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湖南省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1湖南省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赛模板授课教师:谭森地区:株洲学校(通信地址):茶陵县云阳中学邮编412400电子邮件tansanmu@21cn.com学科语文教材名称高中语文必修1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梳理探究课:奇妙的对联年级高一学期上期第1学段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2、学习欣赏对联,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3、收集和积累名联。教学重点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2、尝试对简单的对子。教学思路梳理对联常识→赏析各类对联→尝试对对联→接触高考对联试题主要教学方法梳理与探究相结合,赏析与训练相结合。2教学资源1、教材:神奇的对联2、严昌选编《名胜楹联集锦》,岳麓书社2003年版3、《百家讲坛》“楹联的故事”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课时环节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3第一课时一、梳理对联常识【导入】由一则对联故事导入。1.教师补充对联的起源: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ú)”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ǎ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2、引导学生探究对联的第一个特点:①、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3、引导学生探究对联的第二个特点:②、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引导学生探究对联的第三个特点:③、结构相应: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5、引导学生探究对联的第四个特点:④、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活动一】阅读教材“奇妙的对联”,探讨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叫对联?2、对联有哪些特点?3、对联书写和张贴有哪些求?4、对联可以分为哪些类别?【活动二】看下面三副对联,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傍百年树,读万卷书。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活动三】再看下面一副对联,在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活动四】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后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活动五】请选择一副最恰当的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仄起平收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通过对联故事的讲述,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意识。通过对三副对联形式上特点的探究,梳理出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的特点。由“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这副对联在句子结构上的特点梳理出对联“结构相应”的特点。在梳理出对联以上三个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四”的设计,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对联“对仗工整”的特点。通过对这副寿联平仄的分析,梳理出对联的第四个特点:平仄相对。4梳理对联常识6、引导学生探究对联的第五个特点:⑤、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要相关,上下衔接,不能重复。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7、引导学生探究对联书写和张贴的求:书写: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必须字字对称。张贴: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准。8、教师介绍:对联的种类:★按时间和场合分:①、春联②、行业联③、喜联④、寿联⑤、挽联★按形式分类:①、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活动六】再看下面一副对联,上下联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活动七】学生寻找短文中的句答对联书写和张贴的求。然后看一副对联的书写与张贴是否正确?(见课件)【活动八】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生而为何乎?生而却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A、春联B、婚联C、行业联D、挽联通过对这上下联内容的分析,梳理出对联的第五个特点:内容相关。此环节将对联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对联的分类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师简单的介绍一下,让学生粗略了解对联的丰富多彩。5第二课时二、对联赏析1.趣联举隅:■哑联苏东坡被贬黄州后的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岸上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其实,这是二人开玩笑的一副哑联。你猜得出来吗?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骨;(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是:水流东坡诗。(东坡尸)■拆字联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复字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便宜不便宜便宜,实惠不实惠实惠■数字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此联为北宋人吕蒙正撰。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三朝宰相,幼时家贫如洗,穷困潦倒,得人帮助开始读书,后考中进士第一。他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极度不满,曾作怪联抒发愤慨之情。该联纯用数词,又是藏头掐尾联。横批是“南北”。--------全联应读为:缺衣(一)少食(十)没东西。■嵌字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1914年前翰林王运讽袁世凯)■谐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活动一】根据对联内容,猜出所写的地名。①、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②、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③、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活动二】2、根据对联内容,猜出所写的人物。■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通过较多的“趣联举隅”,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对联的“奇妙”之处;通过“对联游戏”的活动设计,师生共同走过一段文化之旅,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6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作小结:1、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同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⑤、内容相关2、对联书写和张贴的求:书写: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必须字字对称。张贴: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准。【活动三】让学生小结对联的基本要求:1、上下联字数相等2、词性相当种类相当3、结构(格式)相似4、围绕同一主题5、仄起平收此环节为下面的尝试对对子做好准备7四、拓展与应用1.指导学生进行对对联练习,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2、教师引导学生接触高考对联试题。点击高考1.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浙江卷)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文明播东西智慧贯西中知识达亚欧道德照乾坤[分析]本题从句式上来说是“二一二”式,而且又是一图书馆楹联,由此我们便可以从图书馆的作用这一点上去思考,图书馆的作用至少有两个:一是藏书,二是传播知识。这样我们便可以认为上联说出了第一个作用即藏书,那么我们便可以对出下联。2、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全国卷二)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下联: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老健康少健康老少健康老吉祥少吉祥老少吉祥老欢欣少欢欣老少欢欣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分析]“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上联由“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三个主谓结构分句组成;并且“国”,“家”又能组合成词语“国家”,词语“兴旺”又重复;内容都是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3、布置作业:查阅、复习学过的古诗文,包括你在课外所学,从学习、友情、做人、立志等方面辑录一些对联。【活动四】(一)对对子练习1、二字对春兰——落日-------去伪——花好——书山——绿水——海角-------月转——细雨——天文——柳暗——虎啸——2、三字对水底月——水帘洞——刀子嘴——辞旧岁----千山秀----蜂采蜜----3、四字对情深似海——东南西北——青山不老——山清水秀——望梅止渴----行千里路----4、五字对时时闻鸟语——春江花月夜——远看山有色——明月松间照——(二)、用你学过的课文内容,对下列对子。1、观沧海2、孙权劝学3、孟浩然过故人庄(三)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下联:范仲淹以天下为忧通过一定量形式多样、由易而难的训练,让学生兴趣盎然、思绪飞扬,在与传统的对话中掌握对联的作法。高考题的引入,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课外延伸,收集和积累名联。8自我反思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1、这两节梳理探究课的教学思路是:梳理对联常识→赏析各类对联→尝试对对联→接触高考对联试题。整个教学环节与过程自然流畅,不拖泥带水。这样的教学思路和过程,为新课程“梳理探究课型”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2、“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授课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积累了有关对联平仄、对仗的知识,而且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对对联特点的探究中,不仅训练了学生探究的能力,而且训练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3、这两节梳理探究课型注重“过程和方法”,采用的教学法是:梳理与探究相结合,赏析与训练相结合。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是12次学生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学生在和谐、自然的氛围中进行着思考和探究,同时接受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不知不觉地激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念。9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由于课堂容量不好把握,一节课上完时间太短,两节课上完又略显松散,所以第二节课课型显显得有些单一。2.所选对联有限,学生课堂积累远远不够,学生的课外积累还需重点指导、落实。3、在突破教学难点(尝试对简单的对子)方面觉得教师指导做得还不够。4、对实践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的兼顾与统一还应进行更多的探索。
本文标题:湖南省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3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