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淮阴工学院《马克思》第二章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基础”指的是___________。A、实践B、认识C、价值D、感觉答案:A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2、毛泽东曾经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这说明___________。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答案:A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3、生于南美洲茂密森林中的西红柿曾被称为“狼桃”。到了16世纪,英国人佛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回几株种在英国皇家花园里,供皇家贵族观赏。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决心以身试“柿”,看其是否有毒。有记载说,这位勇敢的画家在吃西红柿之前穿戴整齐,吃完之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他不但没有死去,也没有任何不适。于是人们才知道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这表明___________。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4、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___________。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答案:D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5、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说明___________。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6、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认为认识是___________。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7、列宁指出:“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表明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___________。A、选择论B、反映论C、建构论D、创造论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8、康德主张知识的形式是头脑里固有的;孟子认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柏拉图认为认识是对神秘理念的回忆。上述观点属于___________。A、不可知论的观点B、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9、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一观点___________。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10、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思想是___________。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B、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D、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11、“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B、它揭示了真理发展的过程性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12、“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法___________。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B、都揭示了真理是主观的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13、“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一观点___________。A、是不可知论的观点B、肯定了真理的辩证性C、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D、否定了真理的相对性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14、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___________。A、真理与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可以相互转化C、真理与谬误在性质上并无根本对立D、真理与谬误可以随时转化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15、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说明___________。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答案:D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16、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___________。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17、“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像,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像,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这表明___________。A、想像是获得认识的基础B、想像对主体认识活动有诱导作用C、想像在认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D、想象属于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18、实践的主体是___________。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19、实践的客体是___________。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答案:D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20、实践的中介是___________。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答案:A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21、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___________。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答案:D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2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___________。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23、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___________。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2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___________。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2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___________。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答案:A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2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___________。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答案:A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27、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___________。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28、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___________。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29、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___________。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30、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___________。A、虚幻反映B、歪曲反映C、主观反映D、正确反映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31、一切真知都来源于___________。A、间接经验B、社会实践C、人的意识D、客观事物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32、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___________。A、实践的历史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B、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C、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3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___________。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3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___________。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答案:D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35、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这段论述表明___________。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答案:A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36、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是___________。A、只要参加实践B、只要刻苦读书C、既要参加实践又要认真读书D、依靠灵感和机遇答案:C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3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__________。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3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A、摹写性和深刻性B、创造性和新颖性C、新颖性和深刻性D、摹写性和创造性答案:D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39、“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___________。A、认识真理的辩证途径B、直观真理的辩证途径C、认识客观实在的客观途径D、直观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答案:A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40、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___________。A、内部联系B、本质联系C、全部联系D、外部联系答案:D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41、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答案:B难度:1知识点:第二章42、理
本文标题:淮阴工学院《马克思》第二章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4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