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边城》教案设计执教者:林冰玉【课型】教读课【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分析环境描写来把握文章的主题。2、过程和方法: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阅读观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引导学生体会小说表现的风俗美、人情美。【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说表现的“人性美”。【教学难点】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教学方法】教读法、讨论法【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作者介绍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关于“边城”因为沈从文是湖南凤凰人,很多人就以为边城是凤凰城,其实不然。《边城》的第一句话“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很明显沈从文所说的边城就是“茶峒”这个地方,在湖南、重庆、贵州的交界处,“边城”的原型就是湖南省花垣县的茶峒镇,现在已改名为“边城镇”(幻灯片浏览边城)。沈从文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暖。以其特异的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了人性的粗狂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二、整体感知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宝也喜欢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他。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荡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全书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的人性美和风情美。原文共有31章,课文截取了其中的三~六章,主要的故事情节是什么?在预习的基础上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第三章:介绍边城的习俗和三个主要的人物,天宝、傩送和翠翠。第四章:翠翠邂逅二老。第五章:翠翠情窦初开。第六章:翠翠长大了。三、深入探究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它不同于一般小说以情节取胜,它想我们展示的是美。沈从文说:“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震动得它意义的却很少。”他的《边城》就是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淳厚的世俗人情,来表现一种质朴的爱和人性的美,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发现美、展示美、品味美。1、环境——景美沈从文对于写景可以算是一个圣手,“我平常最会想象好景致,且会描写好景致。”《边城》写景的地方都写得非常精彩,同学们一起来找找看。例: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黄昏赋有了人的气息,想大地母亲一样宠爱着这座城,舒缓的语气,轻柔的文字,充满着静谧、幽深、温情与凄美。)古老的边城具有桃花源神奇的美,边城明镜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人人热情诚实,有君子遗风。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事例。如: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伙,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二老傩送被翠翠误会,也托他人送翠翠回家;祖父坚持不多收过度人给的钱,商人也是一样的朴实非要给钱不可。现在湘西还保留有一些非常原始的习俗,比如放蛊、赶尸、哭嫁、辰州符等,在文中还写到了边城的端午节、赛龙舟、捉鸭子比赛、月下对歌、狮子龙灯,这些都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这些事例在《边城》比比皆是,大家课后可以接着去寻找。2、情节——情美虽然这几节并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其特有的诗性笔触,捕捉并描摹出一个山野少女灵动微妙的神思,淡淡的、轻轻的,小说并没有在翠翠、天宝、傩送之间看似三角式的爱情故事上用力,而是竭力表现人物心中的溢满的“爱”与“美”。下面就一起来找一下文中找找这些爱。例:祖孙之爱、翠翠之爱、人与人之间的爱、傩送的爱……3、人物——人美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人物形象的塑造的方法可以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的描写。课文中的人物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大家先找一下课文中对翠翠这个人物的塑造主要是哪些方面?“语言、动作、心理……”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证据?例:第十五页翠翠与狗的对话“翠翠正坐在门外大石上用粽叶编蚱蜢、蜈蚣元,建黄狗现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就问它:‘狗,狗,你做什么!不许这样子!’”这是对翠翠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翠翠是一个可爱、天真无邪的形象。《边城》中的人物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语言平实、简明、含蓄,而且又深刻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请大家翻开课后练习第二题,看看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了翠翠怎样的心理。翠翠因为祖父没有接自己而赌气,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少女薄怒的情怀;祖父跨顺顺一家人,但说漏了二老傩送,翠翠心理有些嗔怪,问“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言外之意是说,祖父你没说全;大老来提亲,翠翠心理喜欢的是傩送,不让祖父再说下去,含有少女提起婚嫁的害羞心理;鸭子是大老送的,翠翠当然不稀罕了。翠翠是一个淳朴美丽、纯真善良的女孩。翠翠爷爷不肯多收渡河商人的钱表现了爷爷是一个古朴、幽默、厚道的形象。傩送想办法送翠翠回家,参加捉鸭子比赛可以看出傩送是一个乐于助人,性情豪爽,有君子风度的人。文中还提到了一个人——顺顺,他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形象。以上均是直接描写(正面)描写,那么作者的间接(侧面)描写又体现在哪里呢?主要是通过环境的安静、祥和的渲染,生活在那里的人必然也会富有那样的情怀。四、作品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2〕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的环境描写;〔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把握作品的主题。《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五、艺术特色1、作者擅长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起来,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对翠翠的描写,作者静观、揣摩少女在青春发育期性心理所表现的各种情态,通过粗线条的外部刻画与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从而把羞涩、温柔的个性突现出来。2、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放。全篇围绕翠翠的爱情故事这一中心逐步展开,情节集中、单纯;作品以傩送、天保两人钟情与翠翠为纬线,以老船夫关心、撮合孙女的婚事为纬线,推动故事有节奏地向前发展。又以翠翠与傩送、天保的爱情纠葛为明线,以王团总想傩送当女婿为暗线。经纬交织,明暗结合,将情节的单纯性与复杂性完美结合。3、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特别是关于端午节风俗的描写,来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4、《边城》的艺术风格,是一首抒情的诗,一曲浪漫主义的牧歌。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成为诗情的载体,抒情才是小说的“本事”与目的。作者叙事的笔端,倾泻着、流动着作者对“爱”与“美”的诗性的讴歌与咏叹。作者还在艺术上追求诗意化的表现。以关于动作、对话的白描与韵味发掘翠翠内心丰富的“潜台词”;情节结构方面,以经纬交织、明暗结合的手法,烘托内在的情绪节奏;在乡土风俗描写方面,将人物的活动置于一副副风俗风情画面上,形成了诗情画意的意境。《边城》的故事基本上建筑在梦幻的基础上。运用的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一半是“梦”,一半是理想的“现实”,并非对当时社会的写真。人物与故事是当时社会真实的超脱与超越。作者在“边城”世界里有意识地消解了种种对立因素。作品的结尾采用了比较平和、并非绝望结局,结尾更与余味袅袅的牧歌的情韵。七、布置作业1、完整阅读小说《边城》;2、思考边城的人都是善良的、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以悲剧结束?八、板书设计边城沈从文景美:静谧、幽深、温情、凄美情美:祖孙之爱、翠翠之爱、人与人之间的爱、傩送的爱……翠翠:天真无邪、纯真美丽、淳朴善良人美爷爷:古朴、幽默、厚道两兄弟:乐于助人,性情豪爽,有君子风度顺顺:乐于助人
本文标题:《边城》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2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