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1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3.如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这个图中可知A、CD段是气体B、晶体的熔点是48℃C、BC段晶体不吸热D、6min时晶体已完全熔化4.下列选项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中的彩虹B、透过装水的矿泉水瓶看到放大的文字C、通过湖面反光可以看到树的倒影D、太阳光透过叶子会在地面有一个圆形的光斑5.关于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春天,湖面的上空弥漫着大雾——液化B.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汽化C.秋天,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化成水——熔化D.冬天,农家的屋顶上铺了一层白色的霜——凝固6.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7.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2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8.“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9.今年“六•一”儿童节,“心得乐”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在我市城南公园举行,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大小不变D.远离穿衣镜10.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11.“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A.沿OA方向B.沿OB方向C.沿OC方向D.沿OD方向12.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13.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它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个人发出声音的▲不同.14.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已知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图所示,北方漠河地区冬季最低温可达﹣54℃,测此地冬季最低气温应选▲温度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应选▲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15.冰糖葫芦(如图)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16.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试解释进入冬季后常见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1)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__▲_(减慢/加快)蒸发吸热。(2)冬天人们在户外晒太阳,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3)一场大雪后,万籁俱寂,蓬松的雪在▲过程中减弱噪声的。(4)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形成的,此过程__▲__热。(选填“吸”或“放”)317.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的▲的缘故.18.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选填“衣领”或“平面镜”)19.(1)湖中倒影是光的_▲_射而形成的_▲_像;(2)如下左图所示,是“千手观音”的剧照,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_▲___的缘故.20.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上中图所示.当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的大小为▲°;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21.星期天小明在厨房中帮厨时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些“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___(小水珠/水蒸气)。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靠近壶嘴的地方,没有“白气”,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水蒸气离开壶嘴上升一段距离以后才能遇冷__▲__,形成“白气”。“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现象,“白气”消失。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22.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23.图中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º的夹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4.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41分)25.(4分)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1)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你▲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2)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但有时还是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是:▲.(3)该实验表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426.(5分)(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有关.27.(6分)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__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28.(7分)如图所示,是郭明和李华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5(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图▲(选填“a”或“b”),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4)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种原因)(6)郭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29.(7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实验时,小明应在▲(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但小虎无论怎么移动B,都不能与A蜡烛的像重合,是因为▲.(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30.(4分)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下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的结论正确,理由是▲。(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31.(8分)小华用两个硬纸筒制成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如图a所示。(1)请在图a中画图解释蜡烛AB在屏上所成A′B′像的原因。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0°40°360°60°6(2)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若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如图b所示,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3)①小华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c中作出像的高度h随像到小孔的距离s变化的图线。根据表中的数据及描绘的图线可得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关系为▲。②如图d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将蜡烛AB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泰兴羌溪公园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e所示),这是▲(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选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7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分析测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22.(注:像没有用虚线连接全错扣2分)23.(注:没有标度数或多标或标错扣1分,箭头标错或不标扣1分)24.如图:(注:AB没有箭头或箭头方向错误扣1分,平面镜用虚线扣1分)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41分)60º30º825.(1)能(2)不能钟罩也能传声(还有钟罩传声介质等意思对即可)(3)真空26.(1)发声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
本文标题: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0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