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比较易懂,学生基本上能通过自读自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本去理解、体会。教学时我分三步走。一是课前质疑“扁鹊是名医还是庸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文本,寻找自己要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学生的理解是非常准确的。二是以扁鹊四次给蔡桓公看病为主线,通过研读扁鹊和蔡桓公的表现,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让学生进入课文中去,在表达中体会到了人物的心理,还能从中体会扁鹊医术的高明,医德的崇高;体会蔡桓公固执己见和不听正确意见的性格,以达到明理。这个部分学生的想象很丰富也很合理,只是在进行朗读训练的时候,学生读不出文中人物的语气。我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通过语气的对比,了解扁鹊焦急而又耐心的心情和蔡桓公高傲固执的态度,体会扁鹊的高尚医德。可由于学生的朗读总是达不到我的要求,而且时间又仓促,我只能赶快进入下一个环节,导致朗读的训练成为一个虚设,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没能真正实现。假如在学生朗读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是反复换人读,而是及时范读,或许既能达到我的教学目的,还能节约时间。三是创设情境对话,深化故事寓意。理解寓意是学习寓言的灵魂,能把寓意自然无痕又水到渠成地让学生理解并有深刻感悟是完美教学的体现。本课的寓意揭示,我借学生对病入膏肓的蔡桓公进行劝说之际渗透“防微杜渐”这一成语。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对寓意不能只停留在有所感知和理解上,而应该能结合生活实例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地深刻感悟。所以我追问学生“蔡桓公身上的缺点,我们身上有没有?谁来说说?”以此来深化寓意的理解,在这点上还是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不过若是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多方面联系自己的缺点谈感受,那么这则寓言的学习会有更大的价值。
本文标题:扁鹊治病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9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