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谈谈汉语的文化特点(语言,语义,语音)汉语区别于世界其他各种语言,因为其有自身的特点,下面将从语音,语义,词汇构成,语法以及汉语本身等方面来分析语言的文化特点。一:语音方面:汉语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声调可以使音节和音节之间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于是形成了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二:这就是汉语语法自身的特殊性即意合。无论是词组合成句子,还是单句组合成复句,首先考虑的因素往往是语意的配合,而不是语法形式的使用,只要几个负载着重要信息的关键词语在意义上大致搭配得拢,就能言简意赅地达到交际目的,这几个词就可以组合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意合”。汉语语法的这一特点,使它结构独特,灵活多变,颇多隐含,着重意念,其意合性、灵活性和简约性是其它语言所不能比拟的。汉语语法的上述特点,有利于我们在阅读中运用意会的方式来进行感知和理解,这对于加快阅读速度就有极大的便利。(二)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由于汉语的单音语素多,所以由它构成的单音词和双音词也较多,词形较短。同时汉语中的单音节基本上都是语义的承担者。这些单音节可以作为语素来构成大量单音词,也可以合起来构成合成词。(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由于汉语中有意义的单音节语素差不多都能充当词根语素,词缀语素少而且造词能力较弱,因此,汉语中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情况最多。(3)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双音节化。过去的单音节词有的被双音节代替,如“目——眼睛”、“石——石头”。有些多音节短语也被缩减为双音节词,如“外交部长——外长”,“彩色电视机——彩电”。新创造的词也多为双音节的,如“弱智”“离休”。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三音节词也有所发展,但双音节词仍然是多数。(三)语法方面(1)汉语缺乏形态,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例如英语“Shelovesme”和“Iloveher”,同是一个代词“她”(或“我”),做主语时和做宾语时词形不同;同是一个动词“爱”,主语是第三人称时要加“s”,主语是第一人称时则不加。而汉语里的“她爱我”和“我爱她”,里面的两个代词“她”和“我”,不管是做主语还是做宾语,词形都不变化;动词“爱”,不管作主语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没有相应的形态变化。相比之下,汉语呈现出一系列分析型语言的特点。(2)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例如“不很好”和“很不好”,因语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在“我和弟弟”“我的弟弟”中,“和”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偏正关系,由于虚词“和”与“的”的不同,因此表示的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相同。(四)汉语本身1,汉语记录、表现、象征着汉民族文化。五千年来,浩繁的文化典籍跨越时空,通过汉语这一极具文化特色与魅力的传播媒介传承着丰厚的中华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及其发展。2,汉语是维系祖国统一,民族融合的重要纽带。语言文字的功能绝不仅仅在于交流和书写,还关乎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共同的语言文字有助于形成共同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历史记忆、民族情感等。汉语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而这正是促进和维系中国统一的前提条件之一。3,汉语表达了中国自古代以来为人处世的哲学观和价值观,比如中庸之道,集体主义和辩证法。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我们可以从“众人拾柴火焰高”、“公而忘私”以及“舍生取义”等词看出来。而任何与个人有关的词,比如“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等都是不好的状态;单个的见识也被认为是有限的,自我欣赏常常被认为是“孤芳自赏”。许多以自开头的四字格成语表达了对“不谦虚”的鄙夷,如“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抑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和枪打出头鸟”都反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易经》和《老子》《庄子》等许多古代典籍里都有一些传诵千古的辩证箴言,比如:“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以及物极必反,这些文化对后世的中国人辩证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汉语可以反映中国人对数字的崇拜。在汉语中,可以发现有很多由数字构成的成语和熟语,比如:朝三暮四,九牛二虎之力,九五之尊,十全十美,三心二意,七上八下,九九八十一难,一举一动等。5,汉语中称呼词,谦辞,敬辞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的等级制度,宗法关系和封建伦理文化在汉语文化中所遗留的影响。比如: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中国二、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这种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汉语中经常有诸如“您、局长、刘老”等敬语。汉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甚至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否则就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甚至显得高傲;谈及自己及与自己有关的人或物时则要用谦词,如不使用,也会被认为没有礼貌,比如中国人喜欢说“鄙人(I),鄙姓(myname),贱内(mywife),寒舍(myhouse)。6,汉语具有男女不对称的文化表征。像英语,法语以及很多拉丁语系,名词和动词都是分阴阳性的,比如:男警察在英语中是policeman,女警察是policewoman,但是在中文里我们不是通过本身创造两个词来表示阴阳性,而是通过添加修饰语。又比如在汉语里很多次都是由“女”字旁构成的,如“娶”,“嫁”,“婚”,但是这些涉及到男女双方的词基本都是加“女”字旁构成,而很少加“男”字旁,反映了汉语具有男女不对称的文化特点。7,汉语具有人际功能和寒暄功能。汉语可以帮助人们确定和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也能维系和协调人际关系,称呼语,寒暄语,道别语就具有这种功能,比如,王先生,周小姐,妈,爸,你好吗?新年好,一路平安等都能传达这类功能。8,汉语也有解释汉语本身的功能,它可以解释、命名和批评自身特点,比如:汉语是声调语言,9,汉语有表情功能,能帮助说汉语的人表达其感情,比如“我爱你,我的祖国!”“我恨你!”等。10,汉语重人称,多动态,多用动词,动词的动态感强,动势强,如:我倒了一杯茶给他喝,此句话里有三个动词,但是翻译成英语就只需一个动词,Igavehimacupoftea.
本文标题:汉语的文化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97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