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症状气虚一个人气虚的时候,除了感觉浑身没劲儿外,可能还会感觉身体虚弱、面色发白、呼吸短促、稍一活动就出汗、声音低微、爱忘事儿、胸闷、精神不振等等,这主要是因为身体里面,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功能变差所致。造成气虚的原因很多,比如先天遗传不好、营养不良、年老虚弱、长时间有病、生过大病或动过大手术、经常疲劳过度等等。其实,气虚和“亚健康”很相像,它跟现代人承受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压力过大,以及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气虚的症状如果比较轻的话,那你就要把生活、饮食的方式转变一下。如果已经出现了一些不适症状,那我还是建议你调理调理比较好。血虚中医讲,“心主血,肝藏血”。所以,血虚的时候,主要以心和肝两脏的毛病最多。心血虚的时候,会出现心慌、失眠多梦、心烦等;肝血虚的时候,则会表现为脸上没有光泽,耳鸣、眩晕、看东西不清楚、手脚发麻、头发枯黄等等。人体内的血与脾、肝、心三个脏器密切相关。中医上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经常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过分偏食,脾胃功能受损的时候,就会出现血虚。另外,月经量多、失血过多等等,也会引起血虚。所以,出现血虚的症状的时候,除了要消除心肝上的症状外,补脾胃也必不可少。我们身体的五脏之间,五脏与六腑、九窍、四肢、百骸都是有联系的,而五脏是身体的根本。五脏之间,也是相生相克的。肝、心、脾、肺、肾对应着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就是相生。另外,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就是相克。肝、心、脾、肺、肾也是一环扣一环,互相生出来。当一个人肾阳不足的时候,会伤肝。所以,一个脏器生病了,就会连累另一个脏器。治病要制本,所以首先应辨明症状及脏腑阴阳,了解疾病机理。二、机理脾胃虚弱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内经》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证治准绳》说:“脾胃者,气血之父也”。脾胃功能强健,可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如饮食不节或肝胆之病横犯脾胃,致脾胃功能减弱,精微不足,生化无源,久则出现血虚。血虚则可进一步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常。饮食不足人体脏腑靠气血津液滋养,气血津液靠水谷精微来化生。清代喻昌《医门法律》说:“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如饮食数量不足,长期饥饿,气血生化无源,势必导致血虚。另外,饮食量虽然充足,但嗜欲偏食,亦同样出现造血原料的缺乏,使生化之源不足,而出现血虚,并导致其他病证。失血过多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证皆可造成血虚证。另外,由于出血,日久则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一方面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响新血的生成,继而加重血虚。肾气亏虚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及房劳过度等均可引起肾虚,而肾虚则精少,精亏则血虚。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出血损伤阳气阴液;强力劳作能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三、膳食治疗原则治疗血虚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肾生血、祛瘀生血、解毒生血。健脾和胃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鸡肚、鸭珍、牛肚、白扁豆、薏米、小米、大枣、酸奶、空心菜、菠菜等。益气生血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清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说:“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温病条辨》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景岳全书》则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食物有肝脏、人参、西洋参、大枣、黄芪、白莲子、粳米、红糖、蜂蜜、龙眼等。补肾生血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五脏六腑后天之精。精能生髓,髓能化血。同时,肾中之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熙、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所以,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临床上,治血虚,必当补肾以填精,精髓足,血自旺。常用食物有鹿茸、鹿角胶、阿胶、龟板胶、枸杞子、紫河车、黑豆、紫米、鲤鱼、肉苁蓉等。祛瘀生血无论脾胃所化之营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须通过经脉和髓道进行释放和传输,并循环全身。精髓化血,禀于先天,而养于后天,后天水谷之精微,五脏六腑之精,亦赖经脉输送,汇于冲脉——血海,与肾之大络相会以滋肾,以营骨髓。如气血瘀阻,脉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使血液生化无由。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食物如藕片、黑木耳、洋葱、山楂、醋等解毒生血不管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郁久均可化火,火热之气最易耗血伤阴。再者,象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邪毒内陷,下及肝肾,可直接造成精髓亏乏,以致生血无源。内陷邪毒或七情郁火,又可阻络成瘀,而致新血不生,因此需要清热解毒。常用食物有蒲公英、金银花、豆腐、动物血。四、营养原则气血双补需以食用补血、补气的食物、药物慢慢调养,切不可超之过急。气血双补的食物既可补气,又能补血。常用的食物有猪肉、猪肚、牛肉、鸡肉等,常与之相配伍的中药有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等。1、宜多吃具有补血、补气作用的食物。2、宜多食性平、味甘的温热食物。3、宜多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类食物。4、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5、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吸收差,但是新鲜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参与血红蛋白的生成,叶酸缺乏可造成大细胞贫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贫血。因此亦要多吃蔬菜。五、适宜食物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选择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莜麦等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可补气;紫米、黑米等高铁、粘多糖丰富的食物补血效果佳。2、肉蛋奶的选择:鸡肉、鹅肉、牛肉、兔肉、狗肉、鹌鹑、野鸡、猪肚、青鱼、鲢鱼、刀鱼、鲳鱼、章鱼、驴肉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丰富的食物有助于补气;猪肉、羊肉、牛肉、猪肝、羊肝、牛肝、猪血、鸭血、甲鱼、鲳鱼、鳜鱼、黄鱼、章鱼、海鳗、鳝鱼、乌贼、海参、蛤肉、带鱼等富含蛋白、生物碱的食物则有利于补血。3、蔬菜的选择:补气的可选择山药、马铃薯、南瓜、冬笋、胡萝卜、香菇、扁豆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补血的黑木耳、地耳、黄花菜、菠菜、胡萝卜、藕、发菜等富含粘多糖、叶酸、生物碱的食物。4、水果的选择:栗子、莲子、榛子、大枣、椰子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对于补气有特殊功效;桑椹、荔枝、松子、龙眼肉、大枣、花生、樱桃、葡萄干等叶酸、烟酸、黄酮类丰富的食物则利于补血。
本文标题:气血两虚者饮食调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6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