蚀谷,经改造后的冰蚀谷横断面一般为U字形,故称为U形谷。21、节理与断层:(02,04)岩石破裂并且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有明显滑动者称为断层,无明显滑动者称为节理。22、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02,04,09)沉积作用是指各种营力搬运的物质,在介质动能减小或物化条件发生改变以及生物作用下,在新的场所堆积下来的作用。成岩作用是指使松散沉积物固结呈沉积岩的作用。23、边滩、心滩与河漫滩(03,05,07,08)边滩:河流在迁移弯曲的过程中,所携带的碎屑物在凸岸一侧沉积下来,开始仅仅形成浅滩,随着河流不断侧向迁移,浅滩也不断增长,最后形成边滩。心滩:洪水期河流形成双向环流,表流从中央向两侧流,底流从两侧向中央汇聚,然后上升,由于水流的相互抵触和重力作用,使碎屑在河心发生沉积形成心滩。河漫滩:(11)当洪水期来到时,水位增加,边滩被没于水下,洪水中的细颗粒物质(粉砂、亚粘土等)就会叠积在边滩沉积物之上形成河漫滩,并一般具有水平薄层层理。24、风化作用与风化剥蚀作用:(03,07)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作用,使地壳或岩石圈的岩石、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地质作用。剥蚀作用:是指各种地质营力(如风、水、冰川等)在其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并将破坏物剥离原地的作用。风的的剥蚀作用:风以自身的动力以及所携带的沙石对地面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风的剥蚀作用。25、岩层与地层(03,07)岩层:是沉积岩的基本单位,同一岩层一般由成分基本一致的物质组成,岩层与岩层之间由层理面或层面分开。地层: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26、岩墙与岩床(03,05,06)岩墙(dike):厚度比较稳定且近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长度为厚度的几十倍甚至几千倍,厚度一般几十厘米至几十米,长几十米甚至几千米。岩床(sill):又称岩席,是厚度较小而面积较大的层间侵入体,与其顶、底板围岩平行,接触面平坦,中部稍厚,向边部逐渐变薄以至尖灭。27、倾向与倾角(03)倾向:眼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向下所引的直线称为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称为倾向。倾角: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倾角。28、冲积扇与三角洲(03)冲积扇:来自山区的河流,在流出山口时,由于坡降明显减小,水流无地形约束而散开,河流的搬运能力显著降低,所携带的大量碎屑物便堆积在山口开阔的平地上,沉积物堆积成半圆锥或成扇状地貌,称为冲积锥或冲积扇。三角洲:当河流进入河口时,水域骤然变宽,再加上海水或湖水对河流的阻挡作用,河水流速减小,机械搬运物便大量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体形态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故称为三角洲。29、潜水与承压水(05,08)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也成为饱水带水。承压水:是指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故又称层间水。30、洪流与片流(06)洪流:是大气降水的同时或紧接其后在山体的沟谷中形成的线状流水,且在大气降水后不久该流水消退。片流:是大气降水的同时在山体斜坡上出现的面状流水,它随着大气降水的结束而停止流动。31、解理、层理、片理(07,08,10,12)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称为解理。层理:沉积岩的成层性,是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和结构沿垂直方向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层状构造。片理:岩石中片状或长条状矿物连续而平行排列,形成平行、密集的纹理。32、绝对地质年代与相对地质年代(07,08,09)绝对地质年代:是指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又称为同位素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33、风化壳:(10)地表岩石经物理、化学、生物风化的长期作用,形成由风化产物组成的、分布于大陆基岩面上的不连续薄壳,成为风化壳。34、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10,12)生态平衡: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进行着,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稳定,这种稳定状态就称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35、泥石流:(10)是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36、“将今论古”(历史比较法、现实主义原则):(10)虽然人类不可能目睹地质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但是,可以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这就是所谓的“将古论今”。37、转换断层与走滑断层(12)转换断层:相互错动仅发生在洋脊两侧中脊轴之间的段落上,在该段落以外的断裂带上,断层两侧海底的扩张移动方向相同,其间没有相互错动。走滑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相对水平错动的断层38、差异风化和球形风化作用(12)球形风化:抗风化能力较弱的矿物组成的岩石被风化后形成凹坑,而抗风化能力强的组分相对凸出,在岩石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球形风化:一些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如砂岩、花岗岩、玄武岩等),并发育近于相互垂直的裂隙,把岩石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岩块,在岩块的棱和角处自由表面积大,易受温度、水溶液、气体等因素的作用而风化破坏掉,经过一段时间风化后,岩块的棱角消失,在岩石的表面形成大大小小的球体或椭球体的现象。39、河流阶地:(11)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40、围岩与基岩(11)围岩: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基岩:是侵入体中规模最大的一类,平面上一般呈长圆形。基岩一般为中酸性岩浆冷凝而成,多由粒度较粗而成分稳定的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等组成。二、简述题:1、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00,02,04,05,06)(1)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显著不同的两个圈层,即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圈;(2)刚性的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他们漂浮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做大规模的运动;(3)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板块的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性强烈的地带。(4)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着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该学说对地学革命的意义板块构造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吸取了当时对地球上部圈层——岩石圈和软流圈所获得的新认识,从地球统一的角度,阐明了地球活动和演化的许多重大问题。2、简述沉积作用及基本类型。(00)沉积作用: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达到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成为沉积作用。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松散物质叫沉积物。沉积方式基本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机械沉积作用是指被搬运的碎屑物质,因为介质物理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堆积的过程。化学沉积作用:水介质中以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形式搬运的物质,当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产生沉淀的过程称化学沉积作用。与生物生命活动及生物遗体紧密相关的沉积作用成为生物沉积作用。3、详述风化作用及基本类型。(00)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条件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破坏的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方式和特点,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是指主要由气温、大气、水等因素的作用引起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温差风化、冰劈风化、盐类的结晶与潮解、层裂或卸载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原地以化学变化的方式使岩石“腐烂”、破碎的过程。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溶解作用、氧化作用、水解和碳酸化作用。由生物的生命活动引起岩石的破坏过程称生物风化作用。分为生物物理风化作用和生物化学风化作用。4、详述变质作用及基本类型。(00)变质作用是指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有岩石基本上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而形成新岩石的地质作用。变质作用发生的地质条件是极其复杂多样的,根据变质作用发生的地质背景和物理、化学条件分为以下4种主要类型:接触变质作用是在岩浆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主要由岩浆活动所带来的热量及挥发性流体所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按照引起接触变质的主导因素及变质作用方式的不同,接触变质作用可分为两种:接触热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又称为断裂变质作用)是指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发生的破碎、变形以及伴随的重结晶等的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是指在广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按照所处的压力与温度环境可概略的分为3种:低压区域变质作用、中压区域变质作用、高压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是由变
本文标题:矿大北京地球科学概论历年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9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