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题目:关于旅游文化和文化冲突的思考姓名:邱林鹏准考证号:270015140145助学单位:继续教育学院指导教师:蒋信炜完成日期:2016.5.3目录第一章旅游交往中主体的文化震惊第二章旅游者的文化震惊第三章对跨文化的理解和适应参考文献摘要文化震惊是旅游中常见的现象。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文化震惊的概念、阶段、影响以及产生文化震惊的原因,最后为应对旅游中文化震惊的负面影响提出一些措施。关键词:文化震惊文化差异影响心理第一章旅游交往中主体的文化震惊(1)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差异文化包括人们模式化的和重复的思想、感觉和行为方式,因此,它不仅由交流来维持存在,同时也经常通过交流表达出来。文化是人的一部分,它不仅会影响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感觉,而且也影响到人们对生活中所接触的一切事物的感觉。文化还是观察全部生活的精神上的一系列窗口,它不仅仅是人们所居住的地理位置或者周边环境,也不仅仅是人们的个性或者背景的单一成分,它还包括人们的种族、国籍、语言、性别、信仰、身体健全与否或社会经济地位如何,这些成分以及它们相互组合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也决定着一个人在家庭、社区和职场上的影响力,因此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受着不同文化的熏陶,感受不同文化生活的氛围。就这样,我们相遇了,就像化学物质彼此之间发生了微妙的碰撞反应,起初强烈的排斥,到后来寻觅到了似曾相识的家乡而又亲切的感觉。你知道反应生成的是什么吗?它叫做“文化差异”。它不需要任何外加的条件或催化剂,因为文化的多元性的适应性非常强。日本学者星野命认为“文化震惊一般来说指的是一个人在接触与自己的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价值观或多或少不相同的文化时,最初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冲击和认知上的不一致,并由此而产生出的身心不适症,以及累积而产生出的一种潜在性的、担心的恐慌状态。”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所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其实,我认为简单一点说文化震惊就是到一个我们不熟悉的环境而产生的各种反应章海荣(2004)认为在旅游中文化震惊一般有三个阶段:(1)在旅游者进入一个具有新文化的旅游地之前。我们现在的旅游一般不是在对旅游目的地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去旅游的,而是在广告上、画册上或是听亲朋好友的介绍等感觉那个地方很有吸引力而决定前往的,其实在你认为某地有吸引力的时候你已经经历了这一阶段。(2)旅游者在旅游地经历文化震惊之中。当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之后,发现这个地方的很多东西都和自己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不一样,有的旅游者会感觉非常有趣、有意义,但有的则会感觉什么东西都是陌生的,没有一点安全感,这正是旅游者在经历文化震惊。(3)在旅游者回到自己文化群体之后这一阶段对我们一般旅游者(去旅游的时间比较短)来说是很不明显的,而对于修学旅游、科考旅游、较长期的商务旅游等则是很明显的。由于他们在异地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文化,回来后会对自己的文化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时他们就在经历这一阶段。部分学者们认为旅游者进入异质文化中产生的文化震惊,主要集中在后两个阶段。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三个阶段的说法,因为现实中的部分旅游者正是经历了第一阶段的文化震惊后,才渴望去亲眼目睹一下,才会有后面两个阶段的文化震惊。第二章旅游者的文化震惊(1)文化差异性是导致旅游者文化震惊的直接原因不同的国家、民族或者群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文化,并且每种文化都与各自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等是紧密相联的,所以很难改变。再者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的肤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得多。地域、疆界只能划分出两个国家、民族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内在本质上的区别。(2)文化震惊与旅游者的类型有关来自同一客源地的不同旅游者,同时面对某种异质文化时,都会产生文化震惊,但其强度烈度及持续的时间长短却因人而异。从心理的角度看,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各不相同的缘故。对异质文化适应性强的人,通常具有如下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外向、态度积极、行动灵敏、办事灵活、自主性强、有创造性、吃苦耐劳、领悟力强等等。对异质文化适应性弱的人,其心理特征正好与之相反。不同的心理特征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第三章对跨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跨文化适应需要一个空间,在此空间里,来自两种文化的交际者象队友一样通过彼此协商重新定义边际。边际在本文被视为基于各种文化核心价值的差异所形成的一条隐形界限,它区分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交际者。在重新定义和调整的过程中,这条隐形的界线逐渐扩展到一个边界区,然后再到一片边境。边界区通常是指一个狭窄的空间,而边境则指更前沿的区域。也就是说,跨越边际线就是通过跨文化适应穿越模糊的文化界线,使之进一步扩大成跨文化理解的前沿区域。这片区域就是我们所说的跨文化接触领域或跨文化适应的空间。接触区域因两种文化体的差异而产生了高度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管是为了控制还是合作,这个空间里两种不同文化的互相适应定义了人的文化认同。因此,文化认同的形成、维持和确认都是基于对边界扩展空间里文化差异的辨别。跨文化适应的交际者不仅认识到文化差异具有相对性,而且具有不同的类型。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将边际这一概念视为跨文化适应的基础,以及作为构建跨文化传播理论的中心。正是在边际线到边境区域中,文化展现了它在两种相对的力量(如中心/边缘,强势/弱势,真实/虚假)之间循环和转变过程的动态特性。图1中的A和B代表两个交际者,它们是两个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文化实体。每个实体都是一个自我独立且自我发展的体系。然而,正是两个实体的联系和互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跨文化适应体系。尽管在互动过程中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跨文化适应的成功就在于交际者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能力。两个文化实体之间的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产生的整体系统,说明跨文化适应的动态特性是相对性的。分开而言,两个实体是各自封闭的体系,通过对各自文化的自我吸收和凝聚完成内部的转变。然而,通过跨文化适应,两个实体的综合统一体就在彼此互动的不同阶段呈现了出来。第四章旅游在我国名族地区产生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千变万化的自然风光,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无比优越的资源条件,优先发展旅游事业,早已成为民族地区人民和各级政府的共识。然而,“旅游业像把火,它可以煮熟你的饭,也可以烧掉你的屋。”因此,有必要全面探讨旅游开发可能会对少数民族地区产生的各种影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民族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实践证明,它对民族地区的影响是积极的。1、搞活经济,增加民族地区的经济收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地区单一的生产结构将发生改变,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和与之相关的第二、第一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资料显示,旅游业的经济乘数远高于其他行业,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等各方面的需求,为民族地区的生产带来了新的推动力,民族旅游业,为民族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早在1998年为例,西部地区旅游总收入已达690.1亿元,占全国旅游业总收入的20.1%。由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的增加,民族地区的人们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首位旅游目的国,我国旅游业生产力的布局必将逐步向西部倾斜,这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2、拓宽视野,推动民族地区的文化复兴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随之也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当地人们从抵制到认可再到接纳,这是一个拓宽视野的过程。各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通过外来人员将本民族的文化传向世界,而一个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程度越高,对该民族的发展越有利。拓宽的视野,使民族地区的人们有了更全面的心理准备,获得的机会将更多、更大。20世纪80年代前,民族文化往往被视为落后的、愚昧的,而在80年代后,随着旅游业的开展,民族文化被开发利用,唤起了民族地区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促使他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激起他们恢复原有的现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的热情。3、更新观念,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旅游业的发展给民族地区带来了市场的繁荣和生活的改善,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由于旅游业的需要,非农业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青年和妇女,他们必须逐步改变落后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才能适应陌生的环境、现代化的氛围,才能融入全新的生活、全新的工作。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大量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此,当地政府必然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人们对教育的热情也会更高,教育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必将极大提升民族地区的人口质量。另外,外来打工人员和移民与民族地区的人们共同生产、朝夕相处,他们的择偶范围将会逐步扩大,婚姻类型将会出现多样化,势必对该地区的人口素质和结构产生积极影响。4、扩大开放,加快民族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极不发达,而旅游业恰恰是一个能够刺激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从而加速城市化的增长点。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着眼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硬件的建设,更强调旅游吸引力的可持续性,着重营造一个综合性能高的旅游大环境。因此,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发展过程,必然对城市的升级换代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旅游业拉动了城市基础建设,包括交通、通讯、公用设施、环境条件均获得极大改善。旅游业还扩大了城市的开放性,增强了城市与外界的物质、文化、信息、人员的沟通,使城市更加活跃,与外界接触更频繁、更广泛。发展民族旅游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探讨民族旅游对民族地区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更要对其消极影响特别是对民族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深入了解,以利于民族旅游和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参考文献1《旅游文化学》章海荣著2百度文库3中国学术期刊网
本文标题:民族文化学邱林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5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