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卫生项...
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完工总结报告1前言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卫生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实施8年来的进展情况、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在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领导下,卫生部贷款办公室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专家组,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卫生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的完工总结报告。报告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下列步骤:一、制定终期评估与完工总结报告大纲和实施方案,明确报告的目的、内容、要求和具体安排。召开工作组与专家组会议,讨论项目终期评估与完工总结实施方案和调查内容,2003年7月15日卫生部贷款办公室会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正式部署了项目的终期评估与完工总结工作。二、组织10个项目省(自治区,下同)按照终期评估与完工总结实施方案与报告大纲的具体要求,开展项目终期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收集资料并完成各省的完工总结报告。同时终期评估与完工总结专家组收集核对各省填报的数据,并对各省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三、完工总结专家组在收集各省报告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云南、甘肃省现场考察,进一步调查、收集必要的项目资料,通过汇总、分析与多次讨论最终形成了覆盖各省及中央级项目实施情况的国家级项目完工总结报告。本报告的资料主要来源于:1)项目常规年报表;2)项目完工报表与自评估报表;3)项目的年度进展报告;4)专题调查及现场考察收集的信息。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疾病预防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完工总结报告2摘要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卫生Ⅶ项目),由计划免疫子项目和健康促进子项目两部分组成。该项目于1995年完成了对各省的预评估工作,1996年3月19日启动,项目原定执行期为5年(1996~2000年),经过3次延期于2004年6月30日结束。卫生Ⅶ项目的计划总投资为139400万元人民币,其中60%为世界银行贷款,40%为国内各级政府配套资金(引自国家计委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该项目计划使用世界银行贷款6700万个特别提款权,相当于82005.32万人民币,其中分配至计划免疫子项目的数额为5853.62万个特别提款权,相当于71645.97万人民币,占该项目总额的87.37%。计划免疫子项目在中国最贫困的甘肃、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陕西、山西、湖北、新疆、云南10个省实施,包括冷链装备、卫生人员培训、计划免疫管理和监测、信息传播和社会宣传动员等4个子领域。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与项目执行机构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项目的预期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项目的总目标是通过巩固和发展10个贫困省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的传染病,以降低儿童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项目通过开展人员培训、改善计划免疫服务质量、建立计划免疫经费筹集机制、扩大计划免疫服务范围、扩大提供疫苗的种类等特定目标来实现上述总目标。项目通过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有效控制了项目省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并且在下列方面成果显著:通过政策改革从总体上增加了防疫经费的投入,从而加大了各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以致中央及地方各级在优化资源分配,特别是优化贫困地区的资源分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项目不仅为各省提供了急需的冷链设备,而且还帮助各省建立了长期可持续性的冷链更新机制;项目提高了计划免疫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项目大大改善了疫苗注射的安全性;项目提高了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的接种率,并已正式将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项目实施8年来,对于保持较高的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及控制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作用。2003年10个项目省的四种疫苗[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全程及时接种率为19.82%,比项目实施初期1996年基线调查时的全程及时率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完工总结报告3(11.01%)有了大幅度提高。自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省有效控制了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发生,维持了无脊灰状态,麻疹、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项目更新了省、地区、县、乡、村各级的冷链设备。项目在实施中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项目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了各级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的知识与能力,改进了免疫服务质量,促进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与完善了项目管理工作,积累了项目管理经验。如在项目管理中引入了项目督导的方法、计划免疫信息传播与社会动员(IEC)的技巧,注重开发政策以建立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机制。项目进一步维持了计划免疫冷链系统的运转,特别是为西部地区冷链的维持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冷链建设方面,卫生Ⅶ项目建立的冷链设备装备标准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并已纳入卫生部的设备装备标准中。卫生Ⅶ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以致中央及地方各级在优化资源分配,特别是优化贫困地区的资源分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央财政自2000年开始每年提供2000万元冷链专项建设经费,2003年的冷链建设经费又增加到了1.2亿元。项目通过开展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与社会动员活动,在公众中普及了计划免疫知识、提高了公众对计划免疫工作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项目中提出的信息传播技巧,更加注重渠道、方法、评估与目标人群,应该作为项目管理的经验,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疫苗注射的安全性方面,从项目建立之初部分项目省采用水煮玻璃注射器,到目前的使用自毁式注射器接种乙肝疫苗已经成为一项政策。项目还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主要包括:1)政府重视和承诺是项目成功的保证;2)各级的管理水平通过项目的实施得到了提高;3)各项目省在卫生和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冷链系统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机制;4)各项目省在改变免疫服务形式、缩短接种周期、增加接种次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以乡为单位的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更好地保证了计划免疫服务的质量;5)项目实施期间通过配备预防接种器材、加强培训和督导增强了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安全注射意识,安全注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如何在坚持项目原则的前提下,提高项目实际操作的灵活性。项目实施周期长,1994年设计、1995年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疾病预防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完工总结报告4完成预评估、1997年才开始首批项目设备的采购,但依然沿用以前确定的设备,不适合当时已经变化了的国情、省情;2)项目省各级工作发展不平衡,县级配套经费落实十分困难,项目实施前各级为争取项目而做出的承诺在项目实施期间不能遵守,影响了项目的正常进行;3)项目虽然建立了常规接种率报告制度及监测系统,并于项目开始前(1996年)、中(1999年)、后期(2003年)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按容量比例概率(PPS)抽样方法开展了3次接种率调查,调查接种率低于报告接种率,因此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免疫接种率评估系统仍需要进一步探讨;4)项目实施期间发现随着一次性注射器逐步替代玻璃注射器,虽然实现了“一人一针一管一注射”,但对用后一次性注射器的处理又随之带来了影响人类健康与环境的新问题,项目期间未能探索到一次性注射器安全处置的理想模式与程序;5)设备采购周期长、设备到位不及时、部分采购设备质量较差或不适合乡村级实际需要;6)各级常规计划免疫工作经费十分缺乏,影响各级计划免疫队伍的稳定性及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建立计划免疫经常性筹资机制以保证基层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十分重要。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发生后,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视程度提高,增加了对计划免疫工作的投入,但基层困难仍然较大,计划免疫仍然需要来自国际社会的支持。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完工总结报告5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完工总结报告第一章项目背景与计划免疫工作概况一、立项背景(一)背景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期,政府就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这一方针为中国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的几十年,中国的预防保健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控制了一些危害严重的传染病。20世纪60年代初期消灭了天花,鼠疫、霍乱等传染病也得到有效控制。急性传染病的死因顺位不断后移,中国部分地区前10位主要疾病死因顺位调查结果显示,1995年急性传染病的死因顺位已经由1957年的第2位和第3位下降到了第9位和第10位以后。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婴儿死亡率由1949年初期的200‰下降到1995年的33.23‰,居民期望寿命由1937年的35岁,提高到1995年的70岁。中国的医疗卫生机构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了一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队伍,建立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二)项目地区的基本情况项目地区包括河北、山西、河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10个省(自治区,下同)。项目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部、中部、西北部,10个省总面积为376.30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中山区占62.54%,丘陵、平原、盆地占37.46%。1995年项目省共有总人口43958万,其中农村人口占82%,人口出生率10.23‰~21.86‰,婴儿死亡率19.89‰~58.62‰。1996年10个项目省1岁儿童718.84万,4岁儿童3076.87万(表1),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见表2。10个项目省共辖137个地区(市、州,下同)、1172个县(区、自治县、市,下同)17423个乡(镇、街道,下同)及295292个行政村。由于云南、贵州、广西、新疆4个省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中有许多的地区、县是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疾病预防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完工总结报告6实行民族自治政策的地方。项目省多为边远地区,山区较多,交通不便,属农业省份,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业,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1995~2001年10个项目省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14994.46、18031.11、20266.52、21725.45、22835.98、25172.53、27459.83亿元(表3)。10个项目省中共有339个国家扶贫开发县和133个省级扶贫开发县。10个项目省的卫生部门共拥有卫生机构65154个,病床107万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26个,妇幼保健机构1205个。地区、县计划免疫专业人员共计9577人,乡、村级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共计236863人(表4)。二、建立贷款项目的过程、目的该项目的设计是为应用有效、能够广泛推广的方法和措施加强中国最贫困地区的计划免疫服务,并降低相关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20世纪80年代初,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支持下,中国开展了计划免疫冷链建设,为计划免疫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此后,还得到了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国际扶轮社、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等组织机构对中国计划免疫工作的支持。项目根据中国及其它地区相关项目的经验,目的为继续加强以往的工作,重点解决计划免疫服务的持久性与资源筹集等问题。项目的工作重点为补充更新冷链设备、培训基层计划免疫工作人员,提高各级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水平,加强计划免疫信息传播策略,提高人群对计划免疫的认识。项目的准备工作是由中方各级人员组织、实施和管理的,在项目鉴定期间,卫生部与世界银行官员制订了与项目目标有关的各项行动策略。卫生部选择了2个省开始项目准备活动。根据现场考察和讨论,制订了项目准备计划。在项目准备考察期间,审议2个省、4个县和2个市的项目建议书,进行了联合现场考察,修订了项目准备计划。在项目预评估期间,审议了全部10个备选省份的项目建议书,并再次进行了现场考察,经过再次修订最终确定了项目准备计划,并纳入项目实施计划提纲,在各备选省份提交的项目建议书基础上形成项目实施计划,作为最完整的项目文件及项目评估的基础。项
本文标题: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卫生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