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授课计划
1衡阳技师学院学期理论教学授课计划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名称:衡阳技师学院课程名称: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班级:10高M2、10中M1、2班使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授课教师:李艳授课计划审批教研组长年月日系主任年月日教务处长年月日教务校长年月日授课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检查日期授课计划执行情况检查人年月日年月日2授课计划说明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通过了解10级高模2班、10级中模两个班的学生,学生均能按时上课,学习态度较好。而本课程应在《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原理》等课程基础上进行。所以有些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但有信心完成教学任务。二、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注明起讫章节或篇目)、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第一章~第五章)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零件的设计、制造精度与测量方法,使学生掌握有关几何公差与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今后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必须掌握有关几何公差与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要求是:1.掌握课程中有关国家标准的内容和原则。2.学会并掌握确定零部件公差的原则和方法。3.学会查用各类表格,能正确标注图样。4.了解各种典型的测量方法,学会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掌握互换性的概念及其意义、互换性的条件。第二章:1、确定基准制、公差等级与配合种类的方法。2、新国标规定一般、常用和优先使用的公差带与配合意义,为选择公差带与配合作必要的准备。第三章:理解和掌握形位公差带的特征、公差原则。第四章: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第五章: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及工件尺寸的检测。3四、本学期提高质量的措施1、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充分利用挂图、教具、实物,加强直观性教学的力度。3、密切联系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课时分配课程总课时60已授课时本学期计划课时60授课周数周课时课的类型讲授实践实验电化教学练习复习其它1064488六、执行后记1、期末计划完成情况有原因分析2、对计划执行的修改意见4学期授课计划表项目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概述课时【教学内容】1.1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2、熟悉加工误差、公差、互换性和标准化及技术测量的含义,和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思路设计】举例——归纳——切入本节课内容——总结2项目二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课时2.1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教学目标】1、了解孔和轴、尺寸、偏差、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2、能够计算上下偏差值和公差值。能够看懂公差带图的含义。【教学思路设计】从实例出发讲解各种术语,必要时设疑提问,最后归纳总结。公差值的计算由学生自己按术语的含义去做。【教学安排】以讲授为主,配合提问,计算部分请学生上台演示,最后教师总结提高。22.2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教学目标】1、熟悉配合的含义及种类。2、能够正确计算间隙或过盈值的大小,判断出术语相应的配合类别。【教学思路设计】先讲授配合的含义――举例计算轴与孔的配合公差值――总结归纳出三种不同配合特点――作出配合公差带示意图。本节课数值计算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安排】先讲定义――举例――课堂练习――归纳总结25项目二2.3配合性质判断,标准公差及基本偏差【教学目标】1、了解配合公差带图和标准公差的等级。2、熟悉基本偏差的系列分布图。【教学思路设计】从配合的实例中总结出判断配合种类的依据。通过练习达到正确选择标准公差值。让学生自己总结基本偏差系列图的规律,教师作补充。22.4基本偏差表的使用及公差带代号与基准制。【教学目标】1、熟悉轴与孔的常用基本偏差数值表的选用。2、能计算极限偏差并正确标注配合代号及极限偏差。3、了解基准制的作用及种类。【教学思路设计】以讲为辅,以练为主,讲练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学安排】先讲后示范――再学生练习――后总结归纳提高22.5极限与配合代号的识别与应用【教学目标】1、读懂极限与配合代号的含义。2、能够优先选用一般用途的轴和孔的公差及配合。了解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数值的查表方法。3、熟悉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数值。【教学设计思路】从表2-5及补充实例用2-22的代号中熟悉含义。边读代号边提问后总结规律。【教学安排】先讲后练。2形状和位置公差3.1形位公差的符号与标注方法【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形位公差的含义、特征项目和符号。2、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教学思路设计】以讲授国家标准和规定为主,适当时候作些提问。【教学安排】先讲后练。26项目三3.2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了解零件的要素、几何误差、形位公差带、理论正确尺寸和基准目标等基本概念的含义。【教学设计思路】本次课的内容都是基本概念,为下次课公差带的标注作准备,为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讲课时应配合举例,并且多给学生机会作课上互动,如设疑、提问等。【教学安排】以教学讲授为主,适当时候给予学生互动机会。23.3形位公差的定义与标注【教学目标】1、读懂并熟悉形位公差带的定义、标注及解释。【教学设计思路】本次课内容主要是讲授国标规定的表格,与常用讲课方法应有不同。讲授时由点代面、将单个符号的含义讲清讲透,其余的符号含义也可迎刃而解,可以讲与提问相结合,最后总结出规律。【教学安排】2学时,依学生接受情况可适当增加。先讲典型符号的含义,相似内容可请学生分析。23.4形位公差的检测与公差原则【教学目标】1、了解形位公差检测的五个原则。2、熟悉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教学设计思路】讲授中注意多举例联系实际,讲解例题给出课堂练习的时间。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教学安排】先讲理论,后讲例题,再让学生练习。23.5公差原则与实例分析【教学目标】1、熟悉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时,形位公差允许达到数值的计算方法。2、能够正确识读图样上标注形式公差的含义。【教学思路设计】用对比最大实体要求的方法来讲授最小实体要求内容,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充分合理应用公差值的角度来讲授可逆要求。第二个实例可让学生回答形位公差的含义。【教学安排】先讲授,后提问,在课上练习图样中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时,求所允许的最大公差值。27项目四表面粗糙度4.1粗糙度轮廓及其参数,表面结构符号及代号【教学目标】1、了解粗糙度轮廓的基本术语及评定参数。2、掌握表面结构的符号与代号的含义。【教学设计思路】以讲授为主,适当时机可提问学生,增加互动交流,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教学安排】讲授为主。24.2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方法和粗糙度轮廓的加工与测量【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标注常用表面结构代号。2、熟悉各类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粗糙度轮廓aR值。3、了解粗糙度轮廓的检测方法。【教学设计思路】讲授表面结构代号的标注时先讲几条原则,后提出疑问,更换标注位置请学生回答是否准确,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认识。加工方法与aR值关系要通过实习和比较的方法来记忆,只要求记住常用的加工方法即可。【教学安排】以讲授为主,然后设疑提问互动,最后小结。2技术测量的常用工具与实训项目五5.1常用长度量具【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长度量具的种类、精度。2、掌握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刻线原理及使用方法。【教学思路设计】先讲授,后课上练习量具测量身边的文具或工件,达到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教学安排】2学时,应配以1学时的量具使用练习。25.2百分表、量块及角度测量工具【教学目标】1、了解百分表的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2、了解量块的用途、结构和精度。3、了解常用角度测量的工具。28项目五【教学设计思路】讲授、演示并作好课堂的训练相结合,使学生有初步的理解,为实训项目和切实掌握好各种量具的使用打好基础。【教学安排】2学时,熟悉量具的使用方法要在实训中逐步得到提高。教师先讲授、后演示,学生再课堂练习。5.3轴类零件的测量——实训课题一【教学目标】1、熟悉常用轴类零件技术测量的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学设计思路】1、学生上课前,应事先做好预习,注重看懂图纸,熟悉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2、教师作必要的讲解,如测量的要领和安全操作规范。3、学生按要求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并解答问题。4、教师总结,表扬成绩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教学安排】2学时少讲多练,以练为主,在练习中锻炼提高。25.4盘套类零件的检测【教学目标】1、熟悉盘套零件的检测内容和常用检测工具。【教学设计思路】1、找出图中需要检测的外径、长度、深度和形位公差,读懂零件图。2、讲授测量要领,让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回指导,指出测量中存在的问题。3、总结并指出测量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教学安排】读图——测量要领——实测——指导——总结25.5外螺纹中径的测量【教学目标】1、了解检测螺纹加工精度的常用几种方法。【教学设计思路】教师先示范,后学生练习,教师再总结。【教学安排】先讲后练,以学生练习为主。29项目五5.6渐开线圆柱齿轮加工误差的测量。【教学目标】1、了解渐开线圆柱齿轮在加工中常用的公法线长度和分度圆弦齿圆的检测方法及综合测量方法。【教学设计思路】需要先复习齿轮的传动精度和公法线长度与分度圆弦齿厚的内容,然后做好示范,再指导学生进行实测,最后小结。【教学安排】先讲后练再小结。或许实训时间比较充足。25.7平面零件的误差测量【教学目标】1、了解直线度误差、平面度误差、面平行度误差、面垂直度误差和面对称度误差的检测工具及测量方法。【教学设计思路】本次课内容较多,且内容难懂,建议分成4学时,以保证有更多的练习机会,由于实训条件所限制,可以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应先讲解水平仪的测量原理,并计算按照200毫米长为一段测量时水平仪的实际误差,再让学生测量,后按结果来讲述如何计算两端直线度的误差值。对于平面度的检测也应先讲测量原理和方法,再给学生实测,最后介绍如何调零位计算误差值,边讲边练再总结提高。本次课教学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教学安排】先讲后练,以练为主,加强巡视指导。45.8样板零件的检测【教学目标】了解样板零件的检测工具操作方法和用样板检测工件的方法。【教学设计思路】讲授——示范——指导——总结【教学安排】先讲后练2备注:10
本文标题: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授课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8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