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蓝字是资料,根据去年的坑爹的经验,最好看看中共几个主要的会议,七大八大汉口瓦窑堡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毛泽东几个著作最好都了解一下了。红字是书上没有的,感觉要抄的。标题后面有页码下面附答案的,那个答案想抄就抄吧,反正没啥意义,书上都有。毛概第二学期复习提纲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党的“八大”制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答:“八大”提出,在经济建设上要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中共八大的资料: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当然,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但是,八大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答: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4、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及其意义P117提出p118科学内涵P121意义答:⑴提出1980.4,“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1980.6,“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1984.10,“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1985.4,“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1985.8,针对有人指责改革开放违背了社会主义方向时说,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搞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987.2,“十三大报告要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讲清楚我们的改革是不是社会主义”。1987.4,“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1988.5,“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可以的,但首先要了解什么叫社会主义,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1991.8,“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视察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⑵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①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②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展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③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和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⑶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体系,五句话,构成三个理论层次:①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高效率。②第二层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个规定,确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生产发展的成果属于人民。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要求是公平性。③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层次揭示了社会主义是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富裕是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共同富裕则是社会公平的最高体现。邓小平说: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⑷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的辩证关系:①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②社会主义社会效率与公平的统一;③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④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⑤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的统一。⑸①(老师提纲)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②(书P121)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5、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揭示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揭示了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的统一。6、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P128第一段最后一句,第三段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135、136正式提出和发展P137科学内涵p138历史阶段特征(九个方面)和现阶段特征P140意义答: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涵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就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方向;第二,就发展水平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超越这一阶段。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一,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阶段。第二,长期性。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过程是长期的。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P141是什么?P142-143为什么?意义?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⑴是由我国社会发展的低起点决定的;⑵是由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决定的9、改革的必要性与全面性P161必要性P166、168第一段全面性(三个有利于标准)答:⑴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没看懂答案要表达什么)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大”决议)③毛泽东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针是:抓革命,促生产。邓小平指出:阶级斗争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应通过改革来发展和解放社会生产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⑵改革的全面性。邓小平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地域上:是除了港澳台之外的中国所有地方;行业上: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所有行业;部门上:涵盖中央到地方的所有部门。领域上:经济、政治、文化、对外关系全面变革。层面上:体制层面与整个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层面的重大变革。10、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P168最后一段辩证关系P169经验原则答:⑴发展是目的。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主要是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这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作用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发展程度。弱国无外交,这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事实。⑵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要改革也必须发展。其关系是: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改革使人们受益,使人民幸福,这也是发展;发展的成果也会促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果改革没有带来发展,改革也进行不下去。⑶稳定是前提、是保障。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国家政局要稳定,社会要稳定,法律、政策也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没有稳定,不可能发展和改革,但只求稳定,也不会有发展和改革。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的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所以,稳定离不开改革和发展。改革、发展是造成稳定的物质基础。邓小平指出: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1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P179_-182答:⑴提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经过十几年的深思熟虑和反复的实践探索才确立下来的。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讲话中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②实行市场经济,有利于搞活经济,推动生产力发展。③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都是方法。④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⑤市场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⑵意义:理论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经济形式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参照系。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183答: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表现在:一是经济活动市场化,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四是经济运行法制化。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185_187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⑴公有制经济的内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本文标题:毛概吐血整理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4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