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毛泽东最喜欢什么样的军事将领
《毛泽东最喜欢什么样的军事将领?》毛泽东熟读《二十四史》,读书见识,冠绝天下,对古之名将多有评点。中华历史五千年,能臣良将,灿若星河。能入他老人家法眼的,大体有两种人:一是有远见卓识,能扫平乱世,救民水火,马上定天下的开国皇帝,如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二是品行端正,谋略过人,善于用脑子打仗的儒将,如诸葛亮、周瑜、吕蒙、韦睿等等。而对那些战功卓著,在中国军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军事天才,如韩白卫霍西楚霸王之属,似乎不是特别感兴趣。在毛泽东点评过的古代名将之中,南朝时期梁代名将韦睿格外被他所看重。毛泽东曾多次阅读《南史。韦睿传》,对其有二十五次(处)批注,甚至号召“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这样高的评价,在他评点的古代人物之中似乎还没有第二个人。毛泽东为什么会如此偏爱韦睿呢?平心而论,在中国古代军事将领中,仅凭战术水平、用兵方略、军功成就,韦睿应该难以跻身一流。但是,若论及道德修养、淡泊名利、修身齐家,则很少有人能出其右。韦睿的处世风格,我们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端倪。《南史》记载,韦睿晚年“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他仰慕万石、陆贾的为人,把他们的像画在墙壁上以自励。读过《史记》的人应该知道,万石与陆贾是西汉初期两个著名的人物。万石就是石奋,他为人恭敬贤良,不与人争,做事勤勉,家教谨严。四个儿子都做到二千石的高官,全家俸禄超过万石,因此汉景帝称呼石奋为“万石君”,司马迁称道其为“笃行君子”。陆贾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一生做了三件大事:一是两度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赵佗去帝号,使南越大地免遭战火;二是劝刘邦读《诗》《书》,使其明白“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道理;三是总结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写作了12篇策论奇文,时人称之为《新语》(新思想)。他的治国理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汉初期中央政府的基本国策。韦睿仰慕石奋、陆贾并以之自勉,表明他一方面希望能凭借自己的才识胆略,经天纬地,救万民于水火,青史留名;另一方面,欲以古之贤人为楷模,不慕名利,谦恭自警,明哲保身。韦睿(公元442—520年)字怀文,京兆杜陵人,是南朝梁武帝时的名将。韦睿为世家子弟,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年少时就以才学、廉洁知名。刘宋、萧齐两朝,宗室贵族自相残杀,政局异常混乱。韦睿处乱世之中,冷眼旁观,审时度势,不露锋芒。南齐末年,东昏侯萧宝卷即位,骄奢淫逸,宠信奸佞,滥杀功臣宿将。韦睿意识到萧齐大势已去,于是暗中交结雄才大略、见识不凡的雍州刺史萧衍,得以趁势而起,成为南梁的开国功臣。此时韦睿已经五十九岁了。萧衍建立大梁政权之初,任用得人,才智之士有了发挥才干的机会。韦睿本是个书生,但是胆略过人,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和诸葛亮非常相似。据《南史》记载,“睿素羸,每战不尝骑马,以板舆自载,督励众军”,“睿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他身体羸弱,不善长骑马厮杀。作战时,总是坐在木板车上,手执白角如意指挥部队,一副书生模样(罗贯中笔下诸葛亮的形象或许与此描述有关)。然而韦睿虽然外表文弱,最让人钦佩的却是他超乎常人的胆略和勇气。他善于以少击众,善于出奇致胜,善于灵活采用水攻、火攻、长途奔袭、坚城固守等方略,常常能因敌变化而制胜。天监四年(505年)南梁政权出兵北伐,北魏军据险守小岘城,梁军久攻不下。一日,韦睿带兵轻装绕城巡查,突然城门洞开,几百魏军出城摆开阵势。随从大惊失色,纷纷要求回营换上盔甲再战,实际是想逃离战场。韦睿说:“城中敌军有两千多人,如果闭门坚守足以自保。现在平白无故开城迎战,一定是他们中的骁勇之士。如果击败这些精锐,敌人必将胆寒,城池定可攻破。”于是率领亲兵随从迅速发起攻击,敌军出其不意,狼狈败回城内。梁军趁势发动总攻,很快攻陷小岘城,进而拿下了战略要地合肥。钟离之战是韦睿主导的经典战役。天监五年(506年),梁武帝萧衍用人不当导致洛口大败。北魏军队趁势南下(当时号称拥兵百万),围攻军事重镇钟离。十一月,萧衍派大将曹景宗率军二十万驰援钟离。由于敌军势大,曹景宗不敢贸然交战,两军处于僵持阶段,钟离岌岌可危。危机时刻,梁武帝急调豫州刺史韦睿率军增援钟离,并赐他龙环御刀,命其监军:“诸将有不用命者,斩之。”对他给予充分的信任。韦睿援军从合肥出发,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十天左右就兵临邵阳。韦睿抵达前线,不是马上催曹景宗发兵,而是率领自己的部队,在曹景宗军营前二十里紧邻敌营处,连夜筑起营寨。魏军主帅中山王元英见之大惊失色道:这是何方神圣!毛泽东看到这里,曾将韦睿比作昆阳之战的刘秀、赤壁之战的周瑜。韦睿此举,使曹景宗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于是韦、曹率军与北魏大军展开激战。当时,北魏先锋氐人杨大眼,力能搏虎,勇冠三军,时人称之为虎将。而韦睿外表看似书生,也是勇气过人,能征惯战,北魏军称之为“韦虎”。两虎相争智者胜,韦睿从容调动诸军,灵活部署,他使用车阵、强驽对付杨大眼的骑兵,使用火攻进攻江岸上的魏军。梁军将士无不以一当百,人人争先,最终大破敌军,斩杀俘敌近三十万,是南朝对北方军队少有的战绩。钟离一战奠定了韦睿在中国军史上的赫赫威名。韦睿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军事,更在于他的品格修为。毛泽东最看重的,也是他的人品、德行。韦睿是个实干家,从不夸夸其谈。作为统兵主将,他身体比较羸弱,横刀立马、征战沙场本不是他的强项。但是为了作战的胜利,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事必躬亲,亲临一线调查研究、权衡筹措、指挥作战。战斗中,他进攻在前,退兵居后,与将士同甘共苦,常常身处险境而不顾,以此赢得部下的衷心爱戴。毛泽东很欣赏这种实干精神,多次称赞他“躬自调查研究”、“将在前线”。韦睿年少时,即以为官清廉出名。他的表兄杜幼文担任刘宋政权的梁、南秦二州刺史,邀请韦睿一起赴任(历练)。据《宋书》记载:“幼文所莅贪横,家累千金,女伎数十人,丝竹昼夜不绝。”完全是个吃喝玩乐的贪官(后被废帝刘子业所杀)。韦睿每日跟随在他身边,却能出污泥而不染,以清廉自守而知名。合肥之战,梁军大获全胜,缴获大量辎重、布帛,韦睿将其毫无保留地充作军饷,不取分毫。钟离之战大胜,缴获物资“与熊耳山等”(形容堆得像熊耳山一样高),韦睿依旧将其列于营门之前,交予劳军使者如数上报朝廷。古代军事将领即便是良将,也往往也是和平时期“喝兵血”,战时趁火打劫的。韦睿带兵多年而能廉洁自律,这在当时很是少见。对此毛泽东深为叹服,称赞他“不贪财”!韦睿是仁爱君子,以仁义御下,以慈爱侍亲。史书记载,他对待下属,“将兵仁爱,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毛泽东赞叹道:“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对待家人,他“事继母以孝闻”,“性慈爱,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当时,梁武帝沉溺佛教,文武大臣无不趋从,争相佞佛。只有韦睿不为官场风气所左右,不敛财,不媚上,闲暇之时以经史之学教导晚辈,其子韦棱、韦黯俱为当世名臣。韦睿淡泊名利,豁达大度。每当作战胜利之时,众将领纷纷上表奏捷,夸耀己功,韦睿则处处谦退隐忍,宁为人后,为众将所叹服。曹景宗为朝廷重臣,能征惯战,好与人争,韦睿对他处处忍让,宁可自己受委屈,二人在战场上齐心协力,共解钟离之围。大将昌易之为报韦睿、曹景宗解围之德,出资二十万钱,为二人设赌局取乐。韦睿明明已经赢了,却装出赌输了的样子,令曹景宗赢得彩头。对此毛泽东批注:曹景宗不如韦睿远矣。韦睿不仅是能征惯战的名将,治理地方也很有一套。他自小就在伯父韦祖征、表兄杜幼文身边历练,见多识广。先后担任过州主簿、别驾、长史、太守、刺史等地方官吏,“所居必有政绩”。萧衍起兵之初,曾长期兵围郢州(今武昌)导致城内疫病流行,百姓十死七八(推算死亡人口在五万以上),陈尸遍野。韦睿受命镇抚郢州,立即组织军民掩埋尸体,生产自救,恢复社会秩序,使百姓安居乐业。据《梁书》记载,韦睿处理政务“昼接客旅,夜算军书。三更起,张灯达曙,抚循其众,常如不及”(白天处理公务,晚上整理文书。每天三更起床,点着灯办公,安抚士民,惟恐有所遗漏)。他治理的地方,老百姓都携家带口争着前来投奔,故毛泽东称赞他是“劳谦君子”。这样德才俱备、文武兼通的军事将领,毛泽东怎能不喜欢!
本文标题:毛泽东最喜欢什么样的军事将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4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