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湖南省高中地理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洋流》教学思考
用心爱心专心-1-新课程标准下的《洋流》教学思考——湘教版必修和选修的《洋流》教学【中文摘要】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对传统教学产生很大的冲击。地理教师在《洋流》教学中,就新、老教材知识结构的编排,必修和选修教材知识的搭配,两者之间的取舍,很难把握,教材如何处理?怎样教?产生很多的困惑。本文从课标对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洋流》的教学要求的差异与教学实际出发,详细的阐明了必修教材中《洋流》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关键词】洋流教学【正文】洋流是海洋环境中重要组成因素,其知识体系包括洋流的的概念、成因、分布,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洋流可通过影响沿岸气候而影响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如海洋渔业生产、海洋航运等;人类也可以利用洋流进行海上战争、海洋航运、海洋通讯等。新课程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和选修《海洋地理》中对洋流知识的介绍正文简短,许多知识点点到为止或以活动的形式体现,如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大。洋流知识又是近几年的高考重点考查内容,教师如何教?对洋流知识讲多深,讲多少,必修和选修教材如何取舍、整合,教师很难把握。而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赋予教学以新的内涵,即必须基于学习方式的变革来探究学生自主学习面临的困难和教师导学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熟悉和理解地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探求新的教学方法。一、新课程标准对《洋流》教学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下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将洋流知识分成两部分:必修Ⅰ模块中主要介绍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选修Ⅱ《海洋地理》模块中重点讲述洋流的成因和作用。两部分的侧重点不同,具体要求也出现较大的差异(见下表1)。必修Ⅰ中洋流知识的学习,课标虽未对洋流名称作出识记要求,但应了解同纬度、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学生学习的重点更应落实在地图上,一方面要熟悉“世界洋流分布图”,并从图中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另一方面还要在熟悉“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探究并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选修Ⅱ《海洋地理》则要求在掌握洋流分布的基础上,了解成因类型及其作用。因而教学中要区别对待,以避免出现重复教学。表1湘教版新课标对必修与选修《洋流》知识要求的差异必修Ⅰ选修Ⅱ《海洋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学科教学指导意见1.基本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说明:作为知识铺垫,可简单说明洋流的成因,但主要为学生课外学习内容。3.活动要求:活动3绘制洋流分布模式简图(可尝试用计算1.基本要求:说明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主要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说明:关于洋流对海岸的地貌塑造过程及所形成的海岸地貌类型,因不是本模块的主要内容,不必作过多的介绍。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组织他们展开探究性学习。关于洋流等作为海洋能源,其特点和开发利用的前景等,这里可埋下伏笔,留待讲述用心爱心专心-2-机制作、演示洋流的动画),根据洋流分布模式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活动4可以作为思考练习。“海洋开发”时再详细分析。3.活动要求:分析流与盛行风的关系;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主要洋流及其性质。地位和作用在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海洋水是水体的最大组成部分。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所以,洋流是本章节重点所在。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与研究海岸带开发利用有着密切关系海岸地貌,就是由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动力作用所形成的独特的地貌。在高中地理选修模块“海洋地理”中选择这一内容,目的是要使学生对洋流这种海水运动形式的成因及其作用有一初步的认识;为学习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海洋能的开发做好铺垫;且与学生学习“宇宙与地球”模块中的“地表形态的变化”(海岸地貌)有着一定的联系。二、湘教版必修Ⅰ《洋流》知识编排中,四个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教材在编排第3个活动“绘制洋流模式图”中,对于洋流的性质未作解释,而活动中又涉及到“大洋东西两侧洋流性质有什么不同?”教材这样处理,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在解释洋流的概念后,对寒、暖流的划分作简短的说明。(即将选修Ⅱ《海洋地理》中对寒暖流的介绍删除,在必修Ⅰ中增加这一知识点)第二,教材在介绍赤道洋流(南、北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以及第3个活动时,为便于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建议教材编排中增加“全球行星风带图”。第三,洋流对世界渔场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教材在编排地4个活动中,学生对纽芬兰渔场的位置比较模糊,因此要分析形成原因有较大的难度,建议教材中增加“全球著名渔场分布图”,并将第二个探究问题,改为“在世界著名渔场分布图中找到纽芬兰渔场(或北海道渔场),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或者直接在教材图2-42中标明纽芬兰渔场的位置,再提出“图中纽芬兰渔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4.教材中关于“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这段文字,从学生接受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来考虑,编排的位置建议安排在正文的最后,而引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及教材中第4个探究活动。三、《洋流》教学的几个建议洋流知识为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如何教?处理不好,新教师易犯下所教知识肤浅的毛病,老教师易陷入旧教材的传统教法中。根据教学实际、近几年来高考考查内容以及新课标理念,笔者认为《洋流》教学中可以对教材和教法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1.在讲述洋流的定义后补充知识点“洋流的性质”:按洋流水温高于或低于流经海域水温的特性,可将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一般,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教学中,可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分别举例加以说明。2.为了让学生明了“洋流为什么会常年沿一定方向流动”,教学中可补充“全球行星风带分布图”来分析洋流的形成与盛行风的关系:海洋水受盛行风的影响,会常年朝一定的方向流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体现探究地理事物的成因或规律这一新课程理念,可以采用模拟实验(表2)进行:(实验可以教师演示,也可以学生分组进行)表2洋流成因实验实验项目实验器物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图解用心爱心专心-3-实验1风海流水盆、胶管、纸屑、自来水在盛满水的盆上洒些纸屑,用胶管一端对着水盆中间平行连续吹气吹气时水带动纸屑形成环流运动,吹气说明:本试验主要是了解盛行风与洋流的关系,教学中不必涉及“风海流”等概念。实验1中用来吹气的胶管也可以用电吹风代替。表中的吹气的方位只取在水盆中间位置,实验进行时也可以分不同的角度对着水吹气:如对着水盆一侧吹气,则看到的水流运动状况为绕盆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对着水盆无固定方向吹气,则看到水流方向会杂乱无章。实验2密度流玻璃水槽、隔板,隔板上下有二个小洞、水和有颜色且不溶于水的油若干1.在水糟中间插入隔板2.将隔板上下二个小洞密封3.在隔板两侧分别加入水和油,要求水和油的深度一样4.演示,将小洞打开5.观测水和油的流动下面小洞水流入油中,上面小洞油流入水中说明:考虑到课标要求,实验2可以在进行选修Ⅱ教学时用,也可以布置给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完成。建议在进行教学时列举密度流明显的海域: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等实验完成,学生明了洋流与盛行风的关系后,教师可展示“全球行星风带图”配合教材中的第三个活动提出绘制全球洋流模式图,对学生绘制的模式图进行简短评价,并展示“全球洋流模式图”读图完成活动中的三个问题。为了让学生能更顺利完成任务,教师需要对活动中的有关问题作一些简单的说明:①什么是副热带海区:即南北纬20º~30º的海区;②什么是副极地海域:即南北纬50º~60º的海区;3.探究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时,基于学生对世界地理的掌握程度,可以补充“世界渔场分布图”,来分析洋流与渔场形成的关系。世界的四大渔场中,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和北海渔场都处在寒暖流交汇处,而秘鲁渔场的形成则主要是上升流形成的(教学中可留给学生课余思考)。通过读图“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学生能很快的了解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这样可以排除因学生世界地理知识不够,而影响探究任务的现象。4.教材中关于“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可调整到建议作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关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课标未作要求,因此建议必修教学和选修教学时均不介绍,或留给学生课余去探究。考虑到近几年的高考中涉及到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可以将此知识在进行高三总复习时进行详细的介绍。6.《洋流》知识对于学生有很大的探究空间,教学时,教师要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条件或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然而又兴趣盎然的进入探究的活动中。《洋流》教学形式多样,故事问题和历史事件引入课题,实验探究,分组合作,设置问题悬念等,教师进行教学时,不必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流程和教材内容安排,可灵活运用。教学水油全球洋流模式图60º60º用心爱心专心-4-中,忌流于形式,而忽略新课程要求和理念。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选修模块“海洋地理”的理解与实施》葛文城2.《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3.《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与实施》湖南教育出版社
本文标题:湖南省高中地理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洋流》教学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3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