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浅谈如何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潮
见招拆招,借力打力—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潮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复习、导入、提问、质疑、讨论、训练等都呈现为信息“传递、接受”的往复循环,呈现为注意力的集中、凝定、迁移、推进,思维的发散、收敛的不断变化。优秀的课堂教学程序犹如戏剧演出,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波澜起伏。这样,能够刺激学生大脑皮层兴奋,使学生智力活动活跃,催促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之越学越有劲,越学越聪明。如果缺少课堂教学高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将难以突破,课堂气氛也将难以调动,教师在设计教学艺术高潮中应找准时机,见招拆招、借力打力,或设在重点难点处,或设在疑问丛生处。对此,我尝试过以下几种方式。(一)辩论式案例1我在教圆的初步认识时,问学生:“直径和半径比较,那个大?”有的同学立刻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直径大,直径是半径的二倍,直径当然比半径大!”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这时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我认为不对,直径不一定比半径大,我画的圆的直径是4厘米。老师在黑板上画的圆的半径是2分米也就是20厘米。显然要比我的圆大。”立刻就有同学补充道:“应该强调在同一个圆中。”“对!对!”我说:“还有没有其它情况,能使直径总是大于半径?”“我知道,我和xx画的圆半径都是2厘米,在我俩的圆里直径总比半径大。所以我认为在等圆中也行。”同学们听了纷纷点头。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尽情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里而备感振奋,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案例剖析: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有不同于教材或者教师的想法。教师要想了解他们的想法,师生之间就需要逐渐培养默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想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道理常常是不辨不明。尤其是概念课和习题总结课。我有意地制造活跃自由的课堂讨论,既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舒展,同时学生的思想有了交流,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二)悬念式悬念式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很多人喜欢侦探小说是因为它们能够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案例2我在讲“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时,出示一张白纸问学生。“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张白纸是面还是体?”有的同学在下面已经急不可耐了,“纸这样薄一定是面!”学生争先举手、纷陈己见。一位同学有些激动的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纸是体,因为再薄也有厚度呀!所以一张纸有长宽高,因此它是体而不是面。”我看着全班同学,他们也纷纷注视着我。我启发道:“假如我们把100张纸叠在一起会怎样?”“长、宽、高都有了。”“我知道了,如果一张纸认为没有厚度的话,100张纸也应该没有厚度,就像0+0+0=0一样!而100张纸是有厚度的,所以每一张也应该有厚度!”这个问题每个同学都感兴趣,这样就形成了气氛热烈,各抒己见的教学高潮。案例剖析: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一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老师去点燃。导课时我有意避而不讲,引而不发,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切状态。精彩而成功的悬念能给教学带来无穷的韵味,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参与学习讨论之中。(三)引导式案例3我在教“圆”这个概念时。一开头就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笑着回答“圆形”。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做成三角形、四边形等?”同学们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教师出示硬纸剪的一个椭圆)行吗”?同学们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人坐在车上会感觉很颠簸!”我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师出示一个硬纸剪的圆)就不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呢?”学生议论纷纷,最后终于找到答案: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至此,自然地引出圆的定义。案例分析:越容易理解的事物,越容易保存于记忆之中;反之,越难理解的事物,越容易忘记。在数学课堂上不可能拥有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试验、讨论,对于一些通过语言学生就很容易想到的生活事实,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从而理解新知,进而让学生在认知的阶梯上更进一步。(四)应变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备课时意想不到的情况。我在讲授“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时,让学生举出乘法交换律的例子。一名学生故意举1×0=0×1作例,另一名学生附和说:“30×30=30×30”。我先是一怔,然后认识到这是理解加法交换律的特殊表现。当即表扬了这两位学生。这一难得的“故意”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小数、整数、各类数字的例子举了一大串。有一位学生说:“我举一个例子,ab=ba”。“好”!我故意追问一句“你是怎么想到的呢?”这位学生满有把握地说:“用数字举例子是举不完的,用字母表示就全部包括进去了。还可以把‘乘以’二字省略不说不写”。学生都投以羡慕的目光。当时我若以“调皮”看待这两名学生,不予理睬,将会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机智。而适时地因势利导,把教学不断引向深入,才出现了这一课堂教学高潮。案例剖析:蝼蚁之穴能毁掉千里长堤,针尖之窟可透过斗大之风。数学概念和公式中的每一个文字、符号都是有其意义的,不可随便添加或取出。课堂教学时,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事件,处理欠妥当,势必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进而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使教师预先设计的教案计划付之一炬。教学的技巧不是能够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以上四种设计实际上都是围绕学生的困惑而进行的。设计数学课堂高潮的方法绝不限于以上四种方法,可以依据教师和学生的不同性格、学习基础而定。但是一堂课如果没有高潮,学生很容易昏昏欲睡,课堂学习效果会下降。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恰当的时机,随机应变,见招拆招、借力打力,不留痕迹的制造出课堂的高潮。见招拆招,借力打力—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潮哈新阳中学毛颂二00八年十月一日
本文标题:浅谈如何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04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