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威海市十一五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威海市交通运输业“十一五
1威海市“十一五”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第一章概述一、威海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威海市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公路、铁路、海运为主体,以航空为辅助构成。作为交通体系的公路网是以国道309、省道201等十余条省道为“三纵、三横、一环”骨架,以县乡路为连接线,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到2005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80.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49.3公里/百平方公里,初步实现了我市与周边沿海开发城市的高等级公路连接,行车舒适化、优美化,县乡公路网络化、铺装化,公路管理信息化、法制化,筑养路现代化、机械化的公路“十五”规划目标,在全市形成了以公路为纽带,连结海陆空为一体的主体便捷交通体系。“十五”以来,威海市铁路运输发展相对比较平稳,道路和水运发展相对较快,这是威海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地区之间交流、居民出行次数频繁的必然结果。依据《威海市城市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公路网及港口群规划》,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威海的运输格局将会进一步调整,公路运输快速发展,主要承担中短途运输并有向长途运输发展的趋势;铁路运输稳步发展并不断改善中短途运输;水运中外海运输和远洋运输将快速增长;航空运输将高速发展。二、“十一五”威海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目标2“十一五”期间,将是威海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强劲、改革和开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的时期,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促进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为威海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打好基础,当好先行,交通运输业面临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保障,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明确发展思路,确立发展重点,在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技术装备、客货运输服务以及交通运输管理、经营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本建成以“网络交通、国际交通、信息交通、知识交通和绿色交通”为特征,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运营智能化、安全与环境最优化,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全市交通运输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章道路运输一、“十五”道路运输基本情况运力规模不断壮大。“十五”期间,坚持保证运力适度增长和超前发展,把发展重点放在运力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上,道路运输得到较快发展。到2005年底,全市营运客车、货车发展到3755辆和43766辆,分别比“九五”末增长13.6%和27.5%。客运线路发展到846条,与省内各地市和全国12个省(市)开通了客运班车,市区公交网覆盖面达到94%。以普中高相配套、大中小相结合、营运功能齐全的运力格局3逐步完善。全市公路水路完成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分别达到96.5%和95.7%。场站建设步伐加快。按照提高疏运能力、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思路,把场站建设重点放在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完善功能上。“十五”期间,共投资4亿多元,建成了威海汽车新站、文登汽车新站,开工建设了荣成客运物流中心、初村城郊客运站,改造了市区公交西门场站,建成了经区、高区两处货运场站和威东集装箱场站。到2005年底,我市共有客货运场站38处,新建、改建8个农村客运站,对344个候车棚、1984个站点牌进行更新改造,投放线路160条,全市2860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客车。以威海汽车站为主枢纽,以荣成、文登、乳山、石岛汽车站为中心,以乡镇客运站为节点,集疏便捷、辐射城乡的多层次客货运场站网络已具规模。运输服务业蓬勃发展。2005年底,全市共有汽车、摩托车维修及配件销售业户1133家,其中特约维修服务站共57家,比“九五”期末增长9.6%。在汽车维修质量监控方面,全市5条B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全部改造成为A级线,对汽车综合性能的检测能力进一步加强。二、存在问题及需求预测(一)存在问题1、运力结构和运输布局不合理。在线路客运和公交客运中,中高级客车仅占总量的15%,尤其是高级客车比重过低,不能满足城乡出行需要。在货运车辆中,大型、特种车4仅占总量的7%,小型(1吨以下)货车占总量的比例高达60%,运输效率低下,造成社会运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汽车维修业户中,有较大规模和雄厚技术力量的大修、维护业户数量较少,单项修理业户占总户数的比例高达59.9%,大多分布在城镇区域内,郊区及农村相对较少。运输服务业发展滞后,全市目前拥有运输服务业户仅72家,经营方式也多为单户经营,经营项目也较少。2、运输组织化程度不高。一是运输产业化水平不高,我市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货运量仅2.56吨,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03吨,一方面反映出我市工业结构较特殊,高运量的产品、原材料发生量少;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市运输产业规模不高,自货自运比重较大。二是运输集约化程度不高,运输企业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客运方面,单车承包经营方式为主,不适应集约化发展需要;村村通客车工程虽可缓解广大农民乘车难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货运方面,企业车型单一,经营方式落后,不能全方位为货主提供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门到门服务;货运运价执行不到位,成为货运超载超限运输的主要根源之一。三是运输专业化程度不高,交通专业运输企业货运车辆数仅占总量的1.3%,车辆数和货运量完成数呈逐年下降态势,交通专业货运地位逐步边缘化。3、道路运输市场存在热点难点问题亟待解决。线路客运方面,单车经营方式造成经营者之间无序竞争,超员等违章行为屡禁不止,因经营利益引发聚众闹事、集体停运等问5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客运市场的稳定。出租客运方面,经营者私下炒卖经营权,一方面干扰了出租市场经营秩序,另一方面增加了新经营者的经济负担,在其经济利益受到影响时易诱发相关问题,同时削弱了管理部门市场调控力度。形成炒卖经营权的主要根源在于管理部门对出租市场的调控不力,使出租客运经营权和经营证照成为具有价值的无形资产,通过炒卖不断增值;出租市场放开经营,容易造成盲目竞争,引发出租市场的不稳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出租市场面临的难题。货运方面,发展物流业起步困难,物流企业能够有效运转,需要工商企业转变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单纯依靠交通部门难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需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行政干预和政策扶持。(二)需求预测1、道路客运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快捷、舒适、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未来两年及“十一五”期间运力投放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重点抓好运力结构的优化和布局的调整,保持适度增长和超前发展,鼓励发展中、高级客车,限制发展普通客车,同时鼓励发展高效低耗、车型先进的绿色能源汽车,提高客车的舒适程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的需要。长途客运方面,要依托高速公路和公路主干道,采用优质高档客车和先进的组织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建立快速班车客运系统;短途客运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真正做到农村客运网络化、公交化。旅游客运方面,要以实施资质管理为突破口,争取在未来几年内,使6我市初步建立起管理规范、车辆档次较高、规模与我市旅游业发展相适应、服务水平较高的旅游客运市场,并逐步建立以省内旅游城市为重点,面向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联接威海各旅游景点的旅游客运网络。出租客运方面,进一步提高车辆档次,优化车辆结构,不断完善出租客运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出租信访微机快速查询系统,使出租管理由经验性管理向微机化管理转变。客运站点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将经区长途汽车新站建设成各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汽车站,全市5个二级站完善站务设施和功能,全部实现微机售票、条码检票和微机监控,为旅客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并在高区再建一处汽车站,以解决市区乘客乘车难问题。2、道路货运方面。以提供安全、优质、快捷、方便的运力为目标,配合我市未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高科技工业、提高引资和扩大对外贸易以及产品的小批量和高质量的要求,大力发展集装箱、冷藏、保鲜和速递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化运输,集装箱、危险品车辆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实现运输全过程跟踪监控。3、汽车维修方面。依托城镇合理布点,以一类维修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业户为补充,建立起门类齐全、质量优良、方便快捷的维修网络。继续大力扶持特约维修服务站,使各市、区建立起快速、优质、高效的各主要车型专业化维修网络。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汽车维修生产中的应用,引导经营业户增加技术投入,及时添置更新设备,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7汽车维修行业的经济增长。进一步健全汽车维修应急服务网络,建立起完整、快捷的救助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与邻近城市实现联网,逐步纳入全国车辆维修救援网络。三、“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及总体安排“十一五”期间道路运输业总的发展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道路运输系统,具体包括:具有性能良好的客、货运输车辆及技术装备,设施先进的客运枢纽和物流中心,服务周到、完善的运输服务体系,客货运输实现经营网络化、组织科学化,建立起高效的客货运输系统,实现“旅客运输公交化、货物运输厢式化、车辆维修专业化、站场设施网络化”。(一)道路客运方面。主要是以提供市区内旅客运输、区内短途客运、旅游客运及威海与周边200至500公里邻近城市的城市间客运服务为主。“十一五”期间发展目标是:逐步提高车辆档次和技术等级,提高客运经营集约化程度,完善客运基础设施,搞好与铁、水、航等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为旅客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充分实现“人便于行”的目标。1、客运运力。客运运力的投放,重点抓好运力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保持适度增长和超前发展,鼓励发展中、高级客车,限制发展普通客车,同时鼓励发展高效低耗、车型先进的绿色能源汽车,提高客车的舒适程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的需要。按照客运经营集约化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市客运运力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略有增加,客车座位8数按年均增长3%,到2010年全市客车座位数达到70500座位,其中中高级客车由占总量的38%发展到55%,初步形成大中小、高中普档次配套、科学合理的运力结构。出租客运方面,市区保持车辆总量的基本稳定,各县级市适度增加车辆数量的同时,以提高运力档次为重点,力争“十一五”初期全部达到标准型以上车型。公交客运方面,要积极开拓筹资渠道,大力增加带有空调设施的中高档次公交车辆,同时要实行能源替代,减少汽车尾气对城市的污染。按照年均增长8%的比例增加公交车辆,到2010年达到655辆。到2010年,全市营业性客运车辆将达到4700辆,年均递增2.1%。其中中高级客车达到55%以上,实现客运运力结构的全面优化。2、旅客运输生产。到2010年,全市年完成客运量3990万人次,周转量30.1亿人公里,年均递增5%。3、客运线路及站点。客运线路根据客源发展情况,面向西部地区、沿海发达城市、省内偏僻城市和区内边远农村加大线路开辟力度,按照“人便于行”的要求,以城、乡客运站为依托,建立以班车客运为主体、包车客运为辅助、旅游客运为专项服务、公交客运为衔接,辐射广大城乡、干支相连、长短结合、分工合理的多层次客运线路网络。按照年均递增1%的比例,到2010年全市达到948条。长途客运方面,依托高速公路和公路主干道,采用优质高档客车和先进的组织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到2010年,全市15%以上的跨省、跨区线路完成集约化改造。短途客运方面,加大措施引导车头向下,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到2010年全市短途客运公9交化改造全部完成,从根本上解决边远农村乘车难问题。客运站点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在高区再建一处汽车站,计划占地5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日发旅客5000人,以一级站标准设计。根据村村通客车情况,对沿途通车村庄建立统一的停车站点。(二)道路货运方面。威海市货物运输目前存在长途货运、短途货运和外贸货运等运输方式,依据威海市未来发展需求,“十一五”期间道路货运发展目标是建立以物流中心为核心,各种运输方式充分、有效发挥各自技术特性的高效综合物流服务系统;同时大力发展大专特型货运车辆,加快车辆更新改造步伐,建立合理的货运车辆结构。1、货运运力。货运市场要逐步解决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的问题,配
本文标题:威海市十一五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威海市交通运输业“十一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