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集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集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单元整体说明单元教材分析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单元知识结构单元整体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2.初步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的手段与途径,让他们了解学习地理并不难,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能,就能获得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进而发展地理意识与创新精神。3.认识到地图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地图各要素的判读与使用。能够完成要素齐全的学校平面简图。4.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应用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单元重难点一览让我们走进地理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揭开地理之谜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价值。2.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3.学会看地图。本章难点是:1.学会看地图。2.比例尺的选择。单元学情分析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七年级学生的感受和知识积累中,已经积淀了大量的地理知识,为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直接经验和知识、技能储备。特别是相关学科知识的提升,也为地理课程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对过去的探求和未来的关注更为主动,地理课程在初中单独设立便自然而又必要了。七年级学生对地理的感受往往是以众多的、饶有兴趣的、缺乏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的。他们能够说出许多连老师也未听说过的奇闻趣事,却很少关注其中的联系和规律。也就是说,他们的地理知识,起于兴趣,仍止于兴趣,这正是地理教学中应该体现的教师的价值所在:将学生的兴趣导向对规律的探求,在规律的探求和应用中,激发更高的兴趣。单元教学建议本章是初中学生接触地理的第一课,此时学生对本学科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很高的期望值,如果此时我们能够满足这种好奇,达到学生对学科的高期望,将对今后的教学和学生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务必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以生动、有趣的内容,活泼、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变好奇为探究,化期望为参与。学生大脑中存在的疑问本身就千奇百怪,富有想象力和吸引力,如果能很好的利用,便可化疑问为资源、化想象为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参与,说出自己的疑问,为教学创造和谐却又充满问题的情境。课堂教学中建议多为学生创造说和做的机会,将课本提供的内容作为学生发散思维的线索,使其畅所欲言,感受地理知识的丰富多彩和重要价值。单元课时分配本章内容共包含两节,可用3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1课时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2课时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青岛第四十七中学贾晓宁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在教材的第2-5页。本节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产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兴趣,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开的地理志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完成活动要求,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阅读材料理解社会生产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联系实际列举出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有关的现象。通过仿照举例活动来进一步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生产的原因。列举出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由此而形成的不同风土人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2.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环境的思想意识。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白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启发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所知所想。教学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本节内容不需要强记,只需大致了解,关键是让学生通过事例认识到地理知识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建议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师生间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给学生提供一些搜集地理资料的途径,如图书馆、网络教室等。2.将学生分组,以便课堂活动。3.布置学生搜集一些与课堂活动有关的图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一些老师布置的以及自己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地理图片。教学步骤本节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求知欲。2.提出一些地理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思考问题,并出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并提出问题。3.列举与生活、生产建设以及风土人情相关的地理知识。3.通过事例亲身感受地理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一、解开地理之迷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片或录像导入新课。1.通过亲身感受,激发对地理的兴趣。(1)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2)世界的名胜古迹(3)台风天气(4)我国众多的民族(5)火山、地震现象等。激发学生关注地理的兴趣。播放海尔兄弟动画片主题曲后:板书:一、解开地理之“谜”2.设问:一年里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昔日的海洋如今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为什么日月星辰每天都绕地球东升西落?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3.问;你对哪些地理问题疑惑不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关心的地理问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或课后继续找寻答案。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发言。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积极发言,说出自己所知所想。3.提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地理问题,师生共同讨论。二、地理与日常生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过渡:没有地理知识能否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板书:二、地理与日常生活2.问:如果没有天气预报行不行?为什么?据一个例子好吗?3.鼓励学生列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例子。对发言的同学进行表扬。4.完成课本P3活动题。1.思考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举具体的例子说明。2.讨论、自由发表对天气预报作用的看法。3.列举事例,进一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4.讨论完成课本P3活动题。三、地理与生产建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问:如果你是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商品房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板书:三、地理与生产建设2.讲述:应用地理GPS系统建立城市交通遥控指挥网,使用极少人力就可遥控车辆调度,市民可以通过屏幕清楚了解到车辆运行情况等。3.完成课本P.5活动题1。1.分组讨论回答。学生可能答案:楼盘地点选择、楼层高度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朝向等。2.了解地理发展的新动态,养成留心观察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3.讨论完成课本P5活动题1。四、地理与风土人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过渡:下面我们再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板书:四、地理与风土人情2.问: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指导学生展示搜集的少数民族服装图片。3.问:这些分别是哪个国家盛行的体育运动?(1)斗牛(2)橄榄球(3)摔跤(4)篮1.明确学习任务。2.各小组选派代表用幻灯机展示搜集的图片。3.对应图片辨析。球(5)乒乓球(6)足球4.问:谈谈你所了解的宗教?5.小结:风土人情包括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活动、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它们与地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4.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回答。5.进一步加深对地理的认识。本节总结地理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地理学科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常识性和知识性学科。地理是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拥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是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板书设计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解开地理之谜二、地理与日常生活三、地理与生产建设四、地理与风土人情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1.调查住家附近的商场是如何选址的,归纳其选址所考虑到的因素。将调查结果撰写一篇小论文。2.家里都有产自哪里的工业日用品和农产品?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请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知识不相关的活动()A外出旅游B观看天象、星座C修路、架桥D去医院查体2.与草原关系不密切的活动是()A乳制品生产B放牧C生产皮毛产品D建核电站3.地理学可以直接指导人们()A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B编制电脑程序C用法律保护自己D观看足球比赛个性练习设计1.新疆有句俗语:“早穿棉,午穿纱”。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2.煤是深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质演化而成的。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却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你能解释原因吗?教学探讨与反思本节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对课本中的知识点不强求学生掌握。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对地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愿意主动接触地理知识,形成探索地理的观念。补充资料“魔鬼三角区”“魔鬼三角区”是指6以大西洋百慕大群岛、波多黎各岛和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的海峡为顶点,边长各约2000千米的三角形海区。数百年来,这里发生了许多船舶和飞机神秘失踪的事件。仅近三四十年,就有100多艘船舰、40多架飞机和几千人的生命在这里被吞没。极为奇怪的是,海事发生后,这里竟然找不到任何残片,连水面上点滴油星也找不到。科学家们对这一海区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有太空黑洞说、漩涡凹面镜说等种种推断,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金字塔古埃及帝王的陵墓。共70多座,形状各异。最大的是位于开罗附近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塔基呈方形,每边长约232米,塔底面积52900平方米,高146米,由230万块巨石砌成。它的附近有用完整岩石凿成的狮身人面像。如此宏伟艰巨的工程,用了多少人工,花了多少时间,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迷。有人还认为,这也许还是外星人的杰作。“死亡谷”俄罗斯斯勘察加半岛上有一个长约2千米、宽100~300米的山谷,这里地形崎岖不平,天然硫磺露出地面,熊、狼等野兽事故随处可见。美国内华达州与加利福尼亚州相连处的“死亡谷”长225千米、宽6千米~26千米,地势险峻。这里对禽兽极宽容,生活着多种野生动物。而涉足这里的人却几乎全部丧生。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死亡谷”对人类的生命没有威胁,而每年在这里死于非命的动物却达几千只。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死亡谷”有6个具有吞吸生灵威力的山洞,人和运动从洞口经过,酒会被一种神奇的吸力吸入洞内,因而洞内白骨累累。以上“死亡谷”何以如此,尚无结论。饮食与地理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游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皖等地方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中国“八大菜系”的烹饪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我国西南地区口味偏辣,江浙一带菜肴带甜,北方菜味浓重并喜欢放葱蒜,而广东菜偏鲜偏淡。这和各地的气候与地形等因素有关,例如,西南地区较湿,尤其冬季更加阴湿,吃辣是为了驱寒去湿。除了菜肴以外,在主食、小吃、酒茶等方面,均存在着地域之间的差异。由于水热条件不同,我国的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方面食为主,南方米饭为主的格局。住房与地理传统民居的
本文标题: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4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