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滕州市十一中学张永—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
必修1第三章(高一上)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滕州市十一中学张永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洋流的定义、性质、成因、分类。2理解洋流在世界上的分布及名称。√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气候的影响。√√教学疑点:1、为什么西风漂流在北半球是暖流,在南半球是寒流?2、为什么秘鲁寒流属于上升流形式而非水平流形式的补偿流?3、补充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教学方法:学生分析地图,教师提问,总结规律。问题法,发现法。教学用具:多媒体,flash课件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导入]:我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常常选择冬季的时候出发,而到了夏季的时候回来,这是为什么呢?哥伦布两次去美洲,后一次比前一次航行的路程长的多,反而花的时间比前一次少呢?学生讨论。(以学生熟知的事例入手,激发探究的兴趣。)二、实验模拟,引导探究师:这主要是洋流的功劳。什么是洋流?洋流是怎么形成的呢?[小实验]:①用气筒吹脸盆中的水,水动;②加泡沫塑料颗粒,来回吹;③用气筒在一个方向吹;④周围不吹气的地方,水也在流。教师边演示边设问:水流动吗?水向一个方向流动得有什么样的风呢?没吹风的地方怎么水也流动呢?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教师归纳]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这就是风海流,没吹风的地方水的流动主要是进行补偿,它就是补偿流。[阅读课本]明确洋流的概念和形成。(通过实验模拟,让学生观察感知、认识过程,理解成因,从而推导迁移,解决问题。)三、对比阅读,发现规律师: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但是所有的洋流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可以按照性质分为哪些类型呢?生:(略)师:从较低纬向较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高,叫做暖流。从较高纬向较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高,叫寒流。[板书]一、洋流的定义,及分类[展示洋流分布模式图]师:图中标出的洋流哪些是寒流,哪些是暖流?学生观察分析。[拓展延伸]寒流和暖流的判断,不仅可以从图直接判断,还可以根据等温线等多方面来判断,此间最重要的一点与流经海区的水温比较来判断。[承转]假设陆地和海洋分布是相对规则的,同时也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影响,世界洋流有分布应该有怎样的规律呢?[展示“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师:对比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呢?学生探究。[教师提示]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开始运动,是不是海水运动方向就是沿着风的方向呢?[动画演示“洋流的流动”](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由风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做到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师:你能总结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吗?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板书]二、洋流的分布规律[承转]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洋流分布图,由于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洋流的分布发生着变化,实际生活中的洋流是怎样分布的呢?[对比分析“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和世界洋流模式图“]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1)观察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看看两个海区洋流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为什么?(2)在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呢?(3)在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一形成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二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没有形成大洋环流,形成了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三是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形成了季风洋流,。[验证]根据以上分析,郑和七下西洋冬季出发,夏季返回,为什么呢?[学生展开讨论]。[教师提示]结合季风对南亚的影响分析。[教师总结]在北印度洋形成了季风环流,方向是夏顺冬逆的。所以现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郑和选择在冬季出发,夏季返回的道理了。[拓展延伸]看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各有几个环流?[学生活动]在图上作出标记[教师讲述]全球分布着许多洋流,每一条洋流都有它的名称,谁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出太平洋海区的几支洋流?[小组竞赛][教师提问]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寒暖流分布有没有规律呢?[学生读图回答]在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是暖流,东岸寒流。中高纬海区相反。(通过让学生读图探究、指图验证、填图巩固,并配以动画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同时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总结]:本节课我们共同学合作探究了海水的运动形式,洋流的几种分类,对比了理想海洋模式同世界海洋模式图中存在的差异,并且重点分析各海区的洋流分布,希望在学习本课以后同学们可以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从而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堂检测】见学案“当堂检测”相关内容【课后作业】《自主学习丛书》P63—66题目。【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采用学案导学模式,目标明确,活动适当,)基本按照预设的成程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配合很好(2)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flash动画演示,模拟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形象生动,充分突破重点、克服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产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学习效果突出。2.不足之处(1)过于注重预设,而忽视了生成。例如,学生说出课本的题目更好时,没有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2)调控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缺少灵活性,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板书设计】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导学案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目标导读』明确任务目标实现高效学习1、了解洋流的定义、性质、成因、分类。2、理解洋流在世界上的分布及名称。『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教材独立思考问题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定义:海洋中的海水,比较稳定地沿着做的流动。2、洋流的分类:(1)按照洋流的性质来分:①暖流:从水温的海区流向水温的海区。(从纬流向纬)②寒流:从水温的海区流向水温的海区。(从纬流向纬)(2)按照洋流的成因来分:①;②;③。洋流形成: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北顺南逆)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北有南无)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冬逆夏顺)分布3、洋流的形成: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这可是重点!)(1)形成过程思考下列问题,并在下图中绘制出全球表层洋流模式图。①、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怎样的环流系统,洋流的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呢?③、南极大陆的外围洋流形式是怎样的?④、在北印度洋海区形成怎样的环流,冬季和夏季有什么不同?(2)分布规律位置北半球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以为中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型的大洋环流,呈方向;大洋东侧为流,西侧为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型的大洋环流呈方向;大洋东侧为流,西侧为流。中、高纬度海区以为中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型的大洋环流呈方向;中、低纬度大洋东侧为北极南极60o60o0o30o30o北极南极60o60o0o30o30o全球风带全球洋流模式流,西侧为流。特殊情况北印度洋形成了洋流,夏天呈方向,冬天呈方向南纬40°~60°终年吹风,没有陆地的阻挡没有形成大洋环流形成。知识拓展:南极西风漂流广义的西风漂流是指在盛行西风的吹拂下海水自西向东大规模流动所形成的洋流。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向东的延伸,分别是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这些洋流具有温度高、流量大、流速快等特点。北半球海域小,基本上被大陆包围,不能形成绕地球一周的环流。西风漂流的海水来自较低纬度,具有暖流的性质。南半球三大洋在纬度40。~50。之间连成一片,又处在西风带,这里西风强劲,常达8级以上,有“咆哮西风”之称,连通的海域在强劲的西风作用下.形成了环绕南极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与北半球西风漂流性质相当;在南极大陆附近,由于极地东风的作用,又形成了一个自东向西流动的南极绕极环流,为南极环流。该环流性质为低温的寒流,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①南极绕极环流在强西风影响下,蒸发旺,散热多,使水温降低;②强劲的西风和西风漂流分别形成了阻挡较低纬度与较高纬度间的大气的热力交换和水体冷暖交换的“风墙”和“水墙”,使西风漂流难以获取较低纬度的热量和高盐度的海水;③南极大陆为气温极低的冰原大陆,这必然影响其周围水域的海水温度;④伸入海洋中的冰舌因断裂而形成冰山,冰山在融化课堂效果检测1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B.地球自转偏向力C.海水密度差异D.陆地形状2下列洋流中于属西风驱动形成的风海流是()A.赤道洋流B.秘鲁寒流C.北太平洋暖流D.日本暖流3.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A.泰晤士河枯水期B.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发生凌汛C.青尼罗河水量大增,造成尼罗河泛滥D.密西西比河进入汛期4.(2011年沈阳模拟)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暖流的是()(2007年全国文综1)读下图,回答5~7题。5.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A.TB.QC.RD.S6.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A.TB.QC.RD.S7.(2007年苏州模拟)假若L1和L2流向相同,则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B.北京昼长夜短C.夏威夷高压强盛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突出参考答案:1.A2.C3.D4.B5.C6.B7.D
本文标题:滕州市十一中学张永—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6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