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树木岭隧道暗挖工程实施细则
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树木岭隧道暗挖工程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Ⅱ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目录一、编制依据及目的..................................................................................11.1编制依据.................................................11.2监测目的.................................................1二、工程概况..............................................................................................1三、监控量测项目......................................................................................2四、组织机构及仪器的配置......................................................................34.1组织机构.................................................34.2人员配置.................................................4五、元器件及设备配置..............................................................................4六、监控量测断面、测点布置、监控量测频率及监控量测基准.........56.1测点布置..................................................56.2量测断面..................................................76.3监控量测监测频率和控制标准...............................12七、监控量测数据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137.1数据采集................................................137.2数据整理................................................137.3数据分析................................................137.4安全预报和反馈..........................................147.5工程安全性评价分级......................................15八、质量保证措施....................................................................................16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段(树木岭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细则1一、编制依据及目的1.1编制依据(1)《湖南城际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审批办法》(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6)《城市测量规范》CJJ13-87(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1)《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12)《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4号(13)《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14)国家或行业其它相关规范、强制性标准1.2监测目的1)监视围岩应力和变形情况,验证支护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2)掌握施工过程中地表隆陷情况及其规律性及施工过程中因地表隆陷而引起的建筑物、地下管线下沉及倾斜情况,确保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3)了解施工过程中水位变化情况,掌握围岩稳定状态和支护、衬砌的工作状态信息,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法的依据。二、工程概况树木岭隧道自长沙火车站出发,过人民东路开始进入地下,平行于京广线南行。穿上行客车联络线、桂花路、下行客车联络线后右拐,穿京广线、长重社区、东二环高架桥,在劳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段(树木岭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细则2动东路树木岭站与地铁三号线树木岭站换乘,沿树木岭路往南,在香樟路设香樟路站,沿圭塘河往南,在湘府路设湘府路站,下穿湖南植物园以及阳光大道后,设地下汽车南站站,沿着中意一路南行,在南三环(绕城高速)附近出洞。隧道长12640m(含4座地下车站),建筑长度12800m。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树木岭隧道本标段包含两个隧道暗挖工程区间,分别是湘府路~汽车南站(DK10+017~DK11+854),长1837m;汽车南站~树木岭隧道出口区间(DK12+128~DK13+935),长1807m。湘府路~汽车南站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汽车南站~树木岭隧道出口区间采用矿山法+明挖法施工,设计为双洞单线隧道。三、监控量测项目设计要求综合选定,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选测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开挖方法及其他要求,按照设计规定有选择地进行。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跟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布设测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或增加量测的内容,结合长沙火车站树木岭香樟路湘府路汽车南站出口段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段(树木岭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细则3本项目设计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确定开展监控量测的项目。见表3-1:表3-1监测项目表序号监测项目量测类别测量方法和仪表备注1洞、内外观察必测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2拱顶下沉必测天宝trimbleDINI0.3水准仪、钢挂尺或徕卡TC1201+全站仪3隧道净空收敛必测收敛计、徕卡TC1201+全站仪4地表沉降必测天宝trimbleDINI0.3水准仪5爆破振速必测震动传感器、记录仪6地下水位必测采用SJ-92型钢尺水位计7地下管线位移必测使用徕卡TC1201+全站仪、天宝trimbleDINI0.3水准仪进行观测8建筑物沉降及倾斜必测使用徕卡TC1201+全站仪、天宝trimbleDINI0.3水准仪进行观测9建筑裂缝必测裂缝测量仪游标卡尺10钢格栅内力选测钢筋计、应变计11底部隆起选测水准仪、钢尺或全站仪四、组织机构及仪器的配置4.1组织机构针对本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成立以项目总工为第一负责人、工程部技术负责人为主要负责人的施工监测机构配置2-3人组成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小组,成员由多年从事地下工程施工及监测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在监测主管的组织下负责地面和地下的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施工监测组织机构见图4-1图4-1施工监测机构图对监测方案及施工措施作出决策项目总工制定监测方案,提供监测报告技术负责人、监测主管日常监控量测工作并处理反馈监控数据处理监测人员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段(树木岭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细则44.2人员配置为切实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项目部确定成立监控量测责任小组,以便使该项工作能在有序有控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监控量测人员要求相对稳定,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连续性,监测管理机构图如图4-2所示图4-2监测管理机构图五、元器件及设备配置表5-1元器件及设备配置表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段(树木岭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细则5序号名称数量(台/支)型号功能主要技术指标1水准仪1徕卡DINI03水准仪拱顶下沉、地表沉降每公里往返测高程精度0.3mm2全站仪1徕卡TCR1201+全站仪监测水平位移、隧道净空收敛精度:测角精度为±1″、测距精度为0.5mm+0.5ppm。3收敛计1隧道净空收敛4频率读数仪1CTY-202传感器数据读数测频、测温、编码识别带数据存储和上传功能5钢尺水位计1SJ-92型测量地下水位量程:50m;分辨率:1mm6电脑2处理数据7数码相机1拍照六、监控量测断面、测点布置、监控量测频率及监控量测基准6.1测点布置按照《树木岭隧道暗挖区间设计》和《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范》TB10121-2007等国家规范相关要求,确定监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原则,并确定监测断面和测点数量。1.布置原则和要求①隧道暗挖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②隧道暗挖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③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⑤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6量测过程中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量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连续性;施工监测随横道施工的进程连续性进行,在开挖卸载急剧阶段,应加大量测频率。2、监测项目布置原则(1)洞周收敛洞周收敛每断面至少设1条水平测线和2条斜侧线。(2)拱顶下沉拱顶下沉和洞周收敛测设与同一断面,每断面设置1~3个拱顶下沉测点。(3)地表沉降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段(树木岭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细则6地表沉降测点宜与拱顶下沉测点设在同一断面上。为掌握地表沉降范围,在与隧道中线垂直的横断面上布置测点,间距20m,必要时加密。南三环匝道及南三环路处各设置不少于两处地表下沉监测断面。(4)地下水位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相邻建(构)筑物、重要的地下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5)建筑物的沉降倾斜1)建筑物的沉降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建筑物四角、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边不少于3个监测点。②不同地基或基础的分界处。③建筑物不同结构的分界处。④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的两侧。⑤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本方案设计测点布置根据现场建筑物特征制定。2)建筑物倾斜监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物的墙角、柱基及裂缝的两端,每侧墙体的监测点不应少于3处,监测点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监测点宜布置在建筑物角点、变形缝或抗震缝两侧的承重柱或墙上。②监测点应沿主体顶部、底部对应布设,上、下监测点应布置在同一竖直线上。(6)建筑物裂缝建筑物裂缝监测点应布置选择在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当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对需要观测的裂缝,每条裂缝的监测点至少应设2个,宜设置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末端。(7)相邻地下管线监测地下管线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根据管线年份、类型、材料、尺寸及现状等情况,确定监测点设置。②监测点宜布置在管线的节点、转角点和变形曲率较大的部位,监测点平面间距宜为15~25m,并宜延伸至基坑以外20m。③上水、煤气、暖气等压力管线宜设置直接监测点,直接监测点应设置在管线上,也可以利用阀门开关、抽气孔以及检查井等管线设备作为监测点。④在无法埋设直接监测点的部位,可利用埋设套管法设置监测点,也可采用模拟式测点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I标段(树木岭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细则7将监测点设置在靠近管线埋深部位的土体中。6.2量测断面根据隧道暗挖部位和监测项目不同,图6-1为一般建筑物(大于3层楼)测点布置立面图,图6-2图为一般建筑物(小于
本文标题:树木岭隧道暗挖工程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3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