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浅谈物理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物理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杨宗鸿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经成为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形势需要,利用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发其创新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真正做到培养创新能力。关键词:物理课堂创新能力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依赖于人才的水平,而人才的水平集中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是教育水平的主要体现。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物理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学生想象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创设好的教学情景能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架设学习的桥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问题出发,通过精心设计物理情境和物理习题,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的欲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独立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形成技能,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如物理中学习“万有引力”时,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假如你现在乘坐在飞船绕地球飞行,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些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假如现在你登上了月球,请想象一下你在月球上观察到的现象并提一些相关的问题”等等问题,经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这一新规律有关的物理现象,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引力定律打下基础,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只有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主动的要求发展进步。因此,作为教师应做的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主动去探索。在情景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培养物理创新能力。二、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具有物理创新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思维敏捷,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物理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和自己的见解,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或者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教学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的,而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引发更多新的问题,使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再见到新类型的问题时,就能以发散思维来创新方式来解答问题。另外教师就与物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实际创设了一些相对新颖的情境,比较真实、全面地模拟实际场景,加强新情境问题的教学,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创设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实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物理实验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当前进行创设研究性学习时,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对于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为了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编,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四、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好奇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对于学生的好奇,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使学生在好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多给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大胆地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创新。五、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实践活动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建立兴趣小组、鼓励小创作小发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光控开关、航模、无尘黑板擦等,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制作简易实验装置等。实践证明这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动机。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更加能培育学生的创新技能。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培育,只有教师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条件、正确地引导和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提出新挑战,紧跟时代的发展,尽量使学生的能力在物理课堂中得到施展,在施展中提升,在提升中创新。
本文标题:浅谈物理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1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