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煤矿测量工作失误和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煤矿测量工作失误和事故的分析与预防摘要:本文收集了我国煤矿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典型失误或事故事案例,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了分析,提出了预防的措施。关键词:煤矿测量失误事故分析一、引言矿山测量被誉为矿山生产建设的眼睛,它具有技术管理和施工的双重职能。建国以来,我国成千上万的煤矿测量工作者,在煤炭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为煤炭生产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测量工作难免出现一些失误,甚至造成事故,给矿山生产建设带来了损失。为减少和防止测量工作失误或事故的发生,我总结多年在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将一些事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二、用错起算数据,造成巷道贯通高程相差一米某矿在回采工作面回风巷贯通测量工作中,由于使用了错误的测量资料,致使巷道贯通后高程相差1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掘进工程安排中,一个掘进队从运输机巷掘进开切眼,并从开切眼向外掘进回风巷,另一个掘进队从回风石门开始向里掘进回风巷,两巷道进行贯通。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贯通,测量人员从运输石门开始,沿运输机巷、开切眼至回风巷进行了经纬仪导线和水准测量,并进行了复册复算。在回风石门也进行了经纬仪导线和水准测量及复测,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复测时发现与原测量结果相差1米,认为是数据错误所致,因此又继续进行了两次测量,确认第一次结果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正确的测量结果进行贯通测量标定,是能够进行正确的贯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错误资料没有进行必要的标记和说明,加上施工标定时没能自始自终由专人负责,因此在使用测量资料进行标定回风巷落平位置时,恰恰使用了第一次水准测量的错误资料,等到到巷道贯通时,贯通点高程恰巧相差1米。这一事故给工程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来相向贯通的目的是加快进度,缩短工期,但结果却要进行挑顶和卧底并要增加掘进绞车硐室,安装一不小绞车,影响工作面的投产时间,也给日后的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增加了生产成本。从这一中我们看到,在煤矿测量工作中,加强资料使用的管理也是不能忽视的环节。《规程》第245条明确规定:各种内业计算薄及成果(台帐)应符合下列规定:……‘取消和重新计算部分要加以说明’,从这一事故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规程》和《细则》有关规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细节做起,减少或杜绝饿了工作中失误和事故。三、测量读数、记录和计算错误造成的测盆事故及分析在《规程》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在施测过程中,外业观测工作本身须有校核或进行两次。对起算数据、外业记录和计算成果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对算。……”“重要测量工作必须独立地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和计算……”这些规定是确保煤矿测量工作质量,更好地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的有力保障。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违反了这些规定,就会造成工程上的事故和经济上的损失。事例:由于边长测量错误,致使贯通予报错6米如图2—1所示,某矿综采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000米,运输巷与回风巷平行沿煤掘进,为解决通风问题,决定由运输巷开始掘进一条回风联络上山,掘进至回风巷标高后再掘进回风巷,并与也掘的回风巷贯通。贯通工程开始前,在已掘运输巷和回风巷中均施测了30秒级的复测支导线。设计回风联络巷位于11号测点前19.6米处,联络巷开口掘进至回风巷设计标高后,继续按图上箭头方向所示掘进回风巷。当贯通距离接近20时,即按要求改为单头掘进,同时掘进队和有关部门均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按预透距离推算,巷道已经应该贯通,但仍然没有贯通不,,再掘2米,仍没有贯通。这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随即指示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检查。检查结果发现,实际联络巷道开口位置距11号点的距离为25.6米,即开口点位置向东移动了近6米,而在接测联络巷导线时仍按标定的19.6米错误距离进行计算,因此在预报回风巷贯通距离时,即把贯通距离缩短了近6米,造成在达到预报距离时,巷道仍未贯通的测量责任事故。经对导线的再次复测后,确认再继续掘进4米,此时巷道贯通。这是一起具有较大隐患的测量事故。首先,巷道开口位置标定错误了6米,在现场检查测量时很难判明其原因,但检查标定记录时,没有找到现场标定的具体记录,也没有标定后的检查记录。从这里反映出测量管理制度不严和执行有关规定不力的问题。其次在运输巷中11号导线点前还有12号导线点,11—12的边长是已知的为71米,在11号点量取19.6米,则开口点距12号导线点距离为51.9米,如果在标定开口位置时再丈量开口点至12号点的距离进行检查,是不难发现问题的。第三,在联络巷接测导线时,仍以已经丈量错误的19.6米作为导线边长使用,没有认真进行导线复测,如果从11号点进行导线复测与检查,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四、标定错误造成的测盆事故及分析在施工测量工作中,要将工程设计标定于现场,以指导施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诸如采用的标定数据错误、没能按实测数据标定、标定工作无检查而造成测量事故,给工程带来了损失,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事例:由于贯通巷道方向标定没有根据导线实测资料进行,造成巷道贯通差达1.7米。如图3—1所示,某矿在轨道巷与集中运输巷之间开拓一号运输石门,全长178米,石门将穿过两个具有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该石门从轨道巷一侧的A点向集中运输巷D点方向掘进后,由于探放瓦斯的原因,掘进工作断断续续。累计掘进120米停止掘进,并进行了密闭。在所掘的120米巷道内没有进行导线测量,只根据进尺进行了填图。一年后,又从集中运输巷的D点开始按D、A两导线点之间的方向进行掘进,掘进45米后又停止掘进。两个月后又沿A—D方向进行掘进,并实测了A—B巷道方位角,发现其方位与A—D的方位角相差46分,由于煤层瓦斯含量较大,不能扩帮,距离也近贯通点,改线已不可能,只好按错误的中线继续掘进,巷道贯通后实测偏差达1.7米。造成岩巷扩帮40多米,经济损失打万元以上。巷道贯通后进行了测量检查,发现自A端开始标定的中线方向与计算的A—D方向就有偏差,第一组中线便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巷道掘进以后再没有进行中线检查和导线测量。巷道便一直沿错误的方向掘进了120米。在巷道停止掘进时,也未及时把导线点施测到掘进工作面附近,这样在从D端开始掘进时,也只能根据D—A的方位角进行方向标定,不可能根据A—B的方向重新确定D点的位置及D—A的方向,当从AB端施测导线发现问题时,已为时已晚。这一测量事故主要是由于认为贯通工程较为简单,贯通距离短,原有控制测量资料可靠,而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在标定A端第一组中线时,未能按《规程》要求等会中线的标定进行检查,巷道掘进4—8米后仍未进行重新标定和检查,而在延设中线的过程中,也未按《规程》要求,对所使用的和新设的中腰线点进行检查,使所掘进的120米巷道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其次,在掘进120米巷道中,一直未进行导线测量,也违反了《规程》要求。《规程》第90条规定:“……采区控制导线应随巷道掘进每30—100米延长一次。”如果及时施测导线也会及时发现问题,避免这一事故的发生。五、小结以上是煤矿测量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失误和事故,当然了在测量过程中还会有其他的失误和事故,但只要测量人员和管理人员严格按《规程》的要求去做,一般的失误和事故还是可以避免的。加强煤矿测量技术管理提高煤矿测量工程质量一、建立高效、完整的测量技术管理机构为了做好测量技术的管理工作,保证矿井生产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煤矿测量组必须成立由组管测量的副科长、工程师、技术主管、技术员组成,负责协调、监督、检查、实施和合理安排矿井的各项测绘工作,并负责组织提交各项测量成果,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组织严密的测量技术管理团体,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从而保证全面测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根据矿山测量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要建立健全以下各项规章制度。1、测量全面技术质量管理奖惩制度;2、测量工作成果质量奖惩实施细则;3、测量工作技术岗位责任制;4、测量成果成图审核制度;5、原始记录和测量成果标准化评定标准;6、生产过程中放线的实施细则;7、测量工程质量事故和处理办法。二、统一作业规范和作业依据由于煤矿井下巷道压力大,测量工作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并且基本控制的导线距离过长,完全依靠某一矿特别是小煤矿的技术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联合周边煤矿的技术力量,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装备煤矿的基本控制进行检查,但由于测量习惯做法和作业要求有别,为了达到测量成果的统一和规范,还要做好以下工作。1、统一作业依据要以现行的测量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为作业依据,以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应的“测量规范”“图式”为基础,结合煤矿的特点和技术力量、仪器装备特情况,按规程的限差要求作为测量的技术依据。2、统一测量的记录、计算和平差根据多年的煤矿工作经验,并吸取兄弟单位一些好经验,要求作业人员在测量工作中必须统一记录方式来完成外业测量记录、内业计算和平差,从而使各项测绘工作成果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也保证了测量成果的质量。3、积极开展业务学习,组织技术比武由于矿山测量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相差很大,在某些程度上给测量工作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因此长期性的组织测量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学习,由测量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进行培训,半年或一年举办一次技术比武,对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通过组织比武,可以提高煤矿测量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促使矿山测量面貌得到改观。4、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为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质量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求所使用的仪器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校检。重大工程在作业前必须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效检,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仪器和未经检验的仪器在生产测量中使用,从而确保测量成果质量。三、防暴全站仪在煤矿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在煤矿布置井下导线是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井下巷道的作业环境与地面相比相差得很多,加上巷道用途的不同以及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巷道曲线多、坡度变化大,给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施测速度和测量精度。而应用全站仪进行井巷测量,可减少井下的测设时间和工作强度,并且观测精度相对较高。其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测量速度。利用经纬仪钢尺施测煤矿井下导线,首先对中整平仪器、观测水平角及竖直角,然后用钢尺量取导线边长,每完成一个测站平均需要30分钟。而利用防暴全站仪,大大节省了量边的时间,测量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每完成一个测站需用10分钟左右,与利用经纬仪钢尺施测相比,测量速度提高了3倍,建立40站以下的井下导线可一气呵成。2、提高测量精度。采用防暴全站仪建立井下导线网有以下特点:(1)解决井下风大不便观测的难题;(2)对中误差只对一个点的精度由影响,对中误差不累积、不传递;(3)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同等级水准测量工作;(4)观测时不易找错目标;(5)极大提高了井下导线的测量精度和速度。四、加强测量过程中的检查,是提高测量质量和减少“差、错、漏”的关键测量工作是由多道工序组成,测量过程中检查尤为重要。过程检查主要是检查作业人员是否认真按规程要求去做,并对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具体做法如下:(1)工程通知单和设计图纸收到后,技术员必须进行闭合验算,校验无误后由技术员登记到给线记饿了中录上,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签字后方可施工,并认真填写各种台帐检查记录表,使矿山测量中的“差、错、漏”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2)加强测量技术员的中间检查,可以提高关键工程和重点工程的质量。各作业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虽然认真学习了规程、细则,但由于作业地区的条件不同、人员素质不同,不可避免地都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工程技术员经常深入作业人员之间,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一些关键和重点工程,更需要深入到实地进行现场指挥,并把中间检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避免类似的问题重复出现。(3)煤矿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地位与关系。大家都知道,煤矿测量与煤矿安全生产休戚相关,是煤矿安全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由于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老巷多,给煤矿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若有一点大意将给煤矿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必须把安全生产这一点作
本文标题:煤矿测量工作失误和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2883 .html