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堂教学数学改革研究结题材料
结题报告第1页共12页“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堂教学数学改革研究”之结题报告一、前言《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该说,研究性学习的产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精品,因为它浓缩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以及新教材中研究性课题的出现,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而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其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课题——《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堂教学数学改革研究》,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重点子课题,自2004年12月立项,历经四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课题任务,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校的教学和研究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为兄弟学校在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堂教学数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课题提出的背景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对创造性人才,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第三次“全教会”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诸多因素制约,课程改革可以视为举措之一。各门课程的实施都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宏观背景。结题报告第2页共12页教育界内部对课程改革的探讨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我国的课程建设曾受到国际课程整合理论的儿童中心(杜威)、结构中心(布鲁纳)和人本主义的认知--情意整合论等流派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经过广泛的实践,确立了三大板块课程,即: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尽管这三个板块的划分在逻辑上还显得不够清晰,但它在实际运作中却是简便易行的。另一种划分是按课程设置权限分为:国家课程十地方课程十校本课程三个板块。这两种划分课程的表述,都是从课程外在的、外显的属性来进行的。90年代末,人们愈加重视在课程的内涵上进行挖掘,提出应注重课程三性,即: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以课程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实践为基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中观背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中较为活跃的一块园地。多样的校本课程,如培养兴趣爱好和发展个性特长的,以及品德类、心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休闲类等。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向何处去?研究性学习课程确是一个理性的价值方向,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微观背景。参加本课题的成员全部来自数学教学的第一线,富有朝气,业务熟练,喜欢研究,对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堂教学数学改革研究抱有极大的热忱,学校各级领导全力支持老师们进行教学改革和实验,为教学研究创造了和谐宽松的外部氛围,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平时的教学实践出发,积极探索适合高中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堂教学数学的做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题提出的目的“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人们的一切行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的。对研究性课题的研究,其最基本的行为动机是显而易见的,它力图使学生在课题研究中能真正体验科研的实施过程,体会科研的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数学研究性学习应该瞄准具有学科优势的培养目标,并以此作为课题选择的基本动机和出发点。1、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能力结题报告第3页共12页发现和创造是需要灵感的,而灵感的产生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事物高度的判断力,但其前提则是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数学研究中最不可缺少的能力基础,是前提是开端。而选题的过程正好符合这一特性。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则是通过一系列的途径和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促使其数学素质的养成。在课题研究初始,课题组全体教师利用各班的多媒体设施播放与数学选题有关的录象片段,(减少学生初始社会考察的盲目性)。要求学生通过在观看过程中思考选题趋向。如:观察滕州市四年来土地开发情况与杭州房价的变化,记录并总结变化规律,尝试分析变化的原因,形成趋势。基于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为切入点,设计课题。在每周一个15分钟左右的片段观看,25分钟的观察心得总结交流中,学生的发现问题寻找突破口的能力飞速增长。2、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常规的数学问题停留在别人以前的问题现在学生去解答,强调解题思维。而发现问题也是优越思维品质的体现,发现问题更是创造性思维的表露。所以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选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应用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它把平面的思维立体化;静态的思维延伸到动态;从封闭思维发展到开放性思维。在2007年暑期学生的课题选题中有较多的学生小组选择与紧缺的电力相联系。根据研究范围的大小用数据来研究当前的电力状况。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成果的基础上引导“明年的电力状况会如何?”。于是学生的课题选择发生了变化,利用缺电额,以节能方案为选择课题,根据各地缺电数量的不同,分析新建电厂的分布方案为选择课题等。象这样的课题就能很好的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3、挖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数学无用论已是老生常谈,成为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疲倦、怠慢的推脱。学以致用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对自己某些有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挖掘、选择。于是在中学生这个购物群体在滕州的哪家超市购物最划算、如何计算数学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成为学生运用数学进行课题研究的题目。从中学生逐步发现数学的效益,挖掘数学运用能力。结题报告第4页共12页4、促使教师更新观念,提高适应于新课改的教研水平。任何改革都必须以观念的更新为先导,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形成定势,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要实现教学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从而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培养教师的新课程理念,使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将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锲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对这一课题深入开展研究、进行实践与探索,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对“研究性学习给高中数学课堂改革带来了什么”给予科学定位。主要是研究性学习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手段等要求的变化。2、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改革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理论发展与完善。3、通过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改革中如何发挥作用?”的研究,在我校进行实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具有可推广价值的研究性学习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从而大面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理论,并加以推广。五、课题的研究方式本课题的研究方式主要有:(1)教学调研法;(2)实验法;(3)网络观摩、模拟教学实践法;(4)文献资料法;结题报告第5页共12页(5)撰写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教育教学论文等。六、课题研究的阶段说明为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在课题研究实验的全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1、学习研讨。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书目,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召开学习研讨会、实验研究会并做好记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2005年,耿永雪同志代表课题组参加了“山东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组织的学习培训,在理论上得到很大提高,为课题组下面的研究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2、通报例会。课题组成员定期召开例会,及时掌握、分析、研究、实验的情况,通报每个阶段课题研究情况。3、课题调研。通过汇报课、听课、参与活动、现状调查、座谈讨论、查阅资料等形式检查、指导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并以此作为过程性评估的依据。4、协作交流。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信息,倡导协作,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科研合力,并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5、条件保障。精心挑选课题组成员,选择观念新、功底厚、热爱教育事业、有科学态度、奉献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教师为课题组成员,努力探索“研训一体化”的队伍培养模式。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着力培训教师队伍,通过实践来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素养。再次是后勤服务的保障。我们需要后勤服务提供的保障是:场地教室、硬件设施、软件平台、信息资源以及对教师培训、资料积累、整理数据、研发课件等,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物资条件。6、评比表彰。对课题实验的理论分析、数据整理、实验案例、论文总结和物化成果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评价,并对实验成果突出者予以表彰。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共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从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本阶段的主要任结题报告第6页共12页务是全面了解本课题的实际意义,明确实验任务及具体操作方法,明确各自的职责及相应的实验操作方法。成立了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机构,并确定了课题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人员,使课题研究的完成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理论培训和学习,统一了研究小组对课题中的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具体职责的分工安排。收集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时刻关注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最新动态和课题研究实验方面的最新进展,力图掌握最新的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方向上的导向。如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以及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模式探索》等。此阶段工作主要由耿永雪、张开宇、仇召坤三位同志负责组织,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时间从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这一阶段历时较长,是全体成员探索研究课题的阶段。在此期间,我们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堂教学数学改革研究的实验,进行如何利用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的积极探索,如: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相结合的模式,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主义模式,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结合新教材中的自主探究、实习作业,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选拔优秀课和优秀实验教师,参加省市课堂教学观摩大赛,推选优秀论文、优秀课件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和评选等。全体课题组成员注意收集、整理、讨论、总结实验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并及时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或参加各层次的课件评比。主要由耿永雪、仇召坤同志组织和收集整理相关材料。第三阶段为结题阶段,时间从2008年1月至2008年4月,主要针对上述阶段中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如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并分类装订成册;整理评选优秀课件及论文;组织实验人员进行成果总结,并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推广应用优秀研究成果,主要由仇召坤、朱思臣同志执笔。七、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已是潮流所向,大势所趋。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许多数学概念、数学模型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疑点,就是因为太抽象、不具体。仅凭老师的描述讲解,教学效果不甚明显。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结题报告第7页共12页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例如计算机与数学软件形象直观的动态效果,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能更有效地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学生的学习数学的难度,使新知识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的内容和方法,同时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研究探索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堂教学数学改革相结合的做法,寻求二者结合的切入点,在培养学生理解数学
本文标题: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堂教学数学改革研究结题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0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