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笔记
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研究方法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1.方法的内涵方法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遵循某种道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按照一定程序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以及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必须遵循的调节原则的说明。2.科学方法的内涵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的系统。它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科学方法的任务是使科学研究过程规范化、最优化,帮助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严密、合理、有目的、有条理地思维和活动。它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分析、解决问题,理解信息,了解社会,推进创新,实现目标。科学方法一般分为专门科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全科学方法三个层次。3.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特性(1)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它同样是一个认识过程,其结果是解释或预测、发现或发展一定的教育原理、原则和理论。它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准则(行为方式)。教育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但它也存在着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它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的周期较长,针对性好实践性较强,由于教育科研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等方面。(2)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性首先,教育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第二,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第三,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也就是说,要以充分的科学事实和一定的数据作为依据形成结论,防止胡乱抽取个别的典型例子下结论,作判断。第四,强调方法的科学性。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第五,创造性。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的最重要特性。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此外,教育研究方法,还有它自身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性:第一,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第二,研究的周期较长;第三,针对性、实践性强;第四,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教育研究方法的意义及教育研究方法的价值1.教育研究的意义第一,教育研究有助于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这是教育研究最基本、最原始的意义。正因为实践中存在问题,才激起了人们的研究;正因为进行了有关的研究,许多实践中的问题才迎刃而解。教育的应用性研究的这种意义就十分明显,同样,教育的行动研究也关注实践问题的解决。当今教师通过教育研究对教育问题、现象拥有了更科学、更理性的认识,正是这样,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才表现得更加科学和理智。第二,教育研究有助于教育知识的扩展。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延伸,一方面帮助人们解决了大量的实践问题,另一方面也使教育研究的知识得以不断地扩充。在增长教育知识方面,教育活动研究能够发现新知识,而教育观念研究和元教育学研究则有助于总结和积累知识。第三,教育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发展。教育研究既是教育变革的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需要,同时也是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化进程、带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形成教师独特教育教学风格的必然要求。因此,为更好地解决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降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就必然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2.教育研究方法的价值研究方法要服从于研究的方向和目的。但是在方向和目的确定以后,方法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方法运用得当,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达到研究目的,起到辨别知识真伪,扩充知识的数量和范围,获得新的发现、启发人的思想的作用。反之,就会使研究工作劳而无功。所以,教育研究方法对于教育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首先,从时代需要上看,新观念、新学科、新思潮强烈地震撼着现代世界发展的原有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传统的研究模式和思维方式,构建世界发展的新基础以及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成为时代的需要,方法论的研究为各学科获得实质性的全局突破提供了必要条件。其次,从学科需要上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教育界的研究方法意识日益觉醒并渐趋活跃,教育研究方法研究受到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再次,从研究者个体角度看,教育研究方法对提高研究人员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教育研究从古到今基本上是沿着从直觉到理论,从自发到系统,从经验到实验,从自然方法到科学人工方法的科学化道路发展的。从教育研究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直觉观察阶段(古希腊—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处于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觉观察时期。古代由于生产力落后,科学认识水平低,将世界看作一个混沌的整体,哲学、政治、教育和方法的知识混为一体,人类极力寻求认识世界的一般原理,但对方法的追求是笼统的、模糊的。教育研究方法的萌芽,随着教育实践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当时的教育研究主要依靠不充分的观察,对教育实际经验的总结以及在直觉基础上的思辨的方法,虽带有简单的逻辑推理,但是表现出明显的朴素性和自发性。这一时期教育研究方法论思想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中国古代教育观以及亚理士多德的逻辑学中的方法论思想上。当时教育研究有以下特点:首先,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出发的。其次,研究方法多采用观察、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因此,教育思想的表达表现出以描述为主,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系统的特点。再次,已有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先哲们关于文与道、言与行、学与思、师与生等辨证关系的分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析论述中。另外,各种学派基于不同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观。总之,以直觉观察为主的方法论时期,教育研究的特点表现为: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把教育活动当作一个整体,从总体上进行观察研究;无论唯物论或辩证法思想都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唯心主义倾向;先哲们的研究只是描述整体性的一般变化,还不能对这种变化的具体过程、原因作出深入的分析,因此也不可能对教育的一般性质进行完备和清晰的了解。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了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这是以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为标志的近代教育科学产生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兴起,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在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时期。这个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是从经验描述上升到理论概括,不仅描述教育现象的特点,而且揭露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在哲学认识论指导下的两种研究方式和风格,这就是演绎法和归纳法。另外,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还从自然科学中引进了“实验方法”,使教育研究方法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总括分析这个时期教育研究方法论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力揭示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其次,初步形成了不同哲学认识论指导下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即归纳法和演绎法。再次,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之一。尽管这时的心理学思想还局限于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等主要形式,在方法上片面地以力学规律来解释心理现象,但它毕竟将教育研究方法论朝科学化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另外,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裴斯泰洛齐创办的“新庄孤儿院”,进行初等教育新方法的实验研究。梅伊曼、拉伊创立“实验教育学”,首先把心理实验的方法直接应用于教育研究中。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20世纪以来,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研究方法的学科独立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理论的两个基本派别——传统派和进步派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教育方法论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一派强调从社会的发展要求来研究教育,一派强调从儿童发展的本身研究教育。受到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在教育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的倾向。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和传播为教育家们探明教育规律,研究教育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现象和问题提供了普遍有效的科学方法论指导。另外,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扩展,使得问卷法、测量法和实验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当时,不仅在一些国家的大学开设了教育研究方法课,而且相继出现了一批教育研究方法的专著。如美国芝加哥大学1909年后开设“教育入门”与“教学法”。1917年古特写出了《教育之科学的研究》一书。我国最早的教育研究方法著作,有罗延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朱智贤的《教育研究方法》,还有作为大学丛书的钟鲁斋的《教育之科学研究法》。这一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此时的教育研究方法大多是从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也就是主张实证与看重思辨,主张实用与看重理论的两个派别进一步分道扬镳,它们各自的研究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由于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在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取得显著进展。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及广泛传播;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扩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直接影响到此时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4.现代教育研究变革与深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突破了对科学理论静态的逻辑分析,把方法论的研究同科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使科学研究中直观程度降低,抽象化程度提高,产生了逻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产生了一些新兴和边缘学科,促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增强,产生了系统理论等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新学科,与此同时促进了综合思维方式的发展;现代科学发现了一系列原有科学理论体系不能解释和说明的新事实,也出现了一些佯谬,破坏了科学体系原有的原则和思维前后一致的逻辑严密性,产生了现代科学范畴体系的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促使逻辑方法向前发展;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随之而来的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日益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由此产生了用来协调科学研究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方法论。(二)我国教育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1.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在最近二三十年里,教育研究十分活跃,相对于以往,呈现出健康有效的蓬勃发展态势。中国教育研究已经开始步入正轨,但是相对于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以及与其他某些社会学科的发展水平相比,教育研究的水平还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对教育理论领域内许多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探讨不够深入。教育界虽然注意到了时代的变化,积极吸取科学、哲学研究的成果和养分,但总体上还未实现理论基础的更新,理论还缺乏超前意识和对实践的指导力量。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其次,对实践的研究领域有了很大的拓展,但深度还不够,教育经验的总结
本文标题: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0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