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案首页授课教师赵芸课题汉字的演变课程名称古代汉语课型授课班级143文7-11、书法授课时间9.21-9.25授课时数12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人文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确定的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演变的历程;2.明确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及隶变的意义;3.了解各阶段汉字字体、形体等特点。教学重点了解汉字演变的历程教学难点了解各阶段汉字字体、形体等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举例法教具设备多媒体阅读推荐文献裘锡圭《文字学概论》作业布置教学后记教案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今草、狂草)——行书(行楷、行草)甲骨文:上古时期的古人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金文:古人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篆书: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创造的笔画圆转的汉字形体。秦统一之前的篆书称为大篆,秦统一之后经过李斯等人改革而推行的篆书称为小篆。篆书的特点:笔画圆转,字形内聚包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象形的意味,但符号性是大大地增强了。隶书:两汉时期通行的标准的汉字形体即为隶书。其特点是笔画方折,字形成“八”字分散,毛笔的运笔痕迹比较明显,而前几乎完全丧失了原始汉字的图画性。汉字的发明是什幺时候,现在还没有定论。古代传说汉字是黄帝的史官苍颉发明的。许慎《说文解字·叙》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tíháng)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根据20世纪的考古发现,在陕西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江浙一带良渚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一些带有刻划符号的陶器,如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发现的一件陶器上有一“岳”字,字形与商代甲骨文的“岳”字非常近似。总之,虽然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商朝的甲骨文,但甲骨文已经是很成熟的汉字了,所以汉字的发明肯定在商朝之前。从甲骨文到今天使用的简体楷书,数千年间,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体态都发生过多次变化,尤其是体态方面的变化更为突出,形成了多种字体。《说文解字·叙》说:“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在各种的字体中,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是有代表性的正式通用的字体。(一)甲骨文甲骨文是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西北)以后二百七十多年间商朝统治者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当时占卜的方法是,在选好的龟甲兽骨背面凿出一个小坑,然后用火烧灼小坑所在的位置。因小坑的地方较薄,受热以后就会暴裂,裂开的纹理叫做“兆”,竖纹叫“兆干”,横纹叫“兆枝”。占卜者依据“兆”来判断吉凶祅祥,然后把占卜的过程和结果刻写在所占的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内容概括起来包括:命辞、占辞、兆序、兆记和验辞,其中前四种是占卜的时候刻上去的,教案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验辞则是占卜的结果获得应验之后刻上去的。由于甲骨文一般都是占卜内容的记录,所以又叫卜辞、贞卜文字。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所以又叫契刻辞、刻文。契刻这些文字的龟甲兽骨在地下沉埋了三千年,其间也不时被人翻挖出来,但是没有人知道上面刻着具有巨大历史价值的古代文字。直到清末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甲骨文的价值才开始被人所认识。一个世纪以来,出土的有字甲骨已经累积达到十多万片,不过其中只有少数是完整的卜甲或卜骨,绝大多数是碎片,有的碎片上只有一个字。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甲骨文以象形、会意居多,形声字只占27%左右。尤其在早期甲骨文中,有些象形字的写实性很强,形象逼真。(2)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异体字很多。有些字的结构成分多少不确定。有些字构成成分不确定。有些字书写的方向不固定。(3)存在不少合文。合文形式上像一个字,实际上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写在一起,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语素。(4)书写行款无定式。甲骨文的行款虽以竖行为原则,但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无固定式样。(5)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这一特点与书写的工具密切相关。商朝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书写是用毛笔,甲骨文已有“笔(聿)”字,作,正象手执毛笔之形。但是占卜的内容需要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用刀刻写就无法保持毛笔字的笔法和笔画结构,于是因材而施,改曲笔为直笔,改填实为勾廓,改粗笔为细笔。所以有的文字学家认为甲骨文实际上是商朝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教案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二)金文金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金文包括殷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时期的銅器銘文,狭义的金文仅指西周时期的铜器铭文。由於金文多數出現在鐘鼎彝器上,鑄造鐘鼎彝器的材料是吉金(上好的金屬叫吉金,主要指青銅),所以金文又有“鐘鼎文”、“彝器文字”和“吉金文字”之稱。殷商時代的青銅器有文字的是少數,而且字數不多,沒有超過50字的。西周是金文的鼎盛時期,無論是銘文的量還是銘文的字數都較多,不少銘文都在一百字以上,例如西周初康王时期的大盂鼎(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就有291字,西周末宣王时期的毛公鼎(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则多達497字,是目前所见最長的銘文。金文不象甲骨文那样是直接用刀在坚硬的甲骨上刻出来的,而是先用毛笔将字写在模具上,然后刻好鑄造出來的,故具有肥厚粗壯、圓渾豐潤、莊重美觀、富於變化等特点。和殷商甲骨文相比,西周金文的形体机构有了很大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筆劃豐滿粗壯,多用肥筆和曲筆。字形長圓,庄严厚重。行款多直書左行,排列整齊。2、新的象形字很少出現,原有象形字的象形色彩开始減弱,趨向線條化和符號化。形聲字大量增加,一些字如“走、言、金、厂”等作为部首被使用。3、書寫日趋規範,偏旁逐漸定型,異體字減少。如“彳”旁基本处于字的左方,辵旁基本处于字的左下方。4、合文大量減少,比甲骨文少得多,且组合方式相对固定,常見的是上下组合式。總体來看,西周金文和殷商甲骨文在结构、风格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显得更加成熟,更加符号化。不过也有些金文特别是早期的有些金文其结构相当复杂,比甲骨文还象形,更象表现事物形体的图画。教案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三)战国文字戰國文字是指戰國時期周王室和各諸侯國所使用的文字。戰國時期,由于諸侯割據,政令不一,“田疇異畝,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导致各国文字在内部结构和书写风格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根据今人王国维的研究,战国文字共分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两大系统。秦系文字是通行于秦国的文字,由西周金文发展而成,或称“西土文字”、“籀文”、“大篆”。秦系文字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是小篆的先河,相传周宣王时期的太史作了大篆《史籀》十五篇,故名。大篆主要包括籀文、石鼓文、詛楚文等。《史籀篇》原书早已亡佚,不过《说文解字》里还保存了二百多个籀文。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人刻在十個鼓形石頭上的文字,故稱石鼓文。石鼓文的内容是记载秦国国君游猎的四言诗,故或称“猎碣”,诗的格調和《詩經》相仿,每鼓一首。石鼓唐初发现于天兴县(今陕西凤翔),原共刻有六百多字,后經历代搬遷磨損,現一鼓上的字已完全磨灭,其余九鼓的字也残缺不全,总共只剩下三百多字。石鼓文的筆形佈局極有法度,偏旁部首的寫法和位置基本定型,結構嚴謹,体态端莊,大小一致,風貌與小篆已十分接近,只是比小篆繁复。其制作时代處於西周晚期金文向小篆的過渡階段,但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共有秦文公、穆公、襄公、献公时期几种说法。六国文字是指战国时期秦国以外齊、楚、燕、韓、趙、魏等六國的文字,或称“东土文字”、“东方六国文字”、“六国古文”、“古文”等,它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部分。六国文字主要包括汉武帝时期在孔子旧宅中发现的“壁中书”古文、《說文解字》、曹魏时代《三体石经》、宋郭忠恕《汗簡》、宋夏竦的《古文四聲韻》上所收录或刻写的古文以及后代新出土的六国简帛金石文字和陶文等。其中《说文》共保留六国古文百多个。(四)小篆小篆,对大篆而言,又名秦篆,是秦系文字的一种,由大篆省改整理而成。秦始皇實行“書同文”政策時所頒行的標準字體就是小篆。《说文解字·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传说小篆是李斯所创,或秦时下杜(今西安市南)人程邈所创(见《说文解字·序》),实际上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的战国末期小篆已經基本定型,李斯等人只是對小篆進行了一番整理工作,使之標準化规范化而已。教案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五)隶书隶书起源于秦代而通行于汉代。《说文解字·叙》曰:“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汉字从篆书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是汉字字体演变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可以把隶书看作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分古隶(秦隶)和今隶(汉隶)。古隶的笔画虽然开始向平直发展,但还没有完全摆脱篆书的形式,而且比较草率苟简。今隶通行于西汉到晋初,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篆书的圆笔笔意,而且讲究波势和挑法,比较工整美观。隶书的特点是:(1)用平直方正的笔画取代了圆润曲折的线条。隶书把小篆的圆润线条变成方折笔画,彻底改变了汉字的象形面貌,奠定了方块汉字的基本形状,使得汉字成为完全符号化的语素音节文字。(2)改变或混同了很多部首偏旁。(六)楷书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是从今隶进一步平直化、方块化而来,形成于汉末魏初,并沿用至今。楷书的结构与隶书基本相同,只有少数地方有些变化。与隶书的区别主要在于用笔上,楷书笔画平直,没有隶书的波势和燕尾。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或者说是根本性变化。总的趋势是由繁难到简便易写,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象形性逐渐减弱,符号化逐渐增强。到了隶书阶段,象形性特征基本上已看不出来了,成为纯粹的方块形语素音节文字。汉字的这种演变趋势主要原因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文字作为语言的书面记录符号,是为社会交际服务的。社会交际需要方便快捷地传递交际信息,繁难的文字便不适用。需要指出的是,汉字的形体尽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其表义性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只是表义性不再是通过象形特征体现出来,而是通过汉字的组合部件的可独立性和表义性体现出来的,所以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来了解它们的本义,比如从“人(亻)”旁的字不论是会意字还是形声字,其意义一定与人有关,或是表示人的品性,或是表示人的行为;从“木”旁的字一般都与树木有关,或表示树木的名称,或表示用树木制作的工具对象;从“犬(犬)”旁的字一般都是表示动物的名称;从“心(忄)”旁的字一般都与人的心理或情感有关。掌握汉字的这一特点和规律,对于学习古代汉语是很有帮助,
本文标题:汉字的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9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