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二章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
1第十二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说出眼的基本结构2.视觉形成的过程。3.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学习重点和难点:1.视觉形成的过程。2.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学习过程:【前置学习】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图片见书P89)外层______:眼球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______: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虹膜:中层的前部,有色素,中央是____,通光,虹膜收缩可调节瞳眼球壁中层的大小脉络膜:占中层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睫状体:连接_______和_______的中间部分.内层:透明的_________,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内容物晶状体:凸透镜,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2.视觉的形成:(1)成像: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_____(2)形成视觉:经折光沿着视神经传导外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感光细胞产生兴奋,产生神经冲动大脑皮层的________,形成视觉3.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由于眼球__________过长,或晶状体______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___透镜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合作探究】探究1近视眼的原因由于眼球__________过长,或晶状体______过大,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物像形成的部位是在________,而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2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由于近视眼的原因是过长,或晶状体过大,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因此,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就是让物像落在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2第十二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说出耳朵的基本结构2.听觉形成的过程。3.耳聋形成的原因。学习重点和难点:听觉形成的过程。学习过程:【前置学习】耳的结构和功能:_________收集、传导声波外耳道______:接受声波,产生振动耳__________: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半规管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_____前庭_______: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音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合作探究】探究1听觉的形成沿外耳道沿着听小沿着_____声波____(产生振动)_____(产生神经冲动)大脑的_____骨传导(__________)【达标拓展】1.下列各项中,不是起感受作用的器官的是()A.眼B.耳C.鼻D.感觉神经末梢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A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伤B减缓紧张情绪C避免呕吐D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3.有的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你知道这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A鼓膜B耳蜗C前庭和半规管D听小骨和鼓室4.某人失聪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的发病部位就是()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B鼓膜C中耳D内耳5.人的听觉产生于()A听小骨B耳蜗C听觉中枢D鼓膜6.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A.外耳道进入中耳B.咽喉进入中耳C.半规管进入中耳D.耳蜗进入中耳7.听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A.防止声响从口腔进入,听不清楚B.防止鼓膜内外音响度不同,听不准确C.防止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损伤鼓膜D.防止脑震荡9.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视网膜C视网膜、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D.角膜、视网膜10.视觉是在什么部位形成的()A.视网膜B.视神经C.脉络膜D.视觉中枢11.在耳内,接受振动刺激的感受器位于()3A.耳蜗内B.听觉中枢内C.鼓膜上D.听小骨上12.得了咽喉炎会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是()A.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B.咽鼓管连通于咽和鼓室之间C.外耳道与咽喉相通D.人的五官是相互连通的13.下列结构中,属于内耳的是()A.前庭B.听小骨C.鼓膜D.耳廓14.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A.半规管B.耳蜗内C.鼓膜内D.鼓室内15.鼓膜的作用是()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16.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结构是()。①鼓膜②半规管③前庭④耳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7.下图是人耳结构图,据图回答:(1)填注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教学反思】121321432154321654321765432197654321876543214第十二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2、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3.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习重点和难点:1、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2、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3、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学习过程:【前置学习】1.脑和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部分,组成神经系统。2.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约有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4.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5.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做。6.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合作探究】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资料分析:阅读课本97页资料,并阅读课本97——98页内容,二、神经元阅读课本99页内容【达标拓展】1.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A.小脑B.大脑C.脊髓D.神经2.协调人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是()A.小脑B.大脑C.脊髓D.脑干3.杂技团中的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神经系统起着主要作用的结构是()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4.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A.脑B.脊髓C.神经组织D.神经元5.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A.脑神经B.脊神经C.脊髓D.脑干6.神经元就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7.多个神经元集合成束,在其外面都有一层鞘,就组成了神经纤维。()8.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就是靠神经元的神经突起相互连接,将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处理。()9.大脑和小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称为中枢神经系统。()10.神经末梢就是指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5【教学反思】第十二章第三节激素调节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2、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总结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3、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学习重点和难点: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能够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学习过程:【前置学习】1.人体内有一类腺体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输送到全身各处。2.人体内的含量,作用。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3.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4.有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而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以致人们患有。5.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的调节,但也受到的影响。【合作探究】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阅读课本105—106页内容,结合图Ⅳ—55思考:1、人体内分泌腺有哪些特点?2、人体有哪些内分泌腺,它们分别具有什么功能?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阅读课本108页最后一段和109页,思考分析:1、为什么说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你能举出实例来说明吗?2、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的影响。【达标拓展】1.下列哪个腺体既会有外分泌部分,又有内分泌部分()A.性腺B.唾液腺C.胰腺D.垂体2.某人身体矮小,但是智力正常,这人患有()A.侏儒症B.呆小症C.佝偻病D.肢端肥大症3.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是()A.肾上腺B.甲状腺C.垂体D.性腺64.在一段时间内,给小鼠进行甲状腺激素的静脉注射,小鼠可能会出现的症状是()A.发育停止B.生长发育迅速C.食欲不振,行动迟缓D.食欲旺盛,身体消瘦5、将下列腺体和其所属类别连接起来A.垂体B.胰岛C.汗腺D.唾液腺a.内分泌腺E.性腺F.肠腺G.肝脏b.外分泌腺H.泪腺6、将下列病因和病名用线连接A.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a.侏儒症B.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b.甲亢C.胰岛素分泌过少c.呆小症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d.糖尿病E.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e.巨人症【教学反思】7第十三章第一节人在生物圈的义务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学习重点和难点:思考“生物入侵及其危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学习过程:【前置学习】1.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主要有:(1)(2)(3)(4)【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合作探究】1.生物入侵: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中,并对新的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例如危害水果的“美丽的杀手”,在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入侵的“植物杀手”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2.在我国、和是我国西部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和。具体做法是,改善生态环境,能够造福当代,荫及子孙。【达标拓展】1.下列商品不能称为“绿色商品”的是()A.不含磷的洗衣粉B.不含碘的食盐C.无铅汽油D.无氟冰箱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由生物圈提供的B.人口的过度增长必定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C.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D.人口越多,越能征服自然3、连线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用线联接起来A.氟利昂等排放物a.酸雨B.砍伐森林b.土壤和水污染C.核污染c.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D.汽车、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等d.臭氧层破坏E.大量使用农药e.土地沙漠化【教学反思】8第十三章第二节保护生物圈是我们的义务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2.探究酸雨的影响学习重点和难点: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学习过程:【前置学习】1.废电池中有的含有等重金属。这些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危害。如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水俣病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的鱼虾造成的,日本曾经发生的痛痛病,就是患者长期食用用含污染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2.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和。(1).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正常雨水的pH约为,酸雨的pH则小于,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减少酶、石油等燃料中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的工作。(2)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不断上升的现象。【合作探究】1.控制酸雨的措施是通过装置,减少、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和这些污染物的工作。2.在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中,要将对照组和实验组放在的环境中培养,而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数量要。3.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和,严重时造成植物死亡。【达标拓展】1.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A.臭氧层破坏B.酸雨C.大气污染D.噪声污染2.溶液的pH小于7,那么该溶液就呈()A.酸性B.碱性C.中性D.不能确定3.酸雨形成的原因是()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太多B.全球的降雨量过多C.工厂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D.森林火灾频繁4.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有()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层破坏D.前三项都是5.温室效应是由于下列哪种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引起的()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氟利昂【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二章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89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