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资料 > 英语基础 > 汉语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三、句子语病修改歌诀检查语病要细心,先看主干主谓宾,残缺搭配是病因;再看枝叶定状补,能否搭配语中心。下面语病常常见,熟悉现象心有底。是否恰当用词语,语序是否属合理,前后有矛盾,更有不统一,替概念,有歧义,句式杂糅使人迷,结构又胶节,语言重复又多余,多层否定成后语。修改语病法牢记,添、删、调、换百病医。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第一部分一、主语、谓语1、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2、谓语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太阳‖热烘烘的。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主语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主语谓语(名词)她‖大眼睛,红脸蛋。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二、动语、宾语1、动语动语和宾语是共存的两个成分,没有宾语,就无所谓动语,动语又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例如:他终于露出了笑容。(中补短语作动语)你们要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联合短语作动语)山坡上下来两个人。(不及物动词作动语)他昨天哭湿了一个枕头。(中补短语作动语)2、宾语(1)名词性宾语。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近宾远宾近宾远宾近宾远宾(2)谓词性宾语。例如: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复句形式作宾语)三、定语、状语、补语1、定语(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2、状语(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午后],天很闷,风很小。[白]跑一趟。(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3、补语(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这个字写〈错〉了。她哭〈红〉了双眼。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心里痛快〈极〉了。这几天真是烦〈透〉了。这家伙讨厌〈死〉了。比上次要好〈一点〉。(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看了几遍。等了一会儿。来了两个月。(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看得清楚,看不清楚?第二部分四、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例如:(经济)的振兴要靠科学技术。主语‖谓语定︱中(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主语‖谓语定︱中动︱宾定︱中2、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用来做谓语。现在[已经]深秋了。主语‖谓语状︱中有的同学[上课时][在下面][悄悄]地讲话。主语‖谓语状︱中3、与补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补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能由短语充当。例如:那位学生昏倒过去了。我们的校园打扮得真漂亮。主︱谓主︱谓中补〉中补句子分析示例(全体)同学[都]做完(语法)作业了吗?主语‖谓语(定)︱中[状]︱中动︱宾中〈补(定)︱中语气词A衣服洗干净了。|主||谓||述补|B坑挖浅了。|主||谓||述补|C坑挖深了。|主||谓||述补|三个句子都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从句子成分来看,都是“主语+谓语+补语”的结构。A句表示动作完成了,并达到了预期的结果。B句表示动作完成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C句既可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达到预期目的(坑的深度达到了事先的要求),也可以表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坑的深度超出了事先的要求)。她[把衣服]洗干净了。她[不]同意这样做。(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自尊心)问题。第一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他洗了”,表意不清;第二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她同意这样做。”意思相反;第三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核心归结为问题”,意思不明确划分句子成分一、主语和谓语(一)什么是主语、谓语在一个句子里,如果前一部分指明所要陈述的对象是“什么人”或“什么事”,那么,表明这人或事物的词语就是这个句子的主语;如果后一部分陈述前一部分的人或事物“是什么”“干什么”“怎么样”,那么,表明“陈述”的词语就是谓语。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主语是受谓语陈述的,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勤俭‖是一种美德。干部和群众‖很团结。(二)主语的类型按照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把主语分为三种类型。1、施事主语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施动者),即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发出的。主动句一般就是这类句子。如:我打球。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2、受事主语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受动者),即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要涉及到主语,要落实主语头上。被动句一般就是这类句子。如:球被我打。马达发动了。3、中性主语这类主语,既不是施动者,也不是受动者,它只是谓语描写、判断、说明的对象。这类句子的谓语一般由名词、形容词以及相应的短语或主谓短语充当,还可由非动作动词“有、是、在、像、姓”等充当。如:屋里的气氛更加活跃了。描写今天国庆节。说明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存在共产党像太阳。描写他是共产党员。判断夕阳无限好。描写(三)主语和谓语的构成大多数情况下,主语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也可由其他词或短语充当。如:雷锋回来了。你同意吗?她的眼睛模糊了。老通宝恨洋鬼子不是没有理由的。危险进一步威胁到市委。讨论开始了。(动词、形容词和短语作主语,我们已把它看作为一个事物。)我们的理想实现了。动词谓语句水热了。形容词谓语句今天晴天。名词谓语句十月的北京阳光灿烂。主谓谓语句(四)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有两个主语,一个是句子的主语,叫大主语,一个是充当谓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叫小主语。主谓短语是对大主语陈述说明的,可以在它和大主语之间断开。如:他身体很好。(大小主语之间是)隶属关系那些情况我已经知道了。支配关系人们心情沉痛。隶属关系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研究过了。相关关系(可加“关于”)
本文标题:汉语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9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