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①“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制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中国革命。对象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动力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什么?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5、怎样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2.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将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在中国具体化了,形成了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4.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但是对于何时过渡,怎样过渡的问题,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变化发展的问题6、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取得了哪些理论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7、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8、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意义?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意义:(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仿真、政策的基本出发点。9、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1.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形成阶段性的行动纲领.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3.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4.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10、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1、如何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扬眉吐气的非凡历史.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了世界领先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进入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和工业革命步伐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却仍然沉浸在昔日辉煌造就的“天朝迷梦”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纷至沓来的西方侵略者和几乎亡国的灭顶之灾.极度的苦难唤起了中华儿女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渴望,并成为几代中国人心中不变的梦想.由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在暗夜里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真理,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赴汤蹈火、英勇献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艰实的基础.二、“中国梦”承载着全体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共同企盼.从国家和民族层面讲,“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正在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反映着中华民族发展的主导理想和价值追求.三、“中国梦”反映了世界人民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互利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起飞,迈向梦想的脚步坚实而稳健。1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第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第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把治理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3、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4、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要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提高劳动分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督体制综合改革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①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③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④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⑤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1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一种新型的国家结构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也是一种和平共处。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一国两制”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所需要的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构想在我国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证实了其科学性。不仅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开创了光明的前景,而且为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的类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17、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①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②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③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④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只要两岸同胞,全世界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是指日可待的18.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①、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②、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带给世界的是更多的机遇,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能放弃我国的正当利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根本目的是什么?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20、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及其重大意义?一、从严治党要求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制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颁布了新党章,开展了整党,严肃整治党内不正之风,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开展“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集中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要管党须臾不可懈怠,从严治党一刻不可背离。二、从严治党要求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逐步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使我们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三、要求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四、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本文标题:毛概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4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