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检验医学科培训细则(一)糖尿病1、指测血糖的检测原理2、指测血糖的影响因素3、指测血糖的临床应用4、糖耐量试验的检测原理正常人进食糖类后血糖会暂时升高,0.5~1小时后升到最高峰,但不超过8.9mmol/L,2小时后回到空腹水平。糖尿病病人及糖耐量异常者则不遵循此规律,出现血糖值升高及节律紊乱。5、糖耐量试验的影响因素①试前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可使糖耐量减低,而呈现假阴性。②试前剧烈活动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儿茶酚胺等释放,致血糖升高,故试验前患者至少休息30分钟。③在试验的前一天禁止饮用咖啡、茶、酒,禁止吸烟。否则,影响本试验结果。④在试验期间应避免精神刺激。否则,情绪激动可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多,影响测定结果。⑤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外科手术、烧伤等各种应激状态,均可使血糖暂时升高、葡萄糖耐量减低。因此,需病愈后恢复正常活动时再做此项试验。⑥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疾病,可产生某些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致使葡萄糖耐量异常。过度肥胖也可引起糖耐量减低,对OGTT结果分析时应注意此因素。⑦试验前应停用有关药物,如烟酸、噻嗪类利尿剂、水杨酸钠等(至少3~4天),口服避孕药停1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应停1个月以上。以免造成假阳性。6、7、糖耐量试验的临床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处于其他疾病急性期的患者,可能需要重复进行以明确糖尿病的诊断。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指给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儿童按每公斤体重1.75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然后测其血糖变化,观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是目前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在血糖异常增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为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可以采用该试验。8、糖尿病相关抗体的检测原理9、糖尿病相关抗体的影响因素10、糖尿病相关抗体的临床应用11、糖尿病的分型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1999):①1型糖尿病(T1DM)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自身免疫性:急性型及缓发型。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②2型糖尿病(T2DM)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③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a、胰岛β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其他。b、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A型胰岛素抵抗、妖精貌综合征、Rabson-Mendenhall综合征、脂肪萎缩型糖尿病等。c、胰腺外分泌疾病:胰腺炎、创伤/胰腺切除术、肿瘤、囊性纤维化病、血色病、纤维钙化性胰腺病等。d、内分泌病: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胰升血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生长抑素瘤、醛固酮瘤等。e、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吡甲硝苯脲(vacor,一种毒鼠药)、喷他脒、烟酸、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二氮嗪、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噻嗪类利尿药、苯妥英钠、α-干扰素等。f、感染: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等。g、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僵人(stiffman)综合征、抗胰岛素受体抗体(B型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等。h、其他: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包括Down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Turner综合征、Wolfram综合征、Friedreich共济失调、Huntington舞蹈病、Laurence-Moon-Biedel综合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卟啉病、Prader-Willi综合征等。④妊娠期糖尿病(GDM)12、糖尿病的临床特点①1型糖尿病(1)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诊断时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可以是轻度非特异性症状、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或昏迷,取决于病情发展阶段。多数青少年患者起病较急,症状较明显;未及时诊断治疗,当胰岛素严重缺乏或病情进展较快时,可出现DKA,危及生命。某些成年患者,起病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糖尿病不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有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尽管起病急缓不一,一般很快进展到糖尿病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这类患者很少肥胖,但肥胖不排除本病可能性。血浆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可以阳性。(2)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通常急性起病,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甚至衰竭,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酮症甚至酸中毒,但病程中β细胞功能可以好转以至于一段时期无需继续胰岛素治疗。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阴性。在不同人种中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病因未明,其临床表型的差异反映出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异质性。诊断时需排除单基因突变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②2型糖尿病一般认为,95%糖尿病患者为T2DM,目前认为这一估算偏高,其中约5%可能属于“其他类型”。本病为一组异质性疾病,包含许多不同病因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多数发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很少自发性发生DKA,但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DKA。T2DM的IGR和糖尿病早期不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一般较长,随着病情进展,相当一部分患者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或维持生命。常有家族史。临床上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IGT或T2DM等疾病常同时或先后发生,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目前认为这些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称为代谢综合征。有的早期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3~5小时血浆胰岛素水平不适当地升高,引起反应性低血糖,可成为这些患者的首发临床表现。③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病。主要临床特征:①有三代或以上家族发病史,且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②发病年龄小于25岁;③无酮症倾向,至少5年内不需用胰岛素治疗。(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临床特点为:①母系遗传;②发病早,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自身抗体阴性;③身材多消瘦(BMI24);④常伴神经性耳聋或其他神经肌肉表现。④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均可认为是GDM。GDM不包括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后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但二者均需有效处理,以降低围生期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GDM妇女分娩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有若干年后发生T2DM的高度危险性;此外,GDM患者中可能存在各种类型糖尿病,因此,应在产后6周复查,确认其归属及分型,并长期追踪观察。1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要点如下:糖尿病诊断是基于空腹(FPG)、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2hPG)。空腹指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人。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一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人量。OGTT采用75g无水葡萄糖负荷。糖尿病症状指多尿、烦渴多饮和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FPG3.9~6.0mmol/L(70~108mg/d1)为正常;6.1~6.9mmol/L(110~125mg/d1)为IFG;≥7.0mmol/L(126mg/d1)应考虑糖尿病。OGTT2hPG7.7mmol/L(139mg/d1)为正常糖耐量;7.8~11.0mmol/L(140~199mg/d1)为IGT;≥11.1mmol/L(200mg/d1)应考虑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1),或FPG≥7.0mmol/L(126mg/d1),或OGTT2hPG≥11.1mmol/L(200mg/d1)。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对于无糖尿病症状、仅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天复查核实而确定诊断。如复查结果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应定期复查。IFG或IGT的诊断应根据3个月内的两次OGTT结果,用其平均值来判断。在急性感染、创伤或各种应激情况下可出现血糖暂时升高,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应追踪随访。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相同。14、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强调治疗须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以及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治疗目标为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健康和学习、劳动能力,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而且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糖尿病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防治策略应该是全面治疗心血管危险因素,除积极控制高血糖外,还应纠正脂代谢紊乱、严格控制血压、抗血小板治疗(例如阿司匹林)、控制体重和戒烟等并要求达标。15、糖尿病流行趋势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我国1979~1980年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994~1995年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5%,另有糖耐量减低(IGT)者2.5%;1995~1996年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3.21%。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4千万,居世界第2位。2型糖尿病的发病正趋向低龄化,儿童中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卫生部于1995年已制定了国家《糖尿病防治纲要》以指导全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16、糖尿病发病机制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类型中也存在着异质性。总的来说,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1)l型糖尿病绝大多数T1DM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某些外界因素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激活T淋巴细胞介导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应,引起选择性胰岛β细胞破坏和功能衰竭,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行性加重,导致糖尿病。①多基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病毒感染:据报道与T1DM有关的病毒包括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脑心肌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迅速、大量破坏β细胞或使细胞发生微细变化、数量逐渐减少。病毒感染还可损伤胰岛β细胞而暴露其抗原成分、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这是病毒感染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③化学毒性物质和饮食因素④自身免疫在遗传的基础上,病毒感染或其他环境因素启动了自身免疫过程,造成胰岛β细胞破坏和T1DM的发生。a、体液免疫:已发现90%新诊断的T1DM患者血清中存在胰岛细胞抗体,比较重要的有胰岛细胞胞浆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和胰岛抗原2(IA-2)抗体等。b、细胞免疫:在T1DM的发病机制中,细胞免疫异常更为重要。T1DM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失调体现在免疫细胞比例失调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或其他介质相互作用紊乱,其间关系错综复杂,现人为将其简单分为三个阶段:1)免疫系统的激活;2)免疫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3)胰岛β细胞损伤的机制。(2)2型糖尿病T2DM也是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T2DM的病因仍然认识不足,T2DM可能是一种异质性情况。1.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T2DM是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病。环境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子宫内环境以及应激、化学毒物等。在遗传因素和上述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和T2DM的发生有密切关系。2.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如果β细胞能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则可维持血糖正常;当β细胞功能有缺陷、对胰岛素抵抗无法代偿时,就会发生T2DM。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T2DM发病机制
本文标题:检验医学科培训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9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